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殲-20驅逐外機畫面公開 兩面包夾攔截成功完成驅離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近日,央視公開解放軍最新驅逐外機畫面,顯示在發現一架不明身分的外機接近領空後,中方派出2架殲-20,在指揮下做出兩面包夾動作進行攔截,並對外機發出警告。最終,對方離開,驅離任務完成。今次亦是日前殲-20發射導彈3秒命中目標畫面公開後,其實戰任務的再次曝光。

在8月4日發布的《逐夢》第5集中,紀錄了空軍「王海大隊」飛行員纏鬥外機的過程。據了解,王海大隊號稱解放軍「空軍王牌」,亦是首支整建制列裝殲-20的作戰部隊。其主要負責大陸在東海的防空識別區,常態化管控等多項任務。而殲-20驅逐外機一事,正是發生在東部某海域。

殲-20驅逐外機畫面:

+6

據報道,由於此次攔截是近距纏鬥,許多軍迷認為,此類任務應由殲-10、殲16擔任,而像殲-20般的隱身戰機需要擔綱的任務則是遠距瞄準打擊,甚至應該打開火控雷達鎖定對方,才更有威攝力。

對此,《今日新聞》專欄作家「白楊觀察室」認為,所謂的打開火控雷達意味著可隨時對目標發起軍事打擊,等於整體狀況是進入了實戰狀態,對方軍機在收到警告後不僅可能不會退去,反而會直接上頭開始反擊,屆時後果不堪設想。

文章又分析,彼時殲-20執行攔截不打開火控雷達,除了避免引起更大衝突外,也是為了隱藏自身詳細參數。如果火控雷達開啟,便會發出電磁信號,對方戰機的預警系統檢測到後,會提醒其進行躲避或者反擊。同時,開啟火控雷達後會使自身位置暴露,令對方得以透過攔截或者干擾來降低戰機的作戰效能。簡單而言,開啟火控雷達,就等於是把自己的戰術意圖和戰鬥計劃透露予對方,使其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應對。

網傳殲-20試驗機已換上渦扇-15發動機並完成首飛。(Twitter)

作為解放軍空軍首款入列服役的隱身戰機,殲-20的動向一直備受關注。近日,網上更傳出該機疑已換上兩具渦扇-15發動機,並完成首次試飛。

從其中一張流出的照片可見,一架殲-20試驗機旁掛著一條紅布條,上面有著「15」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