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地計劃|甯漢豪按「遊戲規則」進場北都收地 數星期內啟動程序

撰文:蔡偉南 柳英傑
出版:更新: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今日(4日)於下午4時半公佈本財年第四季度(1月至3月)賣地計劃。北部都會區6幅原址換地個案最終告吹,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雙方商討去到補地價最終階段,即代表雙方已經初步同意其他細節,即發展目標、發展年期等等。而討論最終告吹只可以說是雙方對地價要求有不同睇法,說是政府要求的地價高,同時亦可以說對方要求的地價低到不切實際,最終原址換地不成事,政府唯有按「遊戲規則」進場收地。

甯漢豪又指,未來數星期啟動程序收地,將會張貼通告,相隔3個月後地皮將會歸於政府。 她又指出,出資收地、前期費用等,政府一早已預計要收地。又指基本盤是政府要收地,情況不會令政府大亂陣腳。

平常心應對發展商不補地價情況

對於北部都會發展,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以平常心看待發展商不補地價個案,又重申政府主導北都發展,包括公屋發展、私人項目規劃。

政府原訂今年內進行北都收地程序

日前北都區有兩幅地皮的原址換地個案獲處理,甯漢豪表示,該兩幅地皮涉及1,000伙,商討補地價時間大約4個月,雖然希望有更長時間,但政府在古洞北及粉嶺北發展區已有發展時間表,原訂今年內進行收地程序。她又指出,在2023年底推出優化原址換地措施,相信申請人會把握時間。

本財年僅售3幅地皮涉72億 期內2幅住宅官地流標

資料顯示,本財年政府官地暫時僅售出3幅地皮,包括堅尼地城西寧街與域多利道交界項目、啟德第2A區2號地盤及3號地盤及大嶼山長沙東涌道項目,全部均為住宅地皮,合共總地價約72.73億元,遠低於本財年賣地收入目標850億元。本財年流標的住宅官地則包括荃灣油柑頭、東涌第106B區。

此外,市場近期關注北部都會區發展情況。發展局在2023年底宣布「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下」修訂安排,優化原址換地安排,除原有古洞北/粉嶺北,以及洪水橋/厦村的新發展區外,擴展至所有新發展區,即北部都會區,包括元朗南、新田科技城等,並由原來要求發展商擁有土地範圍內所有私人土地,放寬至擁有九成即可申請換全幅土地,其餘一成由政府介入收地再批予申請人。

北都6幅地皮到期未補價 政府短期內盡快收地

而古洞北及粉嶺北發展區原址換地申請已於2023年12月底屆滿,區內由發展商持有的6幅換地項目「死線」期限已過;發展局近日指出,地政總署早前已向申請人發出換地基本條款建議書,惟申請人未有在限期前接受,政府在短期內盡快收回相關土地。

北部都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