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馬城條約25載 英國離心早現 歐盟至今未穩

撰文:陳奕謙
出版:更新:

25年前的今天,歐洲共同體12個國家的代表齊集荷蘭,簽訂了《馬城條約》,為成員國建立政治和經濟與貨幣聯盟,確立了目標與步驟,是歐盟成立的基礎。
走了25年,歐洲人一條心的夢想曾經靠得那麼近,這幾年又再次飄遠。箇中隱憂,原來早在當年簽訂條約之時,已經湧現。

1992年2月,歐洲12國在荷蘭馬城簽訂條約,象徵歐盟成立。(歐盟委員會)

「大家都感受到親歐洲的氣份。」那是1992年的2月7日。荷蘭林堡省的省長博文斯(Theo Bovens)仍然記得當天馬城一片歡樂,「每條商店街都以一個國家為題……店員以商品和旗幟佈置商店街。」

那時候,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12國已經組成了歐洲經濟共同體,降低關稅,統一農業價格,甚至建立自由貿易區。但他們的歐洲夢仍然不止於此,希望在經濟、政治上等都更緊密合作。12國經歷磋商之後,終於在1992年的2月簽訂《馬城條約》,宣告翌年正式成立歐洲聯盟。

馬城條約

訂此條約,締約國建立成為歐洲聯盟,下稱「聯盟」。

此條約標誌了一個新階段,歐洲人建立更緊密的聯盟,人民盡可能共同作出決定。

聯盟應建基於歐洲各共同體,輔以此條約所建立的政策和合作形式。它會負責協調成員國之間和人民之間的關係,並反映出團結一致。

 

荷蘭的布魯克卸任外長後,亦到了歐盟工作。(Getty Images)

磋商之時,正值荷蘭輪任理事會主席國,自然由其牽頭,締約地點也選擇在林堡省的馬城。由於涉及外交和貿易政策,所以12個國家都派出了外長和財長,總共24人簽訂條約。這24位見證歐盟誕生的官員,不少人至今健在,但早已淡出政壇,例如當時角色吃重的荷蘭外長布魯克(Hans van den Broek)。也有些人已經與世長辭,例如德國外長根舍(Hans-Dietrich Genscher)。

不滿經濟安排 英國財相缺席

不得不提的是,每個國家都派了外長和財長,唯獨英國例外。當年在馬城簽上名字的,雖然有外相韓達德(Douglas Hurd),卻沒有財相拉蒙特(Norman Lamont)。事後孔明地說,當下英國要退出歐盟,原來也有跡可尋。

話說各國財長開會之時,拉蒙特已經對經濟和貨幣政策有不同意見,不想與11國綑綁。他提出英國要豁免部份條文,但意見不獲荷蘭財長全然接受,最後鬧得不歡而散。甚至到了達成《馬城條約》的時候,拉蒙特也不想自己的名字出現其上,於是改由次官麥浩德(Francis Maude)出席,代表英國簽署。

英國前財相拉蒙特支持脫歐,亦在磋商細節上給予了不少意見。(Getty Images)

一路走來 「原來唔得」?

歐洲聯盟建立之後,瑞典、芬蘭、奧地利等國家相繼加入,成員國已經由12變28,成為國際舞台上的主角。但過去幾年,希臘出現債務危機,歐盟國家人人自危,擔心出現骨牌效應,一度出現要「踼走」希臘的可能;到了去年,英國人甚至發起公投,主動決定要退出歐盟,經濟自主正是一大主因。不令人意外,在脫歐陣營之中,也找到拉蒙特的身影。

不只是英國人,其實德國、法國等,各地民眾都有離心,開始不相信歐盟會為國家帶來好處。住在馬城的Tine Raenarts今年54歲,見證過締約,也目睹了英國揚長而去,她說:「我一直對歐洲都有疑慮。」但才23歲的馬城人勒伊特(Fabien Ruiter)卻反而信心滿滿:「我看見美國所發生的事情,就慶幸歐洲夢仍然存在」

歐洲夢到底是好是壞,他們的市長斯特拉克(Annemarie Penn-te Strake)相信,端賴歐洲人現在如何做。「一點燭光仍在,我們應該重燃起來,確保25年前的歐洲夢會是個好夢,而非現在所憂心的惡夢。」省長博文斯認為歐盟當前的問題,是有成員國只顧自己,「我們不是要少點歐洲,而是要另一種歐洲。」

我們不是要少點歐洲,而是要另一種歐洲。
林堡省省長博文斯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