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醫生與尹錫悅「硬碰硬」 醫療系統病重「得治!」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基本醫療領域醫生短缺問題 ,韓國政府宣布從2025學年開始擴招醫學院新生,結果遭醫療界強烈反對。近1萬名醫生發動罷工,至今已持續兩個星期。醫療界與政府的矛盾加劇,醫療系統瀕臨癱瘓,令韓國總統尹錫悅面臨執政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首爾延世大學附屬醫院的實習醫生張鎮宇(28歲)上星期和同學一同提交辭呈。過去幾天,他都留在家中追看醫生罷工新聞。在醫院每天高強度工作,如今突然不上班,張鎮宇直言很不習慣,但他認為這個時候應該和同學團結一致,為韓國醫療改革發聲。

2月初,韓國政府宣布從明年起擴招醫學院新生,從目前的3058人增至5058人,增幅約為65.4%。政府解釋,這是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消除醫生不足帶來的副作用。這突如其來的宣布,令張鎮宇等實習與住院醫生很不滿。上星期一(2月19日)開始,韓國實習與住院醫生發動集體行動,陸續提交辭呈並罷工。

圖為2024年3月3日,韓國首爾,一名參加大規模集會的醫生抗議政府增加招收醫科生,卻不改善現職醫生的待遇,以及對個別領域投入更多資源。(Reuters)

據韓國保健福祉部通報,韓國100家大型綜合醫院有約一萬名實習和住院醫生遞交辭呈,佔這百家醫院實習和住院醫生總和的約八成。他們的辭呈都沒有被受理。這群醫生計劃星期天(3月3日)舉行大規模抗議集會。

儘管政府以吊銷行醫執照和行政處分施壓,但截至星期四(29日)下午,只有565名實習醫生重返崗位,繼續罷工的還有8945名。醫生的集體行動,嚴重影響韓國各大醫院的運作,大量手術和門診治療被迫取消。

這已是2000年以來,韓國醫生因不滿政府醫改計劃展開的第四次大規模罷工。2000年,韓國政府推動「醫藥分家」改革,解決醫生以藥養醫,老百姓醫藥費過重的弊端,導致醫生大罷工。雖然醫藥分家改革最終按計劃進行,但政府也做出妥協,承諾減少醫學院招生人數10%,並禁止藥劑師任意配藥增加醫療費等。這也導致韓國全國醫學院錄取人數從2006年開始,連續18年每年被限制在3058人,低於此前的3507人。

2014年,朴槿惠政府試圖推動遠程醫療相關立法,但因醫生大規模罷工而擱置。

第三輪罷工則是在2020年疫情期間。韓國醫療系統當時一度因人手不足而崩潰,文在寅政府因此提出在10年內每年招收多400名醫學院新生。住院醫師與實習醫生隨即展開無限期罷工。考慮到當時疫情嚴重,文在寅政府只好作罷。

這一次,醫生們再次希望通過罷工讓政府收回決定,但總統尹錫悅態度強硬,無意讓步。他在2月20日的國務會議上說:「2022年7月首爾一家大型(峨山)醫院的護士在醫院工作時暈倒,因沒有醫生動手術而死亡。這一事件反映了韓國基礎醫療的嚴重狀況。」

圖為2024年3月3日,韓國首爾,一批參加大規模集會的醫生抗議政府增加招收醫科生,卻不改善現職醫生的待遇,以及對個別領域投入更多資源。(Reuters)

韓國政府急於擴招醫學院學生的最大原因是人口老齡化加劇。截至今年1月,韓國總人口約5175萬,65歲以上人口佔比約19.1%,到了2050年這個比率預計將飆升至超過40%。然而,目前的醫療生產力無法滿足人民急劇增長的醫療需求。

韓國保健福祉部估計,醫療薄弱領域的醫生缺口達5000人,在老齡化加劇情況下,10年後醫生缺口超過1萬人。只有每年多招收2000名醫學院學生,韓國才有望於2035年填補這個缺口,解決基本醫療領域人力短缺和鄉下地區醫療體系崩潰的問題。

韓國醫生老齡化的現象也令人擔憂。手術難度大的科室,醫生老齡化現象就越嚴重。以胸外科為例,目前在診的1161名65歲以下的胸外科專科醫生中,60.8%超過50歲,醫生斷代情況嚴重。

尹錫悅在國務會議上說,韓國醫療改革迫在眉睫,但歷屆政府都沒能提出解決方案。「醫學院每年招生名額從2006年以來一直都沒有變。過去30多年,雖然(政府)經歷了失敗和挫折,但現在已到了不能再失敗的地步。」

圖為2024年3月3日,韓國首爾,大批參加大規模集會的醫生抗議政府增加招收醫科生,卻不改善現職醫生的待遇,以及對個別領域投入更多資源。(Reuters)

醫生:待遇太差醫生跑光 基本醫療領域缺人

韓國醫生協會極力否認韓國醫生人數不足。至於特定的基本醫療領域醫生緊缺,受訪醫生認為,問題癥結在於工作條件惡劣,所以政府應該先解決醫生待遇的根本問題。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23年1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韓國每1000人僅有2.6名醫生,不及OECD的3.7人均值,在發達國家中排名墊底。

不過韓國醫生協會指出,韓國的每千人口醫生數其實與日本(2.6名)和美國(2.7名)相似,而且在住家與醫院距離、居民平均就診次數及住院天數等其他指標,韓國在OECD都名列前茅。

圖為2024年3月3日,韓國首爾,一名參加大規模集會的醫生抗議政府增加招收醫科生,卻不改善現職醫生的待遇,以及對個別領域投入更多資源。(Reuters)

不過,韓國因醫學領域人才分佈不均,所以部份科室確實人手不足,預約就診等候時間偏長。這個現象主要出現在基本醫療領域,即內科、外科、婦產科和小兒科。

已決定3月入伍的實習醫生張鎮宇告訴《聯合早報》,他的父親和爺爺都是醫生,也許是耳濡目染,或是醫者傳承,在他們的影響下,他堅定不移地選擇醫生這個職業。不過,當實習醫生真的太累了。

他說:「雖然法律規定醫生每週工作80小時,但我們實習醫生幾乎每天都得加班,我曾經一週工作110小時。這種現象不是醫生人數增加就能解決,而是因醫學領域人才分佈不均而形成的惡性循環造成。」

他透露,今年學校醫學院沒有人申請加入小兒科,即便有同學感興趣,最後還是擔心壓力太大而放棄。

張鎮宇說:「比起政府擴招醫學院學生,改善基本醫療領域的工作環境更為重要。政府迴避解決根本問題,卻草率地單方面出台擴招學生的方案,真的讓人難以理解。」

據了解,不同專業領域的實習及住院醫生加班情況有別。例如,胸部外科和神經外科等科室,實習和住院醫生須協助主治醫生準備手術房並在術後觀察病患,每週工作超過80小時是家常便飯。但在大型醫院裏,他們的平均工資只有約380萬至400萬韓圜。

圖為2024年3月3日,韓國首爾,一名參加大規模集會的醫生抗議政府增加招收醫科生,卻不改善現職醫生的待遇,以及對個別領域投入更多資源。(Reuters)

醫院過度依賴實習及住院醫生

醫生出身的SBS電視台醫學專線記者趙東燦日前在節目中分析道:「目前韓國有14萬名醫生,其中1萬名實習及住院醫生離開工作崗位,醫療界就幾乎陷入癱瘓,這能說明韓國醫療體系嚴重依賴實習及住院醫生的現實。」

據趙東燦介紹,美國和日本的大型醫院,實習及住院醫生只佔醫生團隊的約一成,但在首爾大學醫院,實習及住院醫生的佔比高達46%。

醫療人員因此痛批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大型醫院,為了追逐最大化的利潤,過度依賴相對廉價的實習及住院醫生,吝於聘用專科主治醫生。

圖為2024年3月3日,韓國首爾,一名參加大規模集會的醫生抗議政府增加招收醫科生,卻不改善現職醫生的待遇,以及對個別領域投入更多資源。(Reuters)

全民健保被批補貼太低 難給醫生加薪

韓國擁有享譽世界的高品質全民醫保,獲政府保險補貼的必需醫療費用相對低。但醫療人員控訴,政府在制定醫療費時不合理地壓低了人力成本,低廉醫療費實際是靠廉價的實習及住院醫師血汗工作換來的。

到韓國醫院看病時,獲醫保覆蓋的治療費用由政府和個人分擔,依治療而定,個人須自掏腰包支付的醫藥費可以低至20%。不在醫保覆蓋範圍內的治療,則由病人負擔全部費用。

政府醫保用於計算醫療費的方程式,被指嚴重低估人力成本,給予醫院的補貼過低。僅靠醫保為必需治療提供的補貼,醫院經營困難,因此許多醫生在熬完一年的實習期和四年住院培訓後,都選擇到自費治療較多、較能賺錢的專科去繼續培訓。

小兒科醫生李哲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韓國醫保制度規定只有治療行為才能收取費用,所以像小兒科,除了門診費,沒有其他可以賺錢的方法。如果政府將門診費提高五倍,醫學院學生或會考慮當兒科醫生。」

要求匿名的一名急診室醫生透露,韓國醫院急診室的心肺復甦術只收15萬韓圜,海外醫院則收取200萬至500萬韓圜。「急診室的醫療費至少要提高三倍以上才合理。」

原為胸部外科醫生的張財漢(57歲)正是考慮到現實的生計問題,多年前決定轉換跑道,自開診所成為靜脈曲張醫生。

他受訪時說:「政府擴招醫學院學生,不能保障這些人都會去急診室、胸部外科、神經外科等基本醫療科當醫生。增加醫生人數只會增加受歡迎的皮膚科或整容科等醫生間的競爭,無法緩解各地區醫療基礎設施之間的差距。與培養多2000名醫生相比,改善基本醫療領域的醫生待遇能更有效率地解決醫療系統的問題。」

首爾成均館大學醫學院的教授就敦促政府和韓國醫生協會各讓一步。醫學院的調查顯示,受訪教授雖然支持擴大招生,但只有4%支持政府建議的增招2000名新生,大多數人認為每年擴招350至500名新生比較恰當。

韓國開發研究院研究委員權正賢近日也發文提議,改以每年5%的增幅擴招醫學院學生。他認為,政府在擴招醫學院學生時,也應考慮這項政策對醫學院高考產生的影響以及理工科人才流失等問題。

圖為2024年2月4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在韓國首爾總統府接受韓國廣播公司(KBS)採訪時發表講話。(The Presidential Office/Handout via REUTERS)

民眾支持醫學院擴招 若成功尹錫悅將加分

韓國民眾對醫院掛號求診難,怨言諸多,因此非常支持醫學院擴招。他們難以理解實習和住院醫生們的怨氣,認為醫療人員只是自私地為保住自己的飯碗。

韓國多項民調的結果顯示,超過七成韓國人認為醫學院擴招利大於弊。全國保健醫療產業工會2023年12月發表的民調報告中,更有89.3%受訪者贊成醫學院擴招。

醫生罷工嚴重影響醫療服務,此前接受早報訪問的病患家屬都同聲譴責醫生罔顧病人性命。雖然實習和住院醫生控訴待遇惡劣,但他們在醫生群體中佔少數,而韓國醫生整體的收入水平遠遠高於普通勞動者,所以醫生的罷工行動難以贏得輿論支持。

OECD近期發布的《2023年健康狀況一覽》(Health at a Glance 2023)報告指,韓國醫生在2021年的年均總收入比韓國全體勞動者的平均收入高出2.1至6.8倍。這在公開資料的OECD主要國家中排名第一。

韓國保健福利部的數據也顯示,2020年韓國大型醫院醫生的平均年薪為19萬5463美元。人均國民總收入比韓國還高的荷蘭和德國,醫生的平均年薪也不如韓國。至於韓國私人醫院的醫生,平均年收入更是高達30萬3000美元。

圖為2024年3月3日,韓國首爾,大批參加大規模集會的醫生抗議政府增加招收醫科生,卻不改善現職醫生的待遇,以及對個別領域投入更多資源。(Reuters)

韓國《中央日報》日前發表社論稱,在韓國,醫生一直是受尊敬的職業,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特權階級。進入醫學院到最後取得醫師資格證,須經歷漫長和煎熬的過程。於是,在很多醫學生心裏,成為一名醫生等於拿到人生的「金飯碗」。

社論進一步引述一名匿名資深醫生說,在醫生看來,醫學院擴招既是干涉,也是侵害權益。政府面對這種群體,當初應該制定更精巧的戰略,當前的局面令人遺憾。

政府強勢應對醫生群體罷工潮,被普通民眾視為是對特權階級開刀,這讓尹錫悅的支持率飛升至三個月來的最高點。

根據蓋洛普2月26日公布的民調結果,尹錫悅的支持率已上升到41.9%,為2023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如果尹錫悅發揮「鐵面檢察官」的經驗,成功解決上幾屆政府未能完成的醫療改革難題,這相信會成為他的最大政績。不過,若此次醫療改革再次化為泡影,尹錫悅在剩餘總統任期或成為「跛腳鴨」。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