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當清明的理想遇上政治文化的深層次矛盾

撰文:齊鳴牟
出版:更新:

去年年底在國內大熱的電視劇《琅琊榜》,5月16日起在翡翠台晚上的黃金時間播出。《琅琊榜》改編自海宴的同名網絡小說,由山東影視攝製。據內地傳媒報道,去年在互聯網上的收看率達100億人次。年初曾到上環區相熟的影碟舖買該劇的影碟,順帶查問一下老闆銷售量。老闆咧嘴大笑說「好到不得了」!還認真地反問一句「究竟套劇有乜咁勁,咁好賣」?《琅琊榜》細膩的劇情為觀眾解開心底結,內容說到人們的心坎裏,全劇更指向一個久已遺忘的政治理想。

《琅琊榜》去年在互聯網上的收看率達100億人次。(官方圖片)

《琅琊榜》是一套「愛國」劇,不過它主張另一種的愛國論。劇中所展示的忠誠,沒有政治意識形態的包袱,超越了人治社會裏忠君愛國的框框。統治者充滿弱點、國家腐敗、人心不順。人民奮力保衛國家,包括去改善政治風氣和習性。

還記得1989年嗎?那年夏天,香港至少有100萬人上街遊行,去支持那個充滿着盼望、走向開放的中國。擠滿了人的英皇道和皇后大道東上沒有喧囂,在陽光下揮之不散的汗水味成為香港的集體回憶。那時候,那個美好、懷抱希望的中國久久留在香港人的心裏,「愛國」兩個字是一份濃烈而揮之不散的情緒,跟主權、政權、政黨和統治階層無關。當年駐足街頭的年輕人,就是現在我們所講的80後、90後的父母。時至今日,相信當年的理想仍然存活在人民心中,歷久不變。

1989年,大批學生在北京天安問廣場靜坐,表達對民主的訴求。(Getty Images)

思潮開放環境 人之所欲

時間無法回頭,但1980年代的朝氣,也同樣活在中國大陸的觀眾心裏。《琅琊榜》劇中人物就是放眼在那個思潮開放蓬勃、氣象更新的國度,並向着那份政治上的盼望奮力前行。這是《琅琊榜》在中國大陸的一個重要賣點。在這一點來看,中國大陸觀眾群的追求與香港人一直堅持的並無二致。

製作人在《琅琊榜》的片花中用了「當最深沉的籌謀遇上最清明的理想」這十五字,說明劇本創造了一個怎樣的虛擬世界。這是一個「謀士勤王」的故事,作者借用虛擬的中國歷史言志。劇本主人翁林殊出生在南北朝梁國的貴族家庭,他姑姑林樂瑤(宸妃)是梁王的愛妃,母親是梁王的胞妹晉陽公主,父親大將軍林燮是赤焰軍主帥,主角林殊為赤焰軍少帥。他自幼與梁王第七子蕭景琰肝膽相照,成莫逆之交。兩人皆仰慕梁王長子祈王蕭景禹的才德及治國理念,決意追隨,並以祈王在朝中開明清廉的作風為傲,好景不長。梁國在祈王的帶領下正要走向勵精圖治,但父親梁王生性猜疑、對受朝野上下一致好評的長子心生忌憚。

《琅琊榜》在中國大豐收,是因為它能夠把藏在觀眾心底難以說清的議題挖出來,用虛擬及無傷大雅的手法使廣大觀眾心神激盪,回味無窮。

梁王討厭兒子的直率,視好友賢臣勸諫為權力威脅。奸佞權臣看破梁王的心態,於是設下圈套陷害祈王,指控他串通赤焰軍及林殊一家謀逆叛變。結果,祈王被賜死,七萬赤焰軍及林氏一族被誅殺,連帶為他們喊冤的聲音都受牽累。

林殊背負着血海深仇。12年後,他成為江湖大幫派江左盟的宗主,並以江左盟宗主梅長蘇的身分,重返梁國首都金陵去為赤焰軍「平反」。全劇沒有用太多畫面去說明林殊的過去及其痛苦經歷,大部分是透過對白去表達。電視劇以江左盟宗主梅長蘇因樹大招風,化名混入金陵城的情節開場,劇情發展集中在走進金陵城內的梅長蘇如何利用謀士的身分去扭轉政局,輔助在朝中毫無地位的靖王蕭景琰為太子,並一步一步走向「復仇」之路。

西方追求民主的訴求由來已久。1789年法國議會代表簽署了《網球廳宣誓》,象徵着法國大革命的開始,亦向世界表明,政治權利屬於人民而非君主。(Getty Images)

全劇劇情表達了不同的角色人物,對匡扶國家走出腐敗的心聲。一眾人物對國家政制改革深情款款的盼望,令人聯想到「六四」前夕,1980年代末在大陸流行的紀錄片《河殤》。《河殤》沒有向當時的中國領導具體要求什麼,也未有對中國的政治改革提出什麼綱領。在2016年的今天,或許我們會質疑當時仍然青嫩的觀點,但當中渴望政治開放、改革的精神打動了一代人的心靈。這份期望國家更加進步、政治更加廉潔的心情,「砰嘭」一聲忽然重現在30年後今日中國大陸的電視商業作品中,讓內地老中青觀眾趨之若鶩。《琅琊榜》在中國大豐收,是因為它能夠把藏在觀眾心底難以說清的議題挖出來,用虛擬及無傷大雅的手法使廣大觀眾心神激盪,回味無窮。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