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家長齊學講故事 旁白加道具令孩子更易投入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上周六,20位家長及小孩早已在聚在一所玩具公司的陳列室,他們不是為了看新玩具的發佈,而是為了參加Miss May May舉行的親子故事會。從事幼兒教育行業17年的Miss May May是「奇妙故事堂」的創辦人,深明透過故事除了能傳授知識,亦能啟發兒童創意,引導小孩主動學習。今天的親子故事會,除了共讀,還教家長說故事的技巧。
攝影:潘思穎

「Miss May May,開始講故事未呀?」活動還未開始,小孩們在四週玩玩具的同時,亦不斷催促她快點開始,當Miss May May開始就坐,打開書本,小孩和家長都自動自覺地找個位置坐下,大眼睛和小眼睛齊齊凝望着她手上的繪本。

Miss May May一人分飾四角,用不同的聲音演譯。

今天講的故事是《不不不,不是那樣!是這樣!》,內容講述小獾、小熊和狐狸玩樂時發生意外,三人都各執一詞爭吵。說故事途中,Miss May May搬出一塊小白板,把內容段落用簡單的圖案畫出,幫助小孩整理複雜的情節。故事說了一半,又讓小孩發揮想像力,創作最後的結局。

故事完結後,Miss May May讓小孩離開座位,到後方繼續玩玩具,而家長則繼續「上課」。Miss May May拿出另一本童書《都是你的錯!》作反面教材,《都》都是以爭吵為題材,但相同的情節多次重覆,小孩從中只會看到爭吵,而且最後故事不了了之。而《不》安排了一位中立的角色出場,幫助各人梳理爭執的源起,最後各人亦和好如初。相比之下,家長都認為《不》的內容能有效能緊扣生活哲理,較適合小孩閱讀。

Miss May May建議家長在說故事時,可以提出是非題、選擇題、開放式等問題,引發小孩思考。當小孩提出疑問,或說出感受,亦要即時作用回應,不應只執著於故事的進度。

說故事小貼士:

—有旁白、中立角色

—有結論

—情節不能太多重覆

—以道具或筆記幫助理解

 

《不不不,不是那樣!是這樣!》
圖文:卡特琳.莎樂爾
出版: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都是你的錯!》
文字:愛維林.柏西蘇.貝容
插圖:安東尼.吉羅貝
出版:大穎文化

從生活切入說歷史故事
除了生活題材,Miss May May在由香港中央圖書館及香港歷史博物館合辦的《親子歷史故事坊:尋找古羅馬生活之旅》活動中,示範如何把歷史故事與生活作結合,吸引小孩對沉悶又遙遠的歷史產生興趣。

(李欣愉攝)

除了豐富的圖片,她還特意用魚膠粉、麵粉等食材製作了一盆「麵包化石」,讓小孩嘗試當個考古學家,掘出埋在泥土下的麵包。「因為小孩愛發問,如果家長想說歷史故事,首先要有充足的準備。」參加歷史故事坊後,有小孩要求參觀「海上雄師—羅馬海軍與龐貝古城」一展,參觀時亦更投入。

因為教學經驗豐富,又願意花時間與家長溝通,以同行者的角色與父母相處,創立奇妙故事堂一年多以來,Miss May May與近二百位家長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除了舉辦故事會,她更會教家長說故事的技巧,讓父母在家中亦能享受親子共讀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