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影業「水深火熱」 王宗堯反問誰之過?

撰文:陳奉京
出版:更新:
(王宗堯圖片來源:facebook專頁)

俗稱「網絡23條」的《版權修訂條例草案》,爭議持續多時,多個電影業團體周二(19日)在多份報章刊登聯合聲明,促請立法會盡快通過條例,給予本地電影業生存空間。聲明指出,受網絡侵權嚴重影響,本港電影業正處於「水深火熱」中,年產量由300多部下跌至目前平均少於60部。聯署團體包括影業協會、電影商協會、戲院商會、電影製片家協會,以及電影製作發行協會。他們是否代表了電影業對於版權條例的意見?導演翁子光和影星王宗堯表達了他們的看法。

 

翁子光執導的電影《踏血尋梅》去年獲台灣金馬獎9項提名,第一次參與電影演出的演員白只,更憑此獲得最佳男配角。對於電影業的聯合聲明,翁子光表示,參與聲明聯署的團體只能代表電影圈的一小部分人,甚至只是一小部分保守的既得利益者,並不能代表整個電影圈;而其他屬於創作或製作部門工會的團體,如導演會、編劇會均沒有表示支持版權條例修訂。

翁子光又指,本港電影產業面對的主要問題不是侵權嚴重,而是看電影方式比以前多元化,他又拿大陸電影業作對比:「大陸一樣是有盜版和網上下載,情况不比香港好,票房卻節節上升。」他分析本港電影產量下降有兩大原因:一是「題材及內容漸漸遠離香港觀衆」,影響票房,另一原因是「香港精英大部分北上發展,剩下能拍的港片成本又太低。」對於版權條例修訂,他指「只會破壞民間創作氣氛,製造白色恐怖,造就政治打壓的機會和藉口。」

一向關注版權條例修訂的影星王宗堯,越洋接受記者訪問時也忍不住怒火:「香港電影確實處於水深火熱中,但導致今日局面的絕對是那群發表聲明的人。沒有新血加入這一行,就是因為有那些人想保住他們原本守舊的方式所帶來的利益,他們才是真正在荼毒香港電影的票房。」

 

他認為:「電影業要做的,不是發表聲明,或者通過『網絡23條』去打擊網絡二次創作,而是要專注於怎麼搞好本地電影的製作,吸引香港觀衆入場支持真正屬於香港的電影。新興的平台能讓我們有機會發表作品,承接這個行業繼續走下去,否則真的會變成夕陽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