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漁船遠赴非洲搶黃花魚 西非小國叫苦 畿內亞漁獲暴跌九成

撰文:吳慕兒
出版:更新:

中國漁船近日被指在非洲海域非法捕魚,令西非小國畿內亞漁獲大減九成,對這個被伊波拉病毒纏擾兩年、全球最貧窮國家之一而言,可謂雪上加霜。

畿內亞漁民以這款傳統小木船出海捕漁,當地不許工業式捕魚以免濫捕,卻被非法捕漁者破壞一切。(BBC)

畿內亞位於非洲西岸,漁民乘着傳統的彩色小木船出海捕魚──為免濫捕,當地是禁止工業捕漁的。可是海岸美麗依然,漁獲卻大不如前,32歲漁民蘇馬憤慨地說,非法捕魚猖獗令魚量減少,「以往我們每天的漁獲,可賣到700至1,400美元(約5,460至10,920港元),現在只有大約140美元(約1,092港元),因為我們慣常捕魚的地方已經沒有魚了!」

畿內亞為全球最窮國家之一

聯合國估計,非法捕魚每年導致全球經濟捐失達230億美元(約1,794億港元),而非洲西岸正是全球非法捕漁最嚴重的地區。非牟利組織環境正義基金會(Environmental Justice Foundation,簡稱EJF)指,區內逾三分一捕魚活動均屬非法、沒有申報或缺乏監管,基金會行政總裁特倫特(Steve Trent)稱,區內監管乏力、資源短缺加上貪污,讓非法捕魚者有機可乘,畿內亞便是典型例子。

因非法捕魚問題嚴重,歐盟以畿內亞政府「沒有顯示出改革的決心」為由,禁止畿內亞魚類出口到歐盟,是唯一一個被禁的非洲國家,更令畿內亞雪上加霜。特倫特怒言,「非法捕魚經營者為了短期利益,竟然掠奪全球最窮困的人們。」

畿內亞位於非洲西岸,是世界上最窮困的國家之一。
中國漁船為搶身價高昂的黃花魚,不惜遠渡非洲非法捕魚。(互聯網)

非洲西岸距離中國超過一萬公里,需要橫跨印度洋和大西洋,到底有甚麼吸引漁船,冒險遠渡而至?答案就在受訪的畿內亞漁業聯會發言人卡巴手上,「就是它,亞洲最值錢的魚──黃花魚」。

野生黃花內地每斤售逾千人幣

非洲漁民也許不認識藍鰭吞拿和深海龍躉,可是港人熟悉、曾在街市常見的野生黃花魚,十多年前已因長年濫捕加上水質污染,處於瀕臨絕種狀態,幾乎在中國水域絕跡,內地人不惜以重金買魚,餐廳動軋開出千元人民幣一斤收購野生黃花魚。卡巴指2008年,他們水域內有14艘中國漁船,為了搜尋黃花魚,今年數量已增至500艘。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負責監察非洲海岸的迪亞美表示,2014年伊波拉病毒在畿內亞爆發,全國動用所有資源對付病毒,讓非法捕漁者有機可乘。最大問題是,中國漁船多數以侵害性極大的水底拖網方式捕魚,嚴重破壞海床,將珊瑚和各種海洋生物連根拔起。綠色和平估計,這種捕魚方式下,近九成被拋回海中的捕獲生物,其實經已死亡。

「非法捕魚不單直接影響我們這班漁民,我們的下一代原本也將以捕魚維生,但現在的情況根本不容許!」
畿內亞漁民蘇馬
畿內亞漁民蘇馬說:「非法捕魚不單直接影響我們這班漁民,我們的下一代原本也將以捕魚維生,但現在的情況根本不容許!」 (BBC)

先進儀器 得物無所用

幾經艱苦在今年六月擊退伊波拉,畿內亞政府終可集中火力應付非法捕魚。近日畿內亞簽署了一項打擊非法捕魚的條約,新上任的漁業部長路亞矢言會令非法捕魚在區內絕跡。

然而距離成功之日,可能尚有一段漫長之路。踏進當地海事處辦公室,擺放着歐盟捐贈的監察儀器,這套先進設備卻只是「陳列品」,沒有實際作用,因為使用這套系統的衛星追綜功能,每年要花上1萬歐元(約8.6萬港元),他們根本沒有這筆錢。

「非法捕魚不單直接影響我們這班漁民,我們的下一代原本也將以捕魚維生,但現在的情況根本不容許!」回到漁人碼頭,漁民蘇馬激動地說。根據2015年數字,畿內亞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不足1,500美元(約11,700港元),屬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綜合外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