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青年|沒本錢躺平、沒動力競爭:被現實折成45°的中國青年

撰文:蔡苡柔 鄭寧
出版:更新:

自嘲「小鎮做題家」,開始「燒香拜佛」,甚至有年輕人相約自殺;今年以來,發生在中國年輕人身上的種種事件,令人不禁思考,是怎樣的焦慮和迷茫在吞噬被稱為中國未來、寄予厚望的中國青年?

無法擺脫的社會壓力和難以改變的就業現狀下,年輕人開始高喊著拒絕過度競爭的口號,然而他們同時也在努力爬升,繼續奮鬥。如果媒體所稱的「躺平」是0°,而極端的「內卷」是90°,年輕人們開始自稱為45°青年,希望在卷和躺之間找到平衡點。

《香港01》對話中國「大廠青年」、「海龜金融民工」和「小鎮全職女兒」,從6位受訪者身上了解不同階層、不同城市的青年的生活,用他們的視角展現中國青年45°的斜角人生。

大廠青年不敢不「卷」

大廠青年Joy : 躺平只是嘴上說說,沒人真的敢躺

今年25歲的Joy,大學開始離開家鄉,一直在大城市,現在北京龍頭網絡企業(簡稱大廠)工作。對於躺平和內卷,她認為在大廠工作不可能完全躺平,曾見過有同事仗著若公司開除自己要付高額的資遣費而躺平,下場就是真的被開除。

Joy認為,自己身邊的年輕人「躺平」只是嘴上練練,「真的會完全不care世俗眼光,完全得過且過的那種人,好像我身邊真的沒有碰到過」,Joy觀察,身邊的人偶爾嘴上說卷不動了,但加起班來,一個比一個拼。

北京,夜晚燈火通明的辦公室。(視覺中國)

Joy更說,越有錢越害怕躺平,她表示,自己觀察家庭條件越好的人,反而越怕階級滑落,「就是怕掙不到自己爸媽的那個水平,所以會更拼命、會更加努力」,相對地,她認為一般中產家庭的孩子,雖然不會躺平,但相對而言更怯懦。

在消費觀和生活目標方面,Joy雖然工作繁忙,但並非一心栽在工作上, 下班後也會花錢小酌,學習跳舞。Joy認為自己身邊的年輕人花錢「圖開心」,重視體驗勝過實際的數字,「千金難買我開心,不太會考慮這個月剩下多少錢」。

Joy分享自己有朋友每週去一個城市旅遊,「這周末去上海下周末去西藏,體力特別好」,相較之下,自己沒辦法支持這麼「高強度」的休閒活動,寧願在假多休息,「就隨心一點在北京內部跟好朋友逛逛街,喝喝酒,特種兵強度太高。精神跟體力都支持不起來。」

家庭條件越好的人,反而越怕階級滑落,「就是怕掙不到自己爸媽的那個水平,所以會更拼命、會更加努力」
大廠青年JOY

困在「大廠」危城裏的中國青年: 進去的人上不去,外面的人想進來

美國限制晶片、電子產業力拼升級 被「卷」的深圳消費電子廠員工小趙

小趙近期很明顯的感受到競爭的壓力和周遭經濟的壓力,他和朋友吐苦水,「公司的年終獎沒了,開始裁員.我還感受到有人要卷我了,我有了危機感」,小趙說自己在電子行業內常常能聽到哪家公司又再裁員,「身邊擺攤的年輕人也多了。」

今年5月,OPPO自研晶片廠「馬里亞納」、阿里巴八旗下的科研機構阿里達摩院開始裁員,對消費電子行業士氣打擊不小。

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視覺中國)

小趙認為,中國消費電子業正在面對一個行業危機,近年來他更多接觸到自動駕駛、人工智能這類更高端的產品研發,但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客戶給出的預算縮減,他們在升級與否進退兩難,加上美國制裁晶片等大環境因素,讓相關行業陷入停滯。

大家想要「靜一靜」而不是「往上動一動」

小趙表示,自己的工作是幫客戶端做研發,「對於我們客戶來說,如果市場預期不好,他們感受到消費端需求縮減,就一定會減少開發的預算,我們的訂單就會愈來愈難拿到;我們訂單拿得少,公司利潤就少。」

而影響到個人層面就是年終獎和福利的減少,加薪也會更慢,「可能以前追求高增長,現在就追求活下去。那活下去的概念是什麼呢?就是大家可能都要靜一靜,而不是要更多的往上動一動。」對於現在工作積累的壓力和整個行業遇到的瓶頸,小趙表示,計劃下半年離開深圳、去上海、杭州或香港「多看看、多聊聊。」

小趙表示,現階段自己希望除了財務能平衡外,也希望能盡快在疫情後與世界接軌,他說,「因為有的時候你埋頭做事做三年,還不如花一個月去看看,去了解外面世界發生了什麼。」小趙希望,在外面走了一圈再做選擇或再思考問題,「角度就會非常不一樣。」

可能以前追求高增長,現在就追求活下去。那活下去的概念是什麼呢?就是大家可能都要靜一靜,而不是要更多的往上動一動。
小趙
2023年中國經濟能否在疫情後強勁復甦,引起外界關心。(視覺中國)

逃離城市的小鎮青年

海外歸來、鄉考公的全職女兒:啃老且躺平,但努力上岸

自疫情爆發以來,「就業難」已成為中國畢業生普遍面臨的嚴峻難題。隨著尋找工作日益艱困,年輕人紛紛轉向追求「鐵飯碗」,考取公務員成為他們的新目標。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報名人數超過250萬人,同比增長了24%。

在這250萬人中,有一部分被稱為「全職兒女」,他們脫產寄居父母生活,同時保持學習,嘗試找到職業目標、考公務員考研究生。《三聯生活周刊》曾評價「全職兒女是讓人尊嚴盡失的一份工作」。不過,雲南的小李卻並不認同。

雲南香格里拉(視覺中國)

去年,海外學成歸來的小李放棄在大城市就業的機會,回到老家雲南香格里拉,加入了浩浩蕩蕩的考公大軍,一邊備考一邊做「全職女兒」。她認為,「現在就業環境艱難,為什麼全職兒女不能成為一種職業?既能照顧家裡,又能給父母帶來情感安慰,還能在沒有就業壓力的環境裡自我提升。」

雖然小李自嘲目前的狀態是「啃老且躺平」,但她透露自己已通過了好幾個國家事業單位崗位的筆試,整個7月都將備考第二輪面試,她有信心這次可以「上岸(成功考取)」。

現在就業環境艱難,為什麼全職兒女不能成為一種職業?既能照顧家裡,又能給父母帶來情感安慰。
雲南小李

對於待業現狀是否會降低自己消費水平的問題,小李表示,雲南的小地方的生活成本不高,父母一個月給她2000元的零花錢,自己也會寫點東西賺錢,雖然沒有太多儲蓄,但不會影響消費。

小李表示,未來若吃不上公家飯,會做自媒體或繼續讀博,但不會到大城市去,「我不願意過城市人那種卷生卷死的日子。況且父母年紀也大了,他們不願意跟我去城市生活,那我就回家鄉陪他們。雲南資源也挺豐富的,現在網絡交通又發達。」

年輕人在大理。(視覺中國)

25歲的甲方設計師,小寧選擇留在家鄉工作

25歲的小寧選擇留在小城市發展,現在是一名設計師。她透露三線城市的就業機會有限,「據我了解到目前身邊挺多朋友處於無業狀態的,很多年輕人在三線城市還是不知道該做什麼好,一部分人會選擇自己創業;我的工作目前沒有受到影響,我覺得大部分青年會願意往大城市大展的,特別是剛畢業的學生。」

對於躺平和內卷,小寧認為年輕人還是應該有理想,「我覺得青年應該是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的,我覺得自己應該算得上是45°青年。」小寧認為,45°的意思是,在能夠應付日常開支之外,還應對未來有盼望。

小寧認為,年輕人還是應該有理想。(視覺中國)

中國青年的「困境」,小寧認為是真實存在的,但在網絡時代,這個社會壓力被不斷放大,「因為你能看見別人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小寧認為,當代的中國年輕人物質條件變好,但精神層面卻更緊張,「青年最大的壓力是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往往自身行動與能力跟不上。」

我覺得青年應該是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的,我覺得自己應該算得上是45°青年。
小鎮青年小寧

對於青年人的消費習慣,小寧的看法與大廠青年Joy相同,就是現代年輕人更重視享受,「很多時候在我要在省錢和只活一次之間徘徊」,會更注重潮流和心理上的消費。

拒絕內卷的金融民工

海龜金融民工的躺平之道:在舒適圈內努力

在加拿大生活了10年,去年剛回到深圳從事金融工作的丁葉說,自己正在習慣無時無刻都要工作的生活。「在加拿大的時候就有很多朋友跟我說,最近國內經濟不好,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年輕人很卷。」

提到「卷」,回國後看到的真實現狀讓丁葉驚歎,「就覺得自己根本跟不上」。所以在這樣的社會氣氛中,和身邊都在做副業的朋友們的驅動下,丁葉說,「我不想卷,但大家都這樣。我就想一些另闢蹊徑的辦法,想想怎麼能讓自己舒服地躺著、好好躺著。」

丁葉認為自己的「躺平之道」就是在舒適圈內,依自己的能力努力奮鬥。「我也跟着朋友做一些其他的投資。自己找對方向,做點相對感興趣又擅長的事情。」

深圳福田金融中心。(視覺中國)

他不認為「躺平」和「內卷」只能二選一,也不覺得有人能完全以其中一種的態度來生活。他認為,每個人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而且很多卷的朋友心態其實挺消極的,看上去躺的反倒比較樂觀向上,做事挺有精氣神。」

相比極致的內捲和躺平,45°青年們的「躺不平卷不動」似乎是一種沒有態度和能量的無奈之舉。對此,丁葉並不同意,「做不到和不想做」是兩回事,「不是不能躺、不能捲,是沒必要把自己搞的這麼難。」他樂觀地說,「一切都要慢慢來,雖然我就是個隨時會失業的金融民工,但賺點小錢,大錢不虧就行,盤子太大我也hold不住(把控不住)。」

而且很多卷(過度競爭)的朋友心態其實挺消極的,看上去躺的反倒比較樂觀向上,做事挺有精氣神。
丁葉

離開家鄉到廣州金融業 25歲阿紅:更喜歡大城市生活,底線是不啃老

和小寧來自同個城市的阿紅,畢業後就到廣州發展,現在在金融業上班,他表示自己的工作暫時是沒有因經濟大環境下滑受到大影響,「但是公司最近業績也一般,隔壁組有出現裁員的現象」,本來她也有打算跳槽,「可是現在大環境經濟也不好,崗位確實好像蠻少的。」

阿紅表示,自己更喜歡大城市的生活,對於生活態度自己評價是介於躺平和內捲的45°中間,「雖然傾向躺平,但也不敢完全擺爛,畢竟還是需要有一份經濟來源,不能這麼大年紀還在啃老」,阿紅也稱,自己認為可以這樣生活主要因為是「沒有結婚生小孩」,我沒有什麼家庭的負擔,沒什麼經濟壓力。

對於消費觀念,她一樣認為現在年輕人是高消費、低儲蓄,「精緻窮」,更重視生活的享樂大於未來的儲蓄。

廣州萬菱匯人流如織。(視覺中國)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內地青年問題香港化?

今天內地許多年輕人的困境和香港年輕人有相似之處。多年以來,香港年輕人所遇到的高房價、高租金、貧富懸殊、階層固化的問題。但過去,內地經濟一直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卻碰上併疊加三年疫情對於經濟民生的衝擊,許多內地年輕人是出生以來第一次切身感受到經濟下行的寒意。

中國經濟高速到現在慢速增長,改革紅利的代際遞減,階層分化和固化持續加劇,大城市高房價的擠壓,都成為疊加在青年身上的重量。一方面,中國青年看著改革開放40餘年以來的經濟騰飛和國家進步,讓他們對國家的未來滿懷信心,另一方面,社會競爭壓力、固化的階層、愈來愈大的貧富差距,讓年輕人對於自己的前途充滿擔心。

經濟增速放緩,導致中國失業人數急增。中國青年失業率今年5月升至20.4%,數據創下歷史新高,意味著每5個16至24歲中國青年,就有一個失業。另外今年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將達1158萬人,年輕人的就業競爭只會更加激烈而難以和緩。

在與這6個青年的對話中,我們能感受到,它們在大環境壓力中,「不敢真的躺平,沒有動力競爭」,只能選擇45°,找個最自在的方式生活工作;也能感受到屬於這代中國年輕人「擇善固執」的中庸智慧。

此為《中美青年》系列報道第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