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9子案】煽惑罪成案例 社運圈料影響有限:總有人無畏無懼
撰文:莊恭南 吳倬安
出版:更新:
佔中九子案今日(9日)裁決,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朱耀明等九人全部都有控罪罪成。其中,今次亦有人被判罪成的「煽惑他人作出公眾妨擾」罪及「煽惑他人煽惑公眾妨擾」罪,一直備受爭議,外界有指是不恰當引用過時罪名,一旦成為案例,或對抗爭運動帶來衝擊。
民陣發言人岑子杰表示,煽惑公眾妨擾罪定義非常模糊、不清晰,海外一般已不會用該罪名起訴明顯是進行示威的人士,認為今次案件的檢控,有「欲加之罪」的情況,令人擔憂。
不過,他就表示,民陣從未天真地以為,在威權政體下,參加公民運動不需要付出代價,相信總有人會秉承「公民抗命、無畏無懼」的理念。
岑子杰指,不利用過時的煽惑公眾妨擾罪控告示威者,早已是國際上先進的做法,今次有人因該罪名遭檢控罪成,令人擔憂「欲加之罪」的狀況加劇。
早前民陣發起遊行,反對引渡港人回大陸受審的修例時,岑表示不排除進一步發起包圍立法會,以反對修例。岑被問及會否擔心案例對日後抗爭行動帶來衝擊時,他就表示,現時參與公民運動的成本越來越大,政府無所不用其極檢控異見人士,但大家都理解參與抗爭會付出高昂成本,「總有人會怕,但也總有人會秉持理念,無畏無懼」。
曾擔任民陣7.1遊行負責人的工黨副主席麥德正則表示,判決對社運圈暫時未見影響。他認為,今次檢控,政府希望構成案例的意圖明顯,形容煽惑的罪名是「以言論和思想入罪」,但抗爭者「冇得驚」,因就算沒有該案例,一旦出現足以撼動政權根基的抗爭行動,政府亦會想方設法以不同罪名起訴。
此外,亦有激進民主派的社運人士稱,參與運動的一般人,通常會根據現場警方部署,評估被捕風險,再決定是否採取進一步行動,而願意留下繼續參與的人,通常都有心理準備,因此案例對未來社運行動,實質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