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慘勝」密歇根初選 不解加沙戰爭將難逃大敗?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2月27日,關鍵搖擺州密歇根(Michigan)舉行民主、共和兩黨的總統初選,拜登(Joe Biden)和特朗普(Donald Trump)兩位老人家篤定勝選。但隨着點票結果出現,兩人的選情都遇上隱憂。

在共和黨一方,根據本文出街時已點算超過九成選票的結果,特朗普雖然以68%的得票大幅領先其最後對手、前駐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的大約27%得票,但其領先幅度遠遠低於選前民調顯示的60個百分點。

此刻黑利及其支持者早已經打定輸數,幾乎在3月5日的「超級星期二」後就必定要退出。但黑利繼續參選卻激起了共和黨內部「永不特朗普」(Never Trumpers)一派的政治熱情,無論是在24日的南卡羅來納州(South Carolina)初選,還是這次密歇根州初選,黑利最終的落敗差距都比選前民調為小。

2月24日,黑利與支持者擁抱。(Reuters)

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初選晚會中,黑利的支持者明知特朗普己經大勝,卻繼續觀看電視直播點票,一看到兩人得票差距收窄就歡呼起來。

除了少數期望特朗普會因為「意外」退出的選民外,不少黑利的支持者大概是在寄望黑利能夠以「第三黨候選人」的身份殺出一條血路,又或者等待2024年特朗普落敗後由她領導共和黨清除黨內特朗普「餘毒」。這些黑利選民,到了11月的大選,就有可能選擇不投票,甚至把票投給拜登。穩穩拿在黑利手上的至少兩成共和黨選民,將會是特朗普持續難止的政治隱憂。

在民主黨一方,拜登並沒有任何有力的黨內挑戰者。初選原本只是走過場。然而,在密歇根州的初選中,拜登卻因其持續支持以色列的立場而遇上重大挑戰。

2月27日,關鍵搖擺州密歇根(Michigan)舉行民主、共和兩黨的總統初選。(Reuters)

在密歇根州的初選中,選民可以選擇挑票給已經在選票上的候選人,可以自己另外填上其他人的姓名,也可以選擇「不表態」(uncommitted)以顯示對黨內既有候選人的不滿。而「不表態」的選項,跟其他候選人一樣,都能按照投票結果分配到本年8月將在民主黨全國大會正式提名總統候選人的黨代表票。

密歇根州是美國阿拉伯和穆斯林人口比例最高的州份之一。在初選之前三周,當地就開始有人組織起在民主黨初選中投「不表態」以顯示對拜登以巴政策的不滿。其中,他們的組織得到了美國國會唯一一個巴勒斯坦裔議員塔利布(Rashida Tlaib)的支持,她的妹妹也是「不表態」活動的其中一個主要組織者。

在加沙戰爭爆發之後,拜登的親以立場早已讓他在阿拉伯裔選民和年輕選民之中的支持度遭遇重挫。一項10月底公布的民調顯示,相比起2020年,拜登在阿拉位裔美國人之中的支持度由59%大跌至17%。一項本年1月的密歇根州民調亦顯示,拜登在18至29歲選民之中的好感度只得15.6%。

密歇根州穆斯林選民為「不表態」運動爭取支持。(Reuters)

經過短短三周的動員之後,27日的初選結果顯示,拜登得票80%,輕易勝出選舉,但「不表態」的得票卻接近14%。這已經讓「不表態」分得了該州117名非自由投票黨代表中的至少5名。這當然不能夠改變民主黨初選結果,卻是一個重要警號。

密歇根州往往是民主、共和兩黨兵家必爭的戰場。2016年,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在這個有一千萬人口的州份只以1.1萬票之差輸給了特朗普。2020年,拜登在此則以約15萬票差距擊敗了特朗普。

雖然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2012年尋求連任時,其民主黨初選中的「不表態」比例也接近11%,但當時選擇此選項的投票人數只得兩萬左右,而這一次卻接近10萬,遠超「不表態」運動組織者原先希望得到1萬票的目標。

2月27日,密歇根「不表態」運動進行投票後集會。(Reuters)

同時,這一次針對拜登的「不表態」運動是有明顯政治議題的,如果到了大選之時,拜登也不能回應到他們的訴求,這些人很可能就不會投票,甚至將選票投給特朗普--根據自由派媒體Vox的採訪,有密歇根州的阿拉伯裔或穆斯林選民已表明願意在拜登和特朗普之間選擇特朗普,他們認為特朗普雖然曾採行禁止穆斯林入境等歧視措施,但至少沒有像拜登這樣坐視加沙「種族屠殺」不理。

同時,如果我們將「不表態」選民與投票給另外兩位寂寂無名候選人的選民相加,反對拜登的比例就已經接近兩成。在投票率往往頗低的無競爭初選中,這些選民的總數已經高達14萬,幾乎相等於拜登2020年在此州擊敗特朗普的得票差距。(按:密歇根州穆斯林選民達20萬以上,中東或北非裔的則有30萬。)

在特朗普支持度持續輕微領先拜登的背景之下,民主黨「不表態」選民的威脅絕對不容忽視,很可能會成為拜登11月大敗的根源。

在27日的密歇根初選之前一天,不知是否出於選舉操作的考慮,拜登本人就對加沙停火大表樂觀,稱希望在下周一就可以看到停火,又表示以色列已經同意在3月10日來臨的穆斯林齋戒月期間停火。但兩種說法,很快就被哈馬斯和以色列方面否定。

圖為2024年2月26日,拜登在紐約一間雪糕店吃着雪糕回應者問題。拜登曾多次表示自己喜歡吃雪糕。(Reuters)

拜登的支持者,每當遇上對其大選不利的訊號,往往會以「時間尚早」來推搪。他們的邏輯很簡單:到了最後,只要選票上的選擇是「拜登 vs 特朗普」,多數選民最終也會回到拜登這一邊,無論他們口頭上如何不滿拜登。

然而,說時遲,那時快,大選距今只餘八個月,加沙的流血每持續多一天,即使加沙真的能未來數月以不同方式實現較為持久的停火,拜登也需要時間去挽回10月7日以來失去的民心。

此刻,拜登對於以色列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的施壓依然只停留在漸進主義的層次,一時放風給媒體透露自己私下曾「爆粗」罵內塔尼亞胡,一時制裁西岸猶太定居者的暴力,一時恢復對西岸定居點不合國際法的官方立場,一時在聯合國安理會流傳有限度要求停火的決議草稿,全部皆是非常無力的施壓,遠遠不足脅迫以色列放棄其加沙血戰。

如果拜登堅持其漸進主義,不決定性地與內塔尼亞胡「公開割席」,到2025年就真的可能要在搬出白宮之際聽特朗普的那一句「你被炒了」(You’re fired)。

誠然,就算美國不再在聯合國支持以色列,不再將武器輸送給以色列,內塔尼亞胡也不一定會放棄加沙戰爭。但美國左翼選民需要看到的是拜登的行動,而不必然是此番行動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