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支持社會工作者註冊局改革 為保專業應更進一步改革社署

撰文:01多聲道
出版:更新:

來稿作者:鄺卓睿

近日,勞工及福利局(以下簡稱勞福局)與社會工作者註冊局(以下簡稱註冊局)之間的緊張關係及註冊局改革工作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勞福局局長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批評註冊局,指其行為嚴重偏離《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的原意,忽略了社會整體利益,並損害了社工的專業形象和公信力。勞福局列舉了五大指責以證明註冊局的行動是無法接受的。註冊局則反駁了勞福局的指控,認為勞福局局長對註冊局的工作存在誤解。隨後,勞福局提出修訂案改變了註冊局的組成,其中包括修改《社工註冊條例》,將註冊局成員人數從15人增加至27人,其中8人由選舉產生,17人由政府委任,另外2人分別由社署署長及社署內的社工擔任。在這27名成員中,政府規定註冊局至少應有14名成員為註冊社工。

筆者不評論勞福局及註冊局之間的爭議,因為雙方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尚不明朗,而且雙方觀點不同,難以論斷是非曲直。然而,《社會工作者註冊條例》的附件二已於2022年進行修訂,相關修訂將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列為註冊社工的不合格條件。然而,註冊局在這方面仍然沒有取得實質進展,未有任何機制用以落實附件二有關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規定,包括未有列明哪些行為構成危害國家安全的罪行,以及對於觸犯此類罪行的人不能註冊或續牌的處理方式。甚至凍結機制至今仍未出現,這實在令人感到十分失望。一些曾犯罪、被裁定有罪的社工竟然仍能成功註冊或繼續執業,而且涉嫌藏毒、販毒、盜竊、藐視法庭等嚴重罪行的社工更被容忍為註冊社工,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因此,勞福局的介入在這情況下顯然是合情合理的。

當然,勞福局在這次的修訂過程中可以更好地處理,包括早期成立諮詢委員會,了解社福界各團體和社會各界對註冊局改革的看法,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註冊局的各項流程、操作、處理註冊和續牌事宜等。同時,應該建立相應的機制來應對涉及國家安全的問題,並明確社署代表在註冊局內的角色。這樣的舉措不僅能夠贏得公眾的支持和理解,也能夠推動註冊局的改革工作全面展開,提高其工作表現,並填補管治上的漏洞。

筆者認為,改革註冊局是政府整頓社福事務的首要任務。隨後,政府應該大膽著手改革社會福利署(社署),正視其所面臨的結構性、人才匱乏、過度聘用退休人員、服務質素下降、政策應對不足以及地區福利辦事處面臨的重大挑戰等問題。這樣可以提高社署的運作效率和公信力,確保社會福利事業更好地服務社會大眾。

近年來,社署在推動社會福利事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管理問題。社署的高層官員應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能夠有效領導和管理社會福利事業。然而,一些高層官員的行為可能存在不當之處,需要勞工福利局進行監管和檢視。另外,社署的顧問制度也應檢討,確保顧問的選任和運作符合公正和透明的原則,避免出現利益衝突或不當影響的情況。其中,社署原本委任的特別顧問應負責安老服務,但卻被歸類為牌照及規管科,甚至被列在助理署長之上,這引發了對社署專業性和表達方式的懷疑。雖然這可能是網頁呈現問題,但如果連網頁設計和呈現方式都存在問題,如何讓人相信社署的專業和有效管理呢?

從公眾角度來看,這些表現方式以及社署的管理問題和不良風氣,會讓人質疑社署的專業性和當初承諾提供優質社會福利服務和提倡社會及家庭責任感的誠意。因此,勞工福利局應重視這些問題,確保社署高層官員和顧問具有適當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是絕對可靠和重視國家安全的人士。過去一些高層官員可能存在與業務無關的行為,這應受到重視,並採取措施確保他們的行為符合道德和專業標準。對於地區福利辦事處網絡和工作壓力,特別是前線社工所面臨的挑戰,包括職業規劃、與社署總部的溝通問題和團隊士氣,政府當局應該重視並討論解決方案,以提升地區工作的表現。此外,勞工福利局應該檢討社署的顧問制度,確保顧問的選任和運作符合公正和透明的原則,避免出現利益衝突或不當影響的情況。

總括而言,社會福利工作的成功對社會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改革註冊局和社會福利署是重整社福事務的關鍵一步,但政府仍需要更進一步的努力和改革。透過這些改革和努力,筆者相信政府社福部門便能更好地服務社會大眾,實現社會的共融和進步。社署亦能實踐其多年來提倡的「共同建設一個互相關懷的社會,使人人能自立自主、自尊自信、和諧共處、幸福快樂」的理想,提供優質的社會福利服務,繼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作者鄺卓睿是香港群策匯思常務理事。文章僅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論壇」歡迎投稿,來函請電郵至01view@hk01.com。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若不適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