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基金大佬炮轟耶倫促下台 搭台唱戲吃相難看

撰文:陸一
出版:更新:

有着「小巴菲特」「華爾街之狼」等稱號,美劇《金融戰爭》(Billions)原型之一的美國知名對沖基金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創始人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早在今年3月的時候曾「炮轟」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Janet Yellen),稱耶倫關於財政部不考慮擴大存款保險的聲明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他補充說,耶倫的言論加上美國聯儲局(FED)加息25個基點,對非系統重要性銀行「施加了更大的壓力」。

半年後,又有一個對沖基金大佬,炮轟美國財政部。這一次,是索羅斯的前搭檔、傳奇宏觀對沖基金經理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他指責,耶倫是美國財政部歷史上「最大失誤」的幕後黑手。

根據《華爾街見聞》的報道,德魯肯米勒說,他觀察到的證據表明,美國經濟正在變得更加疲軟,疫情期間的財政刺激也正在迅速耗盡,之所以衰退沒有發生,是因為企業和家庭都在前幾年鎖定了較低借貸成本,但隨着他們接下來再次借貸,高利率的問題將會暴露……按照德魯肯米勒的說法,美國經濟將會硬着陸,企業利潤可能下降20%-30%,商業地產價值將會暴跌。他公開炮轟耶倫,認為她犯下了財政部歷史上最嚴重的錯誤,已經不適合擔任美國財政部長……

姑且記著他們說過的話,再看看他們是如何交易的。9月下旬,就在美國中長期國債收益率迅速上漲並接近15年新高的時候,阿克曼一邊再次義正辭嚴的炮轟美國財政部,說美國政府33萬億美元的債務太高了,兩黨卻根本沒有絲毫遵守財政紀律的意願,每周的天量國債發行就是「海嘯」,所以他認為美國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應該是5.5%,所以他大規模做空了美國長期國債……

對衝基金Pershing Square Capital Management LP創辦人阿克曼(Bill Ackman)。(資料圖片)

不知道是不是受阿克曼說辭的影響,但恰恰就在他炮轟美國財政部之後,伴隨着海量國債的發行,美國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都開始急速飆升,從4.4%的水平一路飆升至5.2%,而與此同時,美國30年期國債期貨的價格,也從118美元大跌至108美元左右。

當大家都相信,美國3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應該達到5.5%的時候,阿克曼卻公開放話,說美國國債收益率已經很高,做空的風險太高,所以自己已經平倉,豪賺2億美元。這個過程,怎麼看着這麼像一次有意識的市場引導和操縱呢?

再看德魯肯米勒炮轟財政部的同時,他聲稱,美國經濟將會硬着陸,而2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應從目前的5%以上,降至3%附近,所以,他也買入了大量的2年期國債的看多期權。和阿克曼一樣,德魯肯米勒也重申了他對聯邦政府債務負擔不斷加重的不滿,他表示:「到2033年,如果利率保持現在的水平,利息支出將佔GDP的4.5%,到2043年這一比例將達到7%。這些數字令人震驚,相當於目前所有可自由支配支出的144%。」

德魯肯米勒做多的是2年期國債,說什麼2033年和2043年的聯邦利息支出?就像阿克曼一樣,不是瘋狂鼓吹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至少應該達到5.5%麼,為何在5.2%左右就趕緊平倉了呢?

在德魯肯米勒看來,耶倫犯下了「美國財政部歷史上最嚴重的錯誤」,為何當初不借長期國債,而借短期國債?恰恰是這樣的行為才會導致現在的債務置換成本高昂,有可能會成為聯邦政府債務災難的導火索,不是嗎?其實,德魯肯米勒購買了短期國債的看多期權,恰恰就是在賭聯儲局很快會進行降息的操作,這很顯然說明,你非常理解聯邦政府債務的處理方式——在信用貨幣時代,美元又是國際貨幣的情況下,根本不會有所說的「債務災難」,無非就是印鈔的事兒,讓聯儲局買入國債就是了。

本人並不想為耶倫辯護,耶倫是鮑威爾之前的聯儲局主席,聯儲局加息對聯邦債務的影響,她自然瞭然於心。美國現在33萬億的債務,耶倫自然壓力大,且不說她個人能力行不行,但事實上我們很清楚美國已經是「船大難掉頭」,只能撞南牆。耶倫,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這些對沖基金大佬通過操縱輿論賺錢得盆滿缽滿,這是毫無疑問的。從阿克曼到你德魯肯米勒,為了賺錢,這些對沖基金大佬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掛上耶倫,不過是製造更大的輿論,有意識的引導和操縱市場,這幅吃相還是有點太難看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