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看《十年》】張鐵志:台灣年輕人更自信

撰文:慈美琳
出版:更新:

曾主編《號外》兩年、為港媒帶來不少新氣象的獨立作家張鐵志,2015年回到台灣,又與友人創辦了致力於社會議題深度調查報道的網媒「報導者」。幾星期前,他受邀參加《十年》在台灣的試映。有台灣年輕人對《十年》有過於誇張的質疑,不過張鐵志則認為問題不大,導演只是用挑釁的藝術手法,去刺激大家思考和尋求改變,如此,戲中內容才不會變為真實。
《十年》讓這位對東方之珠愛得深沉的「香港女婿」想了很多,他看到香港的問題,想到台灣的焦慮,但又不完全認同所謂「港台命運共同體」。

蔡英文政府上台後,兩岸三地民間的文化交流活動似有打壓跡象。(資料圖片)

不同的焦慮

「(一些港台民眾的反中恐中情緒)表現出來是某一種類似,但實際不同。」張鐵志認為,香港言論自由和生活方方面面都受到實際威脅,台灣的程度遠沒有這麼深,可以做的也不一樣。

他反覆強調,台灣有民主制度,這是最重要的不同。年輕人可以用選票改變現狀,明顯更加自信,從柯文哲到蔡英文,都是年輕人參與政治帶來的變化,但在香港封閉得多的架構中,青年一代的力量不容樂觀。他形容,台灣90後生下來就有民主,香港則至今還停留在台灣七、八十年代、爭取立法機構改選的階段。

「今日台灣,明日香港」是一些港人的「理想」,但張鐵志對這些政治口號不太感興趣,「口號實際上簡化了很多事情,包括台灣犯過的錯誤啊,今日台灣真的有那麼好?也未必啊。」想了想,他又補充一句,「當然比香港好很多啦」。他認為民主化路上,台灣是重要但並非唯一的範本。

漸近的價值

老店結業、本土農業一類議題,近年來,常常在香港年輕人間引起討論。張鐵志對港人的老店情意結格外感觸,這些新聞頻繁出現在他眼前,扣連着巨大的情緒,他認為這反映了不少港人覺得,「熟悉的香港不見了」。

「跳出了中環價值」是張鐵志對香港新一代的印象。在他看來,作為「抗爭後的一代」,當前台灣年輕人很自然地會關注環境、社區、勞工等議題,有本土情結,他稱之為走入了「後物質主義的價值」,而1990年代時還對台灣興趣不大的香港,如今新一代慢慢靠近台灣,香港年輕人一邊做抗爭者,一邊學習台灣「慢下來」,為社會注入新的價值。

張鐵志自言非常理解香港本土認同,但他也有一些擔憂,第一次在《號外》撰文時就提出,支持本土,但本土不是封閉,「中國非常複雜,真正關心本土、爭取本土價值,不一定要拒斥整個中國」。他也將中國獨立電影、紀錄片和音樂引到台灣,希望有更多人讀到中國的多面。在徹底排斥和積極融入之間,他更相信溝通,不論港台,中港或是兩岸之間,溝通都會帶來變化。

張鐵志表示不認同所謂的「港台命運共同體」。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