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三年反思・二|「吹哨人制度」何以可能?
北京時間12月12日,中國訊息通信研究院在通信行程卡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公告,12月13日0時起,正式下線「通信行程卡」服務。「通信行程卡」短信、網頁、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APP等查詢渠道將同步下線。「通信行程卡」又稱「行程碼」,利用手機大數據,用戶可以查詢過去7天曾到訪過的地區和城市。
在疫情這樣的非常態下,為便於更好進行追蹤與流調,官方推出了包括「行程碼」在內的各種大數據工具,比如健康碼、核酸碼、場所碼等,隨着中國放寬防疫政策,「動態清零」走入歷史,接下來這些「碼」想必也會很快徹底退出人們的生活。當「行程碼」下線的消息傳來,很多人通過截圖等方式記錄及告別,因為伴隨了人們三年的行程碼、健康碼等,的確已經成為人們共同記憶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過去三年人們還有其他共同記憶,比如被稱為疫情吹哨人的李文亮醫生。武漢疫情早期,李文亮因在微信同學群中提醒大家「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近期儘量不要前往」,而被武漢警方微博「平安武漢」以「散步謠言」為由查處。後來雖然李文亮得以「平反」,但在2月7日,重返醫護崗位的李文亮卻染疫去世,年僅34歲。
李文亮去世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受疫情所困的人們就會去李文亮醫生的微博下留言,既悼念李文亮醫生,也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當疫情滿三年,當中國經過艱難努力終於放寬防疫政策,同樣的情形再次發生。
李文亮醫生的最後一條微博發表於2020年2月1日,寫着「今天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塵埃落定,終於確診了」,目前這條微博轉發量為30.3萬次,評論量100萬+,點贊448萬次。發表於此前一天的微博,也跟疫情相關,講述了自己在同學群裏發布提醒消息、收到訓誡書以及感染的過程,並在最後寫道,「在病房裏,我也看到很多網友對我的支持和鼓勵,我的心情也會輕鬆一些,謝謝大家的支持。在此我想特別澄清,我沒有被吊銷執照,請大家放心,我一定積極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出院!」該條微博轉發量32.8萬次,評論量27萬,點贊量198萬次。其餘的微博,雖然與疫情無關,也有不少網友留言與轉發。
在李文亮醫生的最後一條微博下,來自中國各地的網友訴說着自己的心情,或者只是簡單道一聲「謝謝」。比如來自山西的網友寫道,「李醫生,疫情三年了,還是沒消失,但是現在不管控了,放開了。保佑我們都能平安健康的度過難關。」來自四川的網友寫道,「李醫生,三年了,也許我們勝利了,也許我們沒有勝利,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來自北京的網友寫道,「如果你還在,該有多好。」來自內蒙古的網友寫道,「三年了,雖然疫情沒有結束,但是能從以前的重症變成現在的和感冒一樣的輕症,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發展。謝謝你李醫生第一個吹哨人。」
除表達感謝之外,以李文亮事件為載體,推動吹哨人制度不失為一個共同努力的方向,這也是疫情三年之際需要思考的制度建設。疫情一周年之際,《香港01》記者在武漢實地調研採訪,期間在武漢大學採訪了秦前紅老師,作為法學家,秦前紅始終在強調防疫過程中的法治問題。而在提到李文亮醫生時,他建議應該建立吹哨人制度,「在中國這麼一個超大型國家,儘管我們政府有一套系統觸摸社會,去了解或掌握社會狀況,但還是不夠的,有時可能會失效,還是應該考慮建立吹哨人制度,有一套規範的預警系統,能夠在遇到事情時把訊息發出來,然後政府和大眾能據此去做一些必要的及時的反應,這有什麼不好呢?」
所謂吹哨人制度(也叫「吹哨人法案」),簡言之就是知情人士的爆料制度,因知情人往往是內部人,所以能夠儘早發現問題,吹響哨聲,大幅度降低監管成本。
SARS之後,中國在公共衛生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制定了一套包括事故發生時的應對流程、組織專業人手、資源與裝備的後勤補給、相應的行政措施、領導決策、司法支持等在內的防疫機制。同樣是在非典之後,中國開始籌建生物安全領域的頂級實驗室P4實驗室,並最終於2015年1月宣佈建成。傳染病監控系統也於2004年得以重建,中疾控還建立了一套網絡直報系統,「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橫向覆蓋全國,縱向「到鄉鎮衛生院的計算器裏都可以看到這個網絡系統」。
硬件都已經齊備,關鍵是誰來「吹哨」。在不斷完善體制內響應機制的同時,不妨也給予知情者更多空間和權力,在這一點上,國家和個體層面的目標是一致的,也應該成為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