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季度新能源車銷量破320萬輛 中國16款車進入TOP20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根據CleanTechnica數據,3月全球新能源車銷量達1,314,687輛,同比增長19.8%,環比增長58.2%。今年一季度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累計達3,216,366輛,同比增長25%,市場份額增長2%達到16%。

中國仍然是帶領全球新能源車市向前奔跑的主力市場。今年一季度,TOP20車型榜中,中國車型佔16席,相比去年一季度新增2款,16款車的銷量同比上漲11%;TOP20品牌榜中,中國品牌佔據9席,與去年同期相比,這9個品牌的銷量上漲21.7%,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中國車型佔16席 問界M7、理想L7同比暴增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Model Y仍然為全球新能源車最受歡迎車型,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7%。其“兄弟”特斯拉Model 3全球銷量更慘,同比下滑超20%。

TOP20車型榜中,中國車型佔據16席,相比去年一季度新增2款車型,其中比亞迪車型佔據7款。

其中,秦PLUS得益於3月創紀錄的銷量成績,超過了特斯拉Model 3。新款比亞迪秦L即將上市,未來有可能搶佔秦PLUS的市場。

海鷗超越問界M7,躋身榜單第五。比亞迪元Plus同比大降29%,位居第七,緊隨其後的是比亞迪海豚,同比下滑23.8%。

比亞迪漢躍升三位,排名第十,進而比亞迪旗下6款車進入TOP20前十。此外,得益於大幅降價,驅逐艦05再次上榜,直接排在第13位。

同比增幅來看,得益於新M7銷量的大幅上漲,問界M7同比暴漲超15倍,躋身榜單第六;今年3月才交付的理想L7同比暴漲3.7倍,位居第11。而Aion S和五菱宏光MINIEV同比出現超30%的下滑,前者從去年一季度第八直接跌至榜單第16,後者從榜單第七,跌至榜單第九。

與去年同期相比,TOP20中,比亞迪漢、唐、騰勢D9、沃爾沃XC40、現代Ioniq 5、奧迪Q4 e-tron、理想L8均落榜。取而代之的是,海鷗、五菱繽果、問界M7、理想L7、熊貓MINIEV、驅逐艦05等車型的上榜。

中國9個品牌進入前20 問界暴漲6倍

今年一季度,比亞迪以58.5萬輛的銷量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新能源車品牌。特斯拉全球銷量38.7萬輛,同比下滑8.5%,與比亞迪銷量相差近20萬輛,兩者差距越拉越大。

TOP20品牌榜中,中國品牌佔據9席,與去年同期相比,這9個品牌的銷量上漲21.7%,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其中,得益於第三代馬卡龍和繽果的上市,五菱全球銷量同比上漲33.3%,突破10萬輛,超越大眾位居第四。

問界、吉利和理想這三個品牌的市場表現最亮眼,其中,得益於新M7銷量的暴漲,問界同比暴漲超6.3倍,位居第八;問界的“死敵”理想同比大漲66.7%,領先問界排名第七。

受益於極氪、領克、幾何、睿藍等多個品牌的助力,吉利在全球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力穩步提升。今年一季度吉利超越理想、問界、長安、大眾、上汽等眾品牌,同比大漲76%,一舉躋身榜單第六。

與之相反,埃安和長安同比出現下滑,前者由於旗下主力車型埃安Aion S和埃安Aion Y的銷量均出現大幅下滑,導致埃安的全球銷量下滑14.5%。後者由於旗下的主力車型奔奔E-Star銷量的暴降,使得長安銷量同比下滑3.8%,排名直降6位至第15。

與去年同期相比,蔚來和日產兩家品牌落榜,取而代之的是問界和豐田的上榜。

比亞迪全球市場份額最高達19.4%

從OEM市佔率來看,由於大幅降價促銷,排名第一的比亞迪獲得了份額,從17.3%上升到目前的19.4%,而特斯拉在一季度末的份額為12%(同比下降4.5%)。

排在第三位的是吉利-沃爾沃市佔率為7.8%,相比1月下降0.5%。儘管如此,沃爾沃是中國OEM是前五名中進步最大的一家,從2023年第一季度的6.1%上升到目前的7.8%。

與此同時,排名第四的大眾汽車集團市場份額為6.4%,同比下降0.1%;排名第五的上汽集團市場份額為5.9%,同比下降0.5%。兩者的市場份額均下跌。

在上汽集團之後是Stellantis,市場份額為4.3%位居第六,與2023年第一季度的4.9%相比,其份額大幅下降。

在第7名的爭奪中,寶馬集團(3.8%,環比下降0.2%)再次被長安(4%,環比上漲0.1%)超越,排名第8的現代-起亞市場份額為3.5%,越來越逼近這兩者。

僅從純電動車來看,特斯拉仍以19%的市場份額領先,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其份額下降了4.6%。儘管如此,特斯拉仍輕鬆領先比亞迪(14.8%,上漲0.3%)。隨著特斯拉迅速失去份額,我們預計比亞迪在第三季度末或第四季度初將超越它。

排名第三的吉利-沃爾沃(7.4%,下降0.3%)超越上汽(7.3%,下降7.7%),奪回銅牌。

排名第五的是大眾汽車集團的市場份額為6.7%,跌幅為0.2%。這家德國製造商希望超越吉利-沃爾沃和上汽集團,但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儘管如此,由於排名第六的寶馬集團的市場份額為4.1%,短期來看對其造不成多大威脅,大眾集團可能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努力彌補失去的份額。

本文轉載自《第一電動汽車網》,文章作者李艷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