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自救︱蝦麵店奇招求Like集氣獲業主減租 老闆寄語自強繼續衝

撰文:吳美松
出版:更新:

【小店/執笠潮/結業潮/逆市自救/北上消費/留港消費】香港恢復全面通關後一年多,市道依然不似預期,加上港人持續北上消費,旅客改變旅遊模式,興起「深度遊」或「窮遊」,間接令不少商舖門可羅雀,市面出現店舖「執笠潮」,餐飲業、零售業都叫苦連天,不知多少老闆邊捱邊嘆氣。

灣仔「蝦麵店」老闆Ricky就不甘坐以待斃,想出奇招在社交平台facebook及instagram求Like集氣,再以Like數跟業主商討減租,最終獲業主同意減5%租金,為期6個月。能夠成功減租,業主的善良固然重要,但Ricky自強的意志亦居功不少。到底Ricky為何會在餐飲業打拼,又如何在逆市中絕地求生?

蝦麵店老闆Ricky本為企業管理顧問,2016年接手經營蝦麵店,並學習如何烹煮蝦麵和湯底。(黃寶瑩攝)

棄高薪厚職轉投餐飲業 獲相熟夫婦傳授秘方接手蝦麵店

今年37歲的Ricky,擁有3個學士及碩士學位,包括金融、政治與哲學及法律系,畢業後在大公司出任管理顧問,成為「企業醫生」,曾經為跨國企業處理10億項目;他又曾服務一家族辦公室,直至2016年毅然放棄高薪厚職,轉行投身餐飲業,由以往在冷氣房工作,現在要「落手落腳」在廚房煮麵,這個決定源自「蝦麵店」上一手老闆的邀請。

「蝦麵店」在灣仔經營了25年,上一手老闆夫婦從馬來西亞跟師傅學習秘方熬煮湯底,烹調出一碗又一碗蝦湯麵。至2016年,老闆夫婦都因為年紀老邁,渴望退休,但又苦無後人繼承,於是就問相識多年的Ricky「有冇興趣學識點樣做一個傳統馬來西亞麵嘅手藝呀?」Ricky希望能將傳統手藝傳承下去,於是跟隨老闆夫婦學習煮麵,並接手蝦麵店。

Ricky訴說其轉職背後的暖心故事,現在回想起當初選擇餐飲的原因,除了那對夫婦給予機會外,更主要原因是他覺得從事餐飲業,每天都可以接觸不同階層的人,如同事、顧客、業主或是商業夥伴等,是其中一個接觸面最廣的行業,可以令他感受這個世界多一點,亦有助他思考價值觀。

+7

疫後通關市道反高潮式轉差 香港變冷清生意一落千丈

蝦麵店最高峰時有5間分店,惟疫情期間生意反覆,當時雖獲其他區的食客支持,如黃大仙及將軍澳區都有支持者向蝦麵店團購外賣,但仍有3間分店已在疫情時被迫結業。當接近疫情尾聲時,Ricky又跟大部份食肆老闆一樣,憧憬着恢復通關後,香港可以很快復常,市道將會好轉起來,豈料去年的聖誕節,讓他開始驚覺生意有可能會變得更差。

聖誕節好多時候,一家大細會出嚟玩,亦有好多遊客會過嚟感受節日氣氛,但結果去年聖誕節生意好慘淡,我哋先發覺弊傢伙,原來疫情完咗,開關之後嘅聖誕節會比疫情嗰陣時嘅聖誕節仲差!
蝦麵店老闆Ricky
+2

事實上,Ricky觀察到港人在疫情期間「被困」在港3年,通關後很多人都搶着「報復式」外遊,亦有不少人在疫情時習慣早睡或減少外出,令香港變得冷清。此外,通關後旅客改變旅遊模式,很多旅客不在香港過夜,甚至選擇「窮遊」,減少消費,亦令蝦麵店的生意受到影響,甚至有繼續往下跌的趨勢。

Ricky指出,現時生意比疫情前少一倍,尤其位於鰂魚涌的最後一間分店,受到區內上班族在家工作模式影響,生意大減,今年3月初結業,現時只剩下灣仔總店繼續堅持下去。面對嚴峻的營商環境,Ricky難免感到絕望。

嗰種絕望係第一你冇能力去改變外在環境,而內在係諗咗好多方法去做但係好似做咗冇成效,呢個就係絕望個位。
蝦麵店老闆Ricky

不過,Ricky沒有被負面情緒壓垮,調整過心態後,決定再試新方法改善餐廳生意。他在社交平台facebook及instagram求Like數集氣,再向業主商討減租,以實行一個三贏局面的試驗計劃。

集Like成功獲減租冀創三贏局面 回饋食客推不同優惠

Ricky說這個活動的構思源自Facebook專頁「執笠關注組」,他在專頁內看到很多不同的留言,他說:「坊間對餐廳、對業主嘅睇法普遍較負面,有好多人鬧業主唔肯減租,導致好多餐廳捱唔住而倒閉,亦有人大數食肆三大罪,價錢貴、食物質素差、務態度差,令到唔少人留港消費意欲大減。」

Ricky亦有反省是否能照顧到食客的需求,亦期待員工能帶着同理心去服務顧客。他更立刻思考及嘗試去做一些事,以達致多贏的局面,於是想到「求Like減租」集氣行動,沒料反應踴躍,讓他收集到2,100個like,便膽粗粗聯絡業主。

如果業主同意減租,一方面可以為佢哋帶嚟正面形象「一洗污名」,另一方面就係蝦麵店會以減租幅度雙倍嘅額度推出唔同優惠,客人又可以用平啲價錢去食嘢,最後就係餐廳可以減少成本,更加有本錢做到薄利多銷。
蝦麵店老闆Ricky

當然,「求Like減租」並不能保證成功,Ricky亦明白業主不一定會同意,幸好業主反應很正面,在短短一星期內回覆他同意減租5%,長達半年,更表示願意與大家共渡時艱,令他十分感激。

成功獲減租後,Ricky履行承諾推出數項優惠,包括平日堂食中午12時30前離座可享9折優惠、所有時段堂食或外賣飯類單點或套餐9折;以及每日下午4時後,推出盲袋或盲枱套餐,包含小食、主食連飲品。Ricky指盲袋或盲枱套餐是類似「Omakase(廚師發辦)」,客人不會知道套餐內容,方便一些有選擇困難的食客。

與同事打成一片特設「深宵心事台」 要求將心比己服務客人

Ricky在英國的蝦麵店分店將於5月內開張,並有一位員工會隨他到英國發展並在當地定居,訪問當日剛好他們為該名同事餞行。飯桌上Ricky與一眾員工相處融洽,打成一片,關係比一般老闆及打工仔更加密切。

Ricky得意地說以往較空閒時,會在下班回家後開「深宵心事台」,讓有煩惱或想找人談心的同事可以隨時來電。他覺得這是一件可以自豪的事,因為想放多一點心思在同事身上,畢竟做餐飲業需要密集地接觸不同客人,有情緒需要很正常。Ricky認為,工作時他們是同事、拍檔關係,但晚上可以做朋友,而他亦很享受這種緊密的關係。

老闆真心相待,員工自然感受得到,亦更願意為老闆着想。Ricky的員工在疫情期間曾向他建議,生意那麼差,主動提出七折支薪,一起捱下去,令Ricky感動萬分,亦會感覺到大家「真係喺同一條船」,可以一起去面對難關。當然,Ricky最後並沒有答應減薪,對着如此真誠的同事,如非到絕境,他又怎會捨得呢?

我成日覺得同事係米飯班主,老細只係負責出糧,所以其實佢哋開唔開心係一間舖成唔成功嘅很關鍵嘅位。
蝦麵店老闆Ricky

感未來不明朗如霧中探路 寄語同行要自強繼續衝

成功獲業主減租,但Ricky仍感到未來不明朗,他形容處境好像是要從霧裡面探索到一條出路,是要向前走?留在原地等霧散去?都只能憑自己覓得出路,改變不了外在環境,唯有改變心態。

在這「寒冬時期」,Ricky希望同行要自強,「加油繼續衝」,他相信大部分做餐飲行業的人的韌性都很高,因為餐飲行業是數一數二最難做的行業,而既然入了這一行,就不要抱怨自己的選擇,做好自己才有轉機。

對於Ricky的「求Like減租」方法,食客黃先生就認為現在的小店都很難經營,Ricky的方法挺好,亦證明蝦麵店有自己的市場。他又讚賞業主夠開通,願意聆聽租客的聲音。另一位食客彭先生就認同方法新穎,不過只憑Like數未必有足夠力度,令業主點頭同意減租。他又說:「始終香港零售同飲食業面對好大壓力,經營唔容易,亦有好多餐廳已倒閉,如果業主有能力嘅話,都應該要幫租客渡過呢個難關。」

「01心意」與過百慈善團體攜手籌款,讓社區變更美好。立即援助基層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