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五分之三的人」 老北京胡同面貌只剩十年光景?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我們這個胡同外遷的人不少,走了約五分之三的人。現在的居民大多超過60歲了,年輕人很少。」65歲的北京胡同居民姚建華向記者介紹胡同的情況,在自豪地分享胡同獨特景觀的同時,言語間夾雜著一絲感慨。

胡同是北京最具標誌性的文化符號之一,但這些有著超過700年歷史的城市地標,在過去幾十年裡隨著北京飛速的城市化發展而經歷巨大改變。

從上世紀70年代至2010年代初期,坐落在北京市中心二環黃金地段的老胡同經歷了一波大規模的拆遷潮,完整胡同數量從1949年的3000多條,銳減至2016年的不到1000條。

直至2017年,北京市政府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中提出「老城不能再拆」,北京胡同的發展才從大規模拆遷,明確轉向文化保護和修復。

+1

不過,比起拆了重建,如何維護老舊的設施是更為艱巨的挑戰;同時,胡同居民迅速老齡化,也意味著胡同裡老北京人的傳統生活方式正加速消逝。

姚建華是少數仍住在胡同裡的老北京人。他和太太住在不到20平方米的胡同公租房,進門後的客廳擺著餐桌、縫紉機、電視等簡樸的傢俱電器;客廳上方狹窄的閣樓是兩人的臥室區,面積僅相等於一個雙人床墊。

但是姚建華懂得創意利用空間,把狹窄的屋頂打造成養鴿子的區域和休息區。

姚建華2019年曾經上有關舊房改造的電視節目,攝製組安排專人協助他整修居住環境,整修後最大的改變是家裡有了有抽煙系統的廚房和獨立的廁所。在整修前,姚建華夫妻倆不論颳風下雨都得踏出家門,到公廁上廁所,並在階梯下方一個不到一米的狹窄通風口煮飯。

整修工程改善了姚建華家裡的硬體設施,但屋子空間有限的問題卻不可能透過整修徹底解決。

姚建華的興趣是收藏胡同舊物,他屋裡存放的大木門、屏風和門枕石與狹小的空間形成強烈對比。他的太太時常抱怨家裡雜物太多,但姚建華已習慣這樣的生活環境,擁擠的空間和堆砌的舊物在他心目中,都是極為珍貴的老北京情懷和歷史。

住胡同還有一個重要的現實考量,姚建華的公租房月租只有50元人民幣,這個低廉的租金在北京二環其他地方簡直不可想像。

2019年,北京西四。胡同深處的一處網紅餐廳。北京人的早餐依然是一個油餅加一杯豆漿。嚴志剛/視覺中國

姚建華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如果往後國家讓走,我們一定聽黨指揮,只是心裡還是願意在這裡住。我們歲數這麼大了,搬到五環六環不是特別方便。」

但姚太太的看法不同,聽我們談到這個話題,她激動地搭話:「當然要去高樓 ,在這兒住有啥用。」

空間的局限和設施的老舊是不少老北京人選擇搬離胡同的原因,也甚少有年輕的北京人願意再住進老舊的胡同房子。

從小在胡同長大的陳芳(化名,70歲,兼職清潔工)1980年代在拆遷計劃下,從胡同遷出,在北京二環獲得一套兩居室的套房。如今,北京已經沒有如此優渥的拆遷補償條件,目前政府在一些胡同實行申請式退租計劃,讓騰退區域的租戶選擇性退租,安置的房源一般在通州等五六環的偏遠地區。

2022年12月31日,北京,市民在胡同間逛街購物。(Florence Lo/路透社)

對於胡同文化保存,不少人和陳芳一樣,一方面更喜歡高樓裡舒適的居住環境,另一方面又認為,這些充滿兒時記憶的歷史建築和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應該獲得保存,內心充滿矛盾。

陳芳受訪時說:「住進高樓後,生活當然改善了,以前住胡同的時候沒有暖氣,你可以想像那種生活嗎?但是很多老北京人都是在胡同裡長大的,這是老北京人不想失去的舊回憶。」

北京胡同的面貌和功能正在經歷一場蛻變,部分胡同如今找到新的商業用途,發展成時尚餐廳、咖啡廳和文創商店。商業化發展和胡同原始文化保護之間的拉鋸持續受到外界關注;在這一代老北京胡同住戶退出歷史舞台後,將有更多胡同住屋空置出來,屆時胡同將展現什麼樣的新面貌?

冬日午後,北京胡同中的居民下棋。居民告訴記者,這條胡同以前有很多餐廳、酒吧,像商業區一樣有很多遊客,現在變得清淨很多。(資料照片)

《中國建築與城鎮化學刊》(Journal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Urbanism) 創刊主編張曉東 (Donia Zhang) 博士受訪時指出:「通過商業化發展創造收入固然是保存胡同原本外觀、讓訪客瞭解老北京風貌的一種方式,但這種方式也可能引發一些前住戶的不滿。這個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但我認為應按照原來的形式和風格進行重建,變化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張曉東也是非盈利學術組織建築人文研究會(Architectural Humanities Research Association)學者。她預計,十年後,大部分的老北京胡同可能會像南鑼鼓巷一樣,有許多面向國內外遊客、銷售傳統中國藝術品的商鋪。不少重新裝潢的四合院也會成為茶館、咖啡館、餐廳等。

她說:「這種結果是不可避免的,現代化給土地的利用和價值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些傳統的四合院不可能成為大多數人在北京市區的居住方式。」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