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之謎】海地巫毒與第一套喪屍片

撰文:劉健華
出版:更新:

《屍殺列車》將喪屍襲南韓拍得如此真實,我們不停假設若喪屍真的襲香港,搭地鐵是否可以逃過一劫,還是躲在家中更安全;究竟「喪屍」(Zombie)是否真實存在?還是像魑魅魍魉一樣是幻想中的妖物?

歷史上第一套喪屍片《White Zombie》,戲中出現的喪屍都是由屍體復活,卻非瘋狂咬人生物,只是被巫師操縱着的可憐人。(網上圖片)

根據《牛津英語字典》,「Zombie」一字主要解釋為「在某些非洲及加勒比海的宗教,據說利用巫術來復活的一具屍體」,其中加勒比海國家海地就是傳說中擁有利用巫毒來復活屍體的習俗。1915年,美國派兵佔領海地防止英德入侵,一佔便佔了19年,不少海地文化和宗教也傳入美國,包括「巫毒教」(Voodoo),當中能令屍體復活的巫術很快成為娛樂題材,歷史上第一套喪屍、1932年上映的黑白電影《White Zombie》,正是以海地為故事背景,男主角飾演的巫毒教巫師利用巫術復活了大量喪屍,讓喪屍們在工廠替他工作。

1929年,美國記者William Seabrook將他在海地的所見所聞寫成《The Magic Island》一書,書中描繪出海地巫師控制着幾個喪屍在日間步行。
1943年電影《I Walked with a Zombie》的故事背景同樣是海地,戲中的巫毒喪屍逐漸被塑造成恐怖形象。(網上圖片)
二次大戰前夕美國及全球正經歷經濟大蕭條,到處都是貧困、失業、饑荒、歧視,人們活着都像喪屍。(資料圖片)

《White Zombie》中的喪屍並非《屍殺列車》中只會追着人來咬的怪物,而是被巫師操縱作為奴隸般的存在;那些年,美國股災導致全球經濟大蕭條,失業、種族歧視問題嚴重,電影中的「喪屍」並非嗜血妖魔,而是活在恐慌和屈辱中的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