遲早出事

撰文:評論編輯室
出版:更新:

有的士業界「放蛇」捉無牌網約車,誰會料到?——不,應該問誰會料不到?

本港的士由曾經每日載客100萬人次,跌到去年73萬,今年頭兩個月平均71萬,生意每況愈下有目共睹。的士小巴商總會理事長周國強為「放蛇」行動辯解:「近幾年被網民非理性罵、加價兩元罵半年,受到這樣的欺凌要如何做才對?」

不過同樣是這位業界代表最近才豪言,若然的士加價兩、三元就影響生活質素,建議那些市民不要乘的士。但轉個頭,乘網約車又被的士業界「放蛇」,市民又應該如何做才對?

的士加價|行政會議20224年5月通過的士落旗一律加2元,市區的士落旗由27元加至29元。(黃浩謙攝)

行政會議剛剛批准了的士落旗收費增加2元,首段跳錶收費每跳增加2毫,後段增加1毫。運輸及物流局表示加價可以確保的士業界的長遠健康發展,但政府難道不知道那位業界代表說了什麼嗎?——預料車主會分階段加租, 首階段每更車租加20至30元。

的士司機被加租,當然不高興。乘客被加價,同樣不高興。甚至可能真的更多市民聽了「建議」,不乘的士改用網約車,那麼生意就更少了。到頭來,只有車主得益。

大家受氣了,態度自然不會好。不只是司機跟乘客之間,的士業界又將怨氣歸到網約車。零星的「放蛇」行動或者尚且事小,沒有大打出手已算幸運。然後網民又揚言要舉報的士違例泊車,不斷在惡性循環。政府在做什麼呢?運輸及物流局在做什麼呢?

的士加價|行政會議於2024年5月14日通過的士落旗一律加2元,新界的士起錶由23.5元加至25.5元;大嶼山的士由22元加至24元。(黃浩謙攝)

——他們在推銷新引入的車隊制度,聲稱可以提升服務質素和的士業的整體形象云云,預計今年年中公布車隊牌照的申請結果,不遲於2025年年中開始營運。

但是車隊持牌人最少要擁有30輛市區的士,或者10輛新界的士,所以又是為大車主而設的制度。官員有沒有評估過,車隊制的車主之後又會怎樣加租呢?對的士司機到底有何益處?

去年12月審議法案的時候,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已經說了,

即使政府現在增設的士車隊,但並不會發放新牌照,只是提升服務質素,結果『塘水滾塘魚』,整體供應沒有增加,導致希望召喚Uber的士的人仍然難以召車,只能召喚『白牌車』。

他的結論是,「如果之後仍然有『白牌車』生存,政府便應該考慮增加出租車牌照的數目,將它們由違法變為合法,因為政府不再發放新的士牌照」。

無牌網約車愈來愈受歡迎,是業界「放蛇」就能解決的問題嗎?當時議員張欣宇就說過,「無論我們提升多少倍的罰款也好、如何處理那些平台也好、『拉人封艇』也好,如果我們不根本性地解決供求問題,這個問題只會繼續存在。正如剛才所說,市場總會找到自己的方法調整市場供求不平衡的情況。」

另一位議員邱達根亦說,

我希望這次《條例草案》通過後,政府可以作出行動,就是否立法規管網約車盡快作出決定,需要立法的便立法,需要發牌的便發牌,為網約車的未來發展提供一個清晰的指導框架和標準。

當然了,不是幾位議員說幾句,政府就肯解決問題。不然,消委會、競委會、坊間、學者說了這麼多年,點對點交通的市場早就應該開放了,網約車早就應該受到合法規管了。

先不說的士車牌本來就不應該淪為投資工具,政府無義務顧及車主的損失。就算要減低車主對新競爭者的抗拒,政府大可以向叫車公司售予特別牌照,或者每次車程收稅,合法化網約叫車的同時得到額外收入,用來轉移至的士車主又好,在市場上回購車牌更好。種種建議坊間早就說過,包括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的《香港經濟政策綠皮書2021》。

政府不解決問題,任由司機、乘客累鬥累,的士業界、網約車矛盾惡化,對香港有何好處?還嫌2019年內耗得不夠嚴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