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國情咨文:「有活力」跑完第一公里 八個月競選卻是場馬拉松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3月7日,美國東岸時間晚上9時許,拜登對國會兩院發表其首屆任期的最後一次國情咨文演說。這場演說可說是拜登與特朗普長達八個月競選的開跑第一步,也是拜登在2024大選年中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發表常規全國演說的場合,其重要性當然不能低估。

不過,對於口誤連連、經常言談乏力的拜登而言,其「演出」成功的門檻非常低,只要展示到活力就好--這也是白宮幕僚長事前對媒體的預告。

最終,在68分鐘的演說期間,拜登可算是不負眾望。整篇演說基本上沒有任何失言,表達流暢,以美國國內外正面臨對自由和民主的威脅為述事的大框架(內:特朗普;外:普京入侵烏克蘭),先提到國會眾議院共和黨人不願通過的援烏法案,再牽引特朗普企圖推翻2020年選舉結果的國會暴亂,然而把自由概念延伸至墮胎選擇權的這個民主黨近年賴以勝選的核心議題上。

拜登身後的副總統賀錦麗和眾議院議長約翰遜的表情也值得留心。(Reuters)

通篇演說中,政績與政策議題環環緊接,從疫後復甦、創造就業、通脹回落到奧巴馬醫保、壓抑藥價、槍械管制,從重振美國製造業、大興基建、氣候減排到教育培訓、兒童脫貧、向富人加稅,無所不包。拜登更特別長篇大論地述說到國會中收緊邊境移民管制法案(按:與援烏撥款綑綁)的種種條文,指責「我的前任」(指特朗普)為了不給拜登一個政治勝利而阻止議員通過法案。

對於其年齡問題,拜登在演說後段先是「開玩笑」(「雖然我看到來不像,但我己經活了好一陣子了」),繼而再將其閱歷和美國的自由、民主價值扣連,高舉「誠實、得體、尊嚴和平等」的美國故事,不點名批評特朗普的「憎恨、憤怒、仇怨和報復」,最後把落點放到美國人的團結之上。

從政策的角度來看,由於眾議院不在民主黨手中,拜登難免空口說白話。唯一可見的行動則在於正引起民主黨黨內分裂的加沙戰爭之上,拜登宣布美軍將在加沙的地中海岸上興建臨時碼頭,可用以運輸大量人道救援物資--不過此等半調子行動似乎難以平息民主黨內進步派和穆斯林群體的不滿。(根據美媒報道,此行動有塞浦路斯、阿聯酋參與,碼頭興建需要一到兩個月。)

民主黨議員們為拜登喝采。左為麻省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Reuters)

雖然這次國情咨文演說明顯是拜登正式啟動大選工程的第一幕,不過拜登並沒有點名特朗普,沒有點名「MAGA派」,通篇13次以「我的前任」來批評特朗普,其中沒有明顯的人身攻擊,主要集中在政策立場之上。其中一次,拜登更特別指責特朗普對華「口上強硬」,卻沒有像拜登般聯結盟友、禁止先進美國科技輸出中國。這某程度上也呼應了拜登演說尾段的團結呼號。

由於去年國情咨文演說時拜登曾以即席「爆肚」方式博得共和黨人公開同意不會削減福利,並因而大獲好評,他這一次也在共和黨減稅政策以至邊境移民政策的議題上試圖即席回應共和黨人的台下噓聲或言論,不過似乎未能重演去年「爆肚」時的乾淨俐落。

整體而言,這場國情咨文演說確實給人「有活力」的印象,拜登演說期間雖然多次咳嗽,甚至一度被在場示威者高叫打斷,卻沒有被打亂節奏,有活力之餘卻沒有給人勉強之感。

演說過後,拜登留在現場大概半小時。圖為他與在席人士合照。(Reuters)

拜登自己也頗為得意,演說結束後在台下與出席人士交談拍照良久,直到眾議院的禮儀官員提醒拜登在場大多數人都要先等他先離場才能離開,而眾議院議員約翰遜(Mike Johnson)也等得不耐煩直接敲錘結束會議,拜登才肯作罷。

期間,有民主黨議員向拜登說「沒有人再會談起認知受損」,拜登則以「我有時候也希望自己認知受損」作回應;另一民主黨議員則稱希望拜登能將今天晚上的能量帶到佐治亞州(按:該州3月12日將進行初選),拜登則以「我有太多能量了」來回覆。

美國電視台的政治評論人大體上也同意「有活力」這一點。

在公眾眼中屬於民主黨「官媒」的MSNBC,有主持聲言他自己也不能在晚上10點帶來那麼多的能量(按:奇怪的是,這個人周一至周四都在晚上10時常規主持政論節目……);

在近年有意走回政治中線的CNN,有主持則稱人們原本對拜登的期待只是他不要在台上倒下,但拜登的表現客觀而言大幅超過預期;

而在共和黨「主場」霍士新聞台(Fox News),幾乎是特朗普半個智囊的漢尼提(Sean Hannity)亦指今晚美國人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拜登,與平日連兩句句子也串連不起來的拜登不同,明顯是一種「過度補償」,並暗示拜登可能是吃了藥。

這一次國情咨文演說,作為拜登的競選起步,確實是做得不過不失,甚至可以說是比人們預期更好。問題是,11月5日的大選距今還有八個月,這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一場短跑。大家都知道,在馬拉松的42.125公里之中,真正的比賽在30公里之後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