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痠背痛|上班族要小心!坐骨神經痛愈趨年輕化 3招助脊椎減壓

撰文:健康2.0
出版:更新:

在台灣竹科工作的55歲女子右腿痠痛麻,從屁股痛到腳底,走路一拐一拐的,已經持續3、4個月,經檢查發現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江忠穎指出,久坐會加速椎間盤退化,臨床觀察發現,竹科上班族因為椎間盤突出造成坐骨神經痛,有年輕化的趨勢。

江忠穎解釋,椎間盤突出發生後,身體會以發炎反應呈現、發出求救訊號,通常先以消炎止痛藥等藥物和復健做非手術的保守性治療1至3個月,約有6、7成患者可獲得緩解,如果已經壓迫到神經,吃消炎藥的效果就會較不理想。

相關文章:坐骨神經痛|行路斜坐低痛腳趾公上翹難7症狀 4式紓緩趟下抱膝👇👇👇

+14

久坐加速椎間盤退化 從麻感部位區別是否與脊椎神經有關

江忠穎進一步指出,雖然坐著會讓身體感覺較輕鬆,但脊椎承受的身體重量,是站著時的1.5倍,因此久坐容易造成椎間盤退化速度較快,在沒有做磁力共振(MRI)檢查的情況下,可依照麻的感覺和發生的部位加以區別是否與脊椎的神經壓迫有關。

江忠穎說,如果只是單純的肩頸痠痛,通常還沒有壓迫到神經;肩胛骨的疼痛則有可能是典型的頸椎5、6節受到壓迫帶來的反射性疼痛,因此如果肩胛骨的疼痛延續到肩膀和上臂,就要懷疑可能是頸椎椎間盤突出,需要進一步照MRI檢查。但若麻痛感出現在手部,聚集在手腕、集中在前臂和手,偏向可能是周邊神經受壓迫的腕隧道症候群。

按摩、拉脖子 會痛就不要做

江忠穎提醒,如果麻痛的症狀已經造成出現麻痛感的肢體無力、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會影響肢體的功能,需要考慮手術,未來術後還要做復健,若單純只有麻痛感,可以以保守治療為主,多加評估是否需要以其他方式治療。

有民眾在手腳出現麻、痛時,選擇以推拿、按摩、復健拉脖子等方式加以緩解,有的人有效,有的反而愈按愈糟。江忠穎說,這與脊椎的穩定度和受壓迫的程度有關,脊椎的穩定度會影響身體的支撐力,如果脊椎僅受到壓迫、穩定度還算好,按摩、拉脖子之後應該會感到變得舒服;如果會痛,代表椎間盤退化嚴重,就不建議拉脖子或按摩,頂多只能熱敷和電療,並尋求專科醫師的檢查和治療。

相關文章:坐骨神經痛|久坐過重5高危因素勿大力打噴嚏!3紓緩動作趴低就得👇👇👇

+8

助脊椎減壓3重點

要預防椎間盤突出,江忠穎建議上班族可以注意3大重點:背肌強壯才能分擔脊椎承受的壓力,延緩退化,江忠穎建議上班族注意坐姿,多做伸展和鍛鍊背部肌肉的運動,例如游泳、深蹲、瑜伽等,將脊椎拉正,每坐著1個小時,建議起身走路、伸懶腰活動筋骨,讓脊椎可以得到短暫的減輕負重。

另一重點是,太軟的床和沙發反而會讓脊椎承受更多壓力,因此腰部已有症狀或感到不舒服的話,建議坐臥軟硬適中的床和座椅,睡覺姿勢也要注意。

江忠穎強調,枕頭太高、太低,對肩頸和脊椎都不好,每個人適合的枕頭高低會隨著年齡和身形改變,睡覺時枕頭應該支撐脖子,而不是只枕到後腦勺,否則脖子懸空會讓身體很累,變成沒睡飽。

這位竹科女的椎間盤突出發生在腰椎第五節和薦椎第一節,經3個月的藥物治療仍無法改善,醫師為她實施歷時1小時的微創椎間盤切除手術,移除壓迫到神經的椎間盤、讓神經放鬆,並在脊椎後方置入脊突穩定器,維持神經孔大小、增加脊椎穩定度,降低椎間盤突出復發的機率,減少神經壓力,術後隔天就可出院。

相關文章:【腰痛】起床、刷牙姿勢一直都係錯?教你5個正確姿勢防腰痛👇👇👇

+7

術後避免提重物、激烈運動、開長途車

江忠穎提醒,做過椎間盤突出切除手術的患者,傷口在術後2周要注意照護、避免感染,彎腰不可超過45度,也不要提重物,才有利於傷口恢復;術後2周到1個月後,才能搬重物或激烈運動、開車,尤其是開長途旅程遇到路面不平整,容易發生不適。

延伸閲讀:

吃鳳梨可緩解關節炎?鳳梨怎麼吃?吃鳳梨酵素要配什麼水?醫師曝解痛絕招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