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貴婦」熱爆小紅書 非又一「媛」風 曬命背後藏豁達精神

撰文:那個NG
出版:更新:

當我們去羨慕一個資產幾億的順義貴婦時,那種羨慕是遙遠而無效的,因為大多數人原本就夠不着頂層生活,所以內心也不會有太大波瀾。但如果這個有錢人就在你的身邊,她是你的後排同學、你的親戚家表姐、你沒怎麼留意過的一個朋友,那你的心態恐怕就不會如此四平八穩了。或許無數個咬碎後槽牙的深夜,都在暗自後悔:怎麼別人就混得這麼好?就像網絡最近流行的那句話說的:自己的失敗固然可怕,可朋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而「小鎮貴婦」就是這樣的一個成功群體。

文:黃瓜汽水 編、圖:渣渣郡

有錢、有閒、有品位

如果要給小鎮貴婦一個最簡單的形容,那就是有錢、有閒、有品位。她們的「有錢」並不是指資產多麼雄厚,而是握在手裏的可支配資產比較充足。工資多少無所謂,反正「所賺即所得」。

從前我們把「錢多、事少、離家近」作為黃金工作分割線,但大部分迴流小鎮的年輕人早就想明白了,如果「錢多」無法達成,那只有「事少、離家近」也足夠吊打一大批普通人了。不用加班,不用擠地鐵,不用通勤,也不用動輒滴滴排隊200+,單位可能就在離你家不到2公里的地方。工資雖然不算高,但實打實都是攥在自己手裏的零花錢,拿到多少就花多少。

畢竟那些在北上廣深一漂就是十年的人,賺再多的錢,最後還是分毛沒攢下來,悉數捐給了房東;身體被消耗得只剩下一副看上去還活着的軀殼;至於家鄉,也變成了一個左右為難、無法再回歸的符號。

點擊放大瀏覽「小鎮貴婦」的典型貼文:

+3

有閒,是有錢的下一步條件。光有錢沒有用,還得有時間花錢。縣城和小城市的網紅咖啡店與bistro小店,美甲店和醫美中心,健身房和瑜伽館,拔地而起的商業綜合體——都是靠有錢有閒的年輕人支撐起來的,他們非常願意為了富裕出來的2小時空閒時光找點事做。建立在有錢有閒之上的,是小鎮貴婦可以與北上廣甚至巴黎紐約無縫銜接的品味審美。

這些活躍在小紅書上的小鎮貴婦,學歷普遍不低,甚至還有大部分人擁有留學經歷。她們也不是沒在一線城市嘗試過,大廠和外企什麼樣子也都見過一遍了。但驅使她們回流的,就是那兩個看上去平淡但力量巨大的字——安穩。她們有能力像你我一樣在大城市打拼,但她們選擇按下了退出鍵。於是她們帶着一流的審美和生活方式回到了縣城和小鎮,成為小城市裏審美金字塔上的一撥人。

在小紅書,有一句萬能的文案,就是「xx歲,在縣城躺平後住進理想的家,太安逸了」。在這句文案下面,你能看到全網當下最流行的裝修風格樣板。如果不看文案,你根本猜不到這些房子定位在中國哪個城市。日式詫寂風的客廳裏總能找到馬醉木,大理石地面倒映着小鎮安穩的夕陽餘暉,胡桃木地板和莫蘭迪奶油風的牆面,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一個不一樣的縣城側面。

這些從大城市齒輪中逃出生天的年輕人,在家鄉120平大房子裏找到了「劫後餘生」的興奮感:早知道當初就不走彎路了。有人回到了縣城的別墅裏,吃着家人親手做的熱騰騰的飯菜,這種踏實的滿足感,即便你點一頓從SKP送來的千元外賣也無法比擬。有人慢悠悠在小鎮開着一輛付完全款的車,感慨小鎮生活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早早下班在母校門口買杯奶茶,打開家門媽媽已經做好了晚飯。一切都像上學時一樣温馨,只不過現在更有錢了。當殘酷的對比擺在面前時,你才明白當時父母為什麼死命把你往體制內薅。

老家同學曬出圍爐煮茶的時候,你的加班時間都追不上網紅迭代的速度;小鎮朋友曬出自己穿着Lululemon瑜伽褲、上着普拉提私教課的時候,你的健身卡又過期了;貴婦發小曬出自己周末去長沙重慶成都旅遊的朋友圈九宮格,可你連宜賓駐京辦都來不及去吃一次,因為打車十幾公里,排隊兩個小時。這時你就會發現,有些事並不是只要有錢就能解決的,更重要的是有時間去花錢。而花錢能花出媲美一線城市的效果,對品味和審美也有過硬的要求。而小鎮貴婦是為數不多的能夠滿足三者的存在。所以她們呈現出的消費力,確實足夠吊打十個北漂普通人。

被拉長的青春期

至於以上這些訊息是否準確,每個人的境況各不相同,貴婦們想必也各執一詞。但有一點恐怕她們都不會否認,那就是「貴婦的青春期總是會更長一點」。選擇退出競賽的人,往往都是有資本退出競賽的人。在線上線下尋找可以和我們進行對話的「小鎮貴婦」的過程中,許多人都婉拒了我們的請求。

原因非常好理解:沒有人希望自己被過度關注,甚至是引發網暴。如果只是遙遠的描述,網友只會把小鎮貴婦當做一個網路現象;然而當一個具體的人出現了,一切負面的情緒就有了具體的方向。雖然困難,但一位在小紅書擁有4萬粉絲的女孩還是回覆了我。如果一定要給她歸類,她應該算得上一位小紅書家居賽道博主,翻開她的主頁,你能看到一幢豪華瑰麗的縣城別墅,粉絲們在評論區感慨:這是我的夢中情屋。

我們就叫她小鹿吧。小鹿的聲音温柔且舒適,像一股南方的水波鑽進我的耳朵裏。「我出生於浙江一個小縣城的1994年的春天,再過兩個月我就29歲了。」

小鹿擁有一雙企業家父母,原生家庭的資本非常紮實。16歲那年,小鹿被送到美國留學,一待就是8年。24歲小鹿畢業,回國之後,她感到了精神與環境上的水土不服。她嘗試做過珠寶設計,也在杭州的一家服裝公司體會過朝九晚五的日子。但這些都不適合她。迷茫了一年之後,服裝設計出身的她,創辦了一間自己的服裝工作室。人也選擇回到了當初長大的縣城。

至於這幢看起來宛若城堡的別墅,面積大約有400-500平,當時購買的價格是600多萬。正如網絡流傳的刻板印象所說,小鎮貴婦們的置業看起來都是有些「隨意」的。「這套房子是我2017年還在美國的時候買的,買房子的過程其實非常草率。我記得是一個晚上,我翻到了本地的一個房產公眾號,看見了房子的效果圖,感覺挺好看,我就發給了我媽,沒想到我媽下午就把那套房子買下來了。」

點擊放大瀏覽小鹿惹無數人羡慕的「貴婦之家」:

+11

小鹿告訴我,雖然家鄉是一座浙江的小縣城,但購買力相當可觀,買房子的人很多,但是能有這麼大院子的別墅很少,供需不太平衡。小鹿後來在別墅的花園裏,種下了檸檬樹,花園也是她對這幢別墅最滿意的地方。還有一個好處是,小鹿的妹妹也買了同一小區的別墅,姐妹兩人就這樣成為了鄰居。

從毛坯到童話城堡,花費了小鹿整整三年的時間。作為一個裝修小白,這其中當然也包含了不少冤枉錢。裝修設計師是小鹿父親的熟人,導致小鹿前期非常信任設計師,但後來事情慢慢不對了。想必你也能猜到,熟人辦事,渾水摸魚。小鹿在工地找不到設計師的人影,工地也沒有進展。金牛座的她開始犯倔:乾脆自己裝修。後期所有東西,從設計方案到挑選傢俱,都是她去和廠家去溝通的。於是最後就有了這幢「網紅別墅」。

小鹿是一個喜歡復古的女孩。買衣服喜歡買古着,連家裏的花瓶和傢俱也有不少中古的,建築風格喜歡的也是華麗的洛可可。「我最喜歡的年代,像美國1920年代,或者是巴洛克時期。」小鹿把自己的喜好融入了別墅的裝潢中,房子不僅是住的,更是用來給她圓夢的。餐廳是Art Deco風格的,硬裝是法式的,軟裝是中式的,撞在一起就成了「法式中國風」。小鹿告訴我,「我不希望我的房子落入俗套,不要求說在整個我們小縣城,哪怕就在我們小區,我想它一定是獨一無二的。」

而成為一名小紅書博主是一個偶然。畢竟在千萬個小鎮貴婦裏,只有少數人真的成了網紅。2019年,小鹿帶着一位學建築的朋友在建材市場跑裝修,朋友走在路上突然問她:「為什麼不把這個過程拍下來發到小紅書上?」小鹿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她的第一篇小紅書,收到了900多個讚。她有點驚訝,也確實很開心。「沒想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我,我發現家居美學也許就是我的賽道。現在的我不會拒絕任何新的東西,也不會拒絕離開我的舒適圈,去嘗試一些新的工作。」小鹿運營着自己的賬號,很幸運,這個平台承擔了她的愛好與副業兩種功能。

【延伸閱讀】美國前選美皇后「自家製」凡爾賽宮 富豪老公險破產幾乎保不住(點圖了解更多):

+28

從這幢收割了幾萬點讚的別墅說開去,我拋出了一個我最好奇的問題:為什麼會選擇回到縣城生活?在小鹿的評價裏,家鄉是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地方,「像是紐約和洛杉磯的結合,我們可以很閒,也可以很拼」。

小鹿的高中生活在紐約周邊的城市度過。一到春假的時候,一夥人就烏烏泱泱湧向紐約。人們都說着自己有多麼愛紐約,但小鹿確實愛不起來:「這就是一個鋼筋混凝土的城市,一群匆忙的人穿梭在水泥裏面,我真的不懂。但是當我第一次去洛杉磯,我就感覺這是屬於我的地方。」

在慢節奏的洛杉磯生活,小鹿的性子也越來越慢了。無論是馬里布海灘還是寬廣的公路,都讓小鹿多年之後一直回想着那裏的藍天陽光。於是她也做出了相似的遷徙路線:從杭州這個快節奏城市,回到了家鄉浙江縣城去。「洛杉磯太適合我了。我是一個不愛和人攀比,也不喜歡快節奏生活的人。大城市的設施肯定很好,很繁華,生活非常豐富,但對於我個人來說,那些都是很短暫的快樂。我更喜歡小縣城安靜祥和的日子,每天遛狗種花,提前過上老年生活,才符合我的性格。」

我讓小鹿形容了一下自己在縣城別墅的一天,她給我了一份近乎流水賬的vlog,但在大城市奔波的人應該都明白,這份包含了遛狗、曬太陽、吃早餐、健身、刷劇的日常,其實有多麼奢侈:「每天起來,我會把我男朋友叫醒,抱着我賴一會牀。然後他去給我做早飯,泡杯咖啡,我去遛狗,這兩隻狗是我在美國領養以後帶回來的。因為我為了結婚在減肥,所以起牀後我要做空腹有氧。然後我就開始巡視家裏,看看怎麼改造,再添置點什麼。有時候如果天氣好,我就帶狗狗去院子裏面曬曬太陽,看看自己的果樹。吃完午飯大概1點多,我會處理一下工作。處理完工作以後,又會回到我的院子裏,因為我最近種的番茄、芹菜,還有金桔都很好,我想每天看着他們。晚餐是我最喜歡的時候,我會和我男友把老友記再重温一遍。」

剛畢業的時候,小鹿也想照貓畫虎,和其他朋友一樣去大城市發展。每天早起擠地鐵,朝九晚五上班,晚上再回到自己租的小屋子裏。剛去杭州的時候,小鹿並不快樂,但她還是咬着牙逼自己融入,最後她發現這樣「漂」着的生活並不是她想要的,只會讓她更加惶恐、焦慮和不安。大城市總會在有意無意間向你展示出「競賽感」的一面,而這種腎上腺素狂飆的生存模式,這並不適合每一個人。尤其是你的退路向你敞開懷抱的時候,很難有人抵擋得住舒適温暖的家鄉。於是小鹿選擇回到縣城。即便是在美國留學8年,她也並沒有因此產生什麼身份上的顧慮。

諷刺的是,她第一次聽說「小鎮貴婦」這個詞,是因為抖音有營銷號為了解釋網絡用語,盜用了她的圖片,於是她跑去維權。說起「小鎮貴婦」,小鹿坦言,自己其實是最普通的一個。「說實話,我身邊比我條件好,生活更優越的,大把大把抓。」即便已經是生活優越的階層,也會在內部分化出鄙視鏈。「我焦慮過好多年,因為我是小縣城出來的,見識肯定沒有大城市孩子多。我剛去美國的時候只有16歲,身邊全是大城市的小孩,他們談論的東西我什麼都不知道,他們背的包我只認識牌子,但是一個都沒買過。那時候其實我是不知道滿足的,我只想的是,為什麼別人有的我沒有?然後就會去瘋狂消費,不知道要滿足自己什麼樣的心理。」

小鹿後來發現,購物的快樂只能滿足於當下短短的幾秒鐘,刷完卡可能就消失了。她也承認,自己目前能夠擁有的生活,包括從大城市內卷競賽退出的權利,都是父母給她託底支撐起來的後路。「其實我自己心裏一直很明白,我現在擁有的一切我都要感謝我的父母。」

作為企業家的子女,她崇拜父母的白手起家的毅力和能力,以至於她從小都沒見過不做生意的人:「我小時候因為家裏都是做生意的,所以我一直都以為,全世界的人的爸爸媽媽都是做生意的。」但父母早年離婚,也導致她一直對結婚這件事充滿抵觸,從小她都堅持認為,再好的婚姻最終不過都是一地雞毛。直到她遇到了比她小5歲的男友。

在洛杉磯上學的時候,小鹿被診斷為重度抑鬱症和焦慮症,一度嚴重到需要休學。但是男友出現的5年裏,小鹿的症狀一直在減輕,「那時候我跟他認識,我好像除了錢我什麼都沒有,但是他給了我錢以外的所有東西」。男友是一個情緒極其穩定的人,而小鹿的性格很不穩定,屬於高敏感人群,消極又自卑。小時候因為個子高、骨架大、肌肉發達,同學欺負她,喊她「肥豬」,甚至連初中同桌都對她說,以後跟你結婚的男人,要麼就是看上你家的錢,要麼就是神經病。

出國之後,因為抑鬱症藥物的激素原因,小鹿又開始瘋狂發胖,等到畢業後不得不回國的時候,小鹿覺得自己的天都要塌了:「我可能這輩子都被別人嘲笑,被別人看不起。」後來網戀遇到了現在的男朋友,小鹿心裏有些忐忑。她告訴對方,自己是一個很胖的女生,不是那種100來斤開玩笑的胖,是真的胖。「我說,如果你見到我不滿意的話,你能不能體面地跟我握個手,擁抱一下,再告別,不要直接走,那樣會很傷我自尊心。」但男友並沒有扭頭就走,他留下來了,一留就是5年。男友融化了小鹿所有的敏感。當我問起,目前是不是由女方主要負責家庭開銷時,小鹿很堅定地回答:「這不是一個敏感的問題,我知道不能只用金錢的付出來衡量一段感情。」

小鹿給我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她和男友上個月去泰國玩,雖然已經訂婚了,但內心還是有些惶恐:畢竟旅行是考驗情侶的最大門檻。但經過這次旅行後,小鹿更加確定了自己選對了人。「在以前的感情裏,我做錯一件事情,就會擔心對方責罵我;但這次沒有,他第一反應就是說安慰我,想辦法如何解決這件事情。他從來不會責怪我。」現在人們常說戀愛要看「情緒價值」,從前我還不太理解這個名詞,但在小鹿的故事裏,情緒價值變成了一種有實感的觸覺。

小鹿從沒想過,再踮起腳夠一夠所謂的貴婦天花板,她反而很佛系:「其實大家都是普通人,以前我會羨慕別人條件比我好,但是現在我挺滿足的。有很好的家庭,有一個愛我的男朋友,還有幾個不多但是又無話不談的朋友,這樣安穩的生活,在我心裏已經是天花板了。」回憶起更早的時候,還在美國的小鹿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感謝我的父母給我中國式的寵愛和美國式的自由。這本來是她想留在婚禮上說的話。

小鎮貴婦的煩惱

小鎮貴婦的出現,得益於網路拉通了所有人的訊息渠道。外面的人看到了裏面有多悠閒,而裏面的人也能攝取外面的訊息。大家彼此困在圍城裏。小鹿告訴我,小鎮貴婦擺在枱面上的生活,看起來確實光鮮亮麗,那是因為人類只會把吸引人的、美好的東西放在自媒體平台上,無非就是車、房、吃、穿着打扮。但只要是人就會有煩惱,而且她的煩惱卻無法輕易被他人理解。「之前我在美國得抑鬱症的時候,我嘗試過向外界求助,結果很多人都跟我說,你能出國,你家裏那麼有錢,你為什麼還要不開心?你太矯情了。」

同樣,選擇回到縣城,也不代表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小鹿要面對的是更龐大的口舌是非,這是在大城市根本不會出現的煩惱。「我生活在我成長的小縣城,這裏非常小,基本上做生意的大家都認識,所以我會強迫自己去樹立一個非常正面的形象,因為我不想讓我的父母受到任何形式的污衊。如果是我做的事情,他們議論我的時候,不會只議論我,而會說誰誰誰的女兒幹嘛了。」以及,小鹿還會有一絲「被落下的不安」:「有時候覺得和在大城市的朋友越來越遠,沒有共同話題,他們可能走在前列,對於資訊或者生活模式都很敏鋭。小縣城你也知道,安定穩定,但也代表着發展沒有那麼靠前。」

當我問小鹿,如果再選一次,會不會有另外一種可能時,小鹿笑着回答我:「如果是幾年前問我這個問題,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你,我會選擇另外一個生活。因為那時候我孑然一身,情緒也不穩定,我無法愛上這個世界。所以我當然可以沒有留戀地選擇另外一種生活。但現在我已經愛上這個世界了,我覺得我有留戀,我不捨得。」

在平行時空的故事裏,小鹿也可能是一個生活在洛杉磯的孤獨富婆,成為一個事業型女強人,不要男人只搞錢。但她自己心裏知道,這套看似完美正確的敘事並不適合她。有一次,心理醫生給小鹿安排了一個作業,讓她一個人在咖啡廳坐一下午。可是連這個作業也沒能完成。因為她的焦慮症讓她無法平靜地坐在那裏,「感覺好像所有人的眼光都在看着我,不友好地judge我,不喜歡我。所以大女主劇本也不是一定適合每一個人的,其實看着很爽,自己做的時候可能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成為所謂的「小鎮貴婦」——可能也是小鹿目前要面對的最大煩惱。在小紅書出名之後,一家家居媒體採訪了小鹿。當文章發布之後,小鹿開心地分享給她的妹妹。結果妹妹非常生氣地衝過來說:你別看評論區。結果妹妹越不讓她看,她越想看。看完發現,評論區裏的網友叫她「裝修媛」,說「一看就是乾爹給的這套房子吧」。

小鹿分享這段經歷時,跟我提到了一本叫做《瑪蒂爾達效應》的童書,講的就是女性獲得的成就,要麼被歸功於男性,要麼不被認可。小女孩瑪蒂爾達是個科學狂人,她的偶像是居里夫人、達芬奇和愛迪生,她夢想着有一天能在科學領域有所成就。在一次學校的科學競賽中,她出色的作品並沒有使她獲得冠軍,原因是評委們不相信——她身為一個女孩,能獨立製作出參賽作品。沮喪的瑪蒂爾達在與奶奶分享不幸時,驚訝地發現奶奶曾經是一位天體物理學家,並且發現了一顆行星,但功勞被她的老闆竊取,並即將獲得諾貝爾獎。瑪蒂爾達決定勇闖頒獎典禮,向世人揭示真相。

所以小鹿告訴我,她更喜歡在小紅書的氛圍。女性社區的大部分用戶是非常友好的。同樣的內容發在小紅書和發在抖音,評論區是完全不一樣的畫風。後來,男友勸解小鹿:不與夏蟲語冰,不與井蛙語海。現在她告訴我,即使這篇文章發布出來,她也不會再害怕評論區的惡意了。

縣城還是遠方

小鎮貴婦與北上廣漂的殘酷摺疊,說來說去,依然是「逃離大城市」還是「離開小縣城」的永恆母題。有人吐槽,現在貴婦的門檻好像變得很低,只要不是在大城市累得像生產隊的驢,似乎都能算得上貴婦生活了。但大多數人都忽略了一件事:一線城市正在祛魅,甚至連城市本身的吸引力都在降低。一大批在本地擁有強大家庭背景、雄厚物質資源與人際資源的年輕人,只不過出於本能選擇了一種最省力的方式生活。

母弱出商賈,父強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貧走他鄉。企業家子女和體制內二代,不管在外經歷多麼大的風浪,只要轉身回家,總能找到安穩落腳的地方。在我走訪的過程中,還有許多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小鎮少女」和「小城市貴婦」們。她們的人生連同精美的朋友圈一起,被親朋好友反覆觀摩端詳,逢年過節被當作正面教材宣傳。這樣的樣本,或許會出現在無數個家庭茶餘飯後的對話中。

貴婦A,85後,標準的「廠二代」。從大學畢業那天開始就沒有再上過一天班。她喜歡在家圍着孩子轉,甚至連二胎都是她主動要的。一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細節是,她從來沒有買過菜市場塑料袋稱斤賣的水果。因為她只吃山姆和麥德龍包裝好的水果禮盒。

貴婦B,90後,父母是體制內的小領導。從小成績不夠出色,勉強上了三本,湊合讀了一個好就業的專業,一畢業就在父母安排下跟父母做了體制內同事,並且快速在單位找到了對象結婚生子。她總能成為第一波打卡小城市各式網紅店的人,身上掛滿了當季最流行的小奢侈品,但更奢侈的是,她每個季度總能請到假去雲南三亞泰國待幾天。

有過體制內經歷的人,恐怕在單位都認識這樣一個人:每個月只有3000塊工資,但卻開着奔馳E級上班,拿來裝文件的大袋子是專櫃一萬塊售價的Goyard,自拍時不經意露出身後的背景,是一幢面積不小、有點年頭的別墅。這樣的人,大概率是一個體制內二代。他們全身都透露着一種飽滿的富足感,紅潤有光澤。這不僅僅是錢帶來的滋養,而是人在一種無競爭狀態下的安穩鬆弛。而自己在北京花了一萬多做醫美,卻還是遮不住臉上的疲憊和乾癟。

許多人選擇在外漂泊,很可能是因為根本沒有回去的退路。沒那麼幸運的普通人,只能繼續飄蕩着。世界是複雜的,但網路世界總是二元的。就像我們看到了大廠員工曬出了免費午飯,就悔恨自己沒有努努力去大城市闖蕩;看到小鎮貴婦曬出的悠閒日常,就悔恨自己沒有早點回家考公務員。哪邊的生活更愜意,自己就身子一軟,忍不住往哪邊倒。尤其是在大廠光環黯淡之後,偏安一隅的生活顯得更加誘人,北上廣又變成了「阿鼻地獄」。

那麼人的焦慮到底來源於什麼?說到底依然是價值排序的問題。你選擇了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在無數種可能性的糾纏之間,你目前腳下所走的路,就導向了未來你會擁有的生活。這可能是一個哲學思考題。正在北漂的小王告訴我,她熬夜最喜歡看的視頻,就是小鎮主婦收納打掃。看着她們在空曠的別墅裏,把洗衣凝珠和濃縮咖啡放置到一個個亞克力收納盒中,把果汁和汽水一盒盒碼在冰箱裏。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聲音,是她每天深夜的asmr助眠藥。這是一種遙不可及的生活。這種生活就像一種甜夢,把她送入了能維持6個小時的無憂無慮之中。但夢醒之後,人總歸不能改變自己的選擇。

(文章中「小鹿」為化名)

【本文獲「那個NG」授權轉載,微信公眾號:huxiu4y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