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議員身兼關愛隊資源分配不公?麥美娟:受惠的是市民

撰文:潘耀昇
出版:更新:

新當選的區議員及委任議員,不少本身都是關愛隊隊長或成員,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被問到是否資源分配不公平,她說資源是提供予關愛隊,而不是給予隊員,受惠的是市民,「唔能夠話關愛隊係咪唔應該俾資源你做嘢,觀念一定要搞清楚」。對於大部分區議員身兼地區三會成員是否因為「揀無可揀」,麥美娟稱能令三會工作結合得更好。

區議會選舉最後一周,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接受《香港01》專訪。(資料圖片/ 林靄怡攝)

《香港01》早前統計,179名委任區議員名單當中,有49人屬2019年區議會選舉「敗部復活」,佔委任區議員總數大約27%。連同地方直選及地區委員會界別,新一屆區議會有4成議員屬「敗部復活」,部分委任區議員是空降。

委任議員部分屬空降 麥美娟:有啲喺社會階層跨區工作

麥美娟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被問到空降區議員不熟地區,為何仍然要委任,她解釋委任時考慮對方是否堅定愛國者、對地區聯繫性是否有關,加入區議會之後是否透過其背景、專業,令地區增值,「有啲可能喺社會階層上跨區工作」,每個區議員都要成立辦事處,「以往一條邨5個辦事處,以後市民求助沒無地域界限,日後可以搵當區委任議員、地區委員會議員,好多議員俾佢搵」。她又說,透過本周將公布的區議員履職監察機制,議員將須有定期會見市民計劃,收集民意和協助政府諮詢工作。

區議會選舉進入最後一周,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接受《香港01》專訪。(林靄怡攝)

議員身兼關愛隊資源分配不公?麥美娟:受惠的是市民

對於新當選的區議員及委任議員,不少本身都是關愛隊隊長或成員,會否造成資源分配不公平,麥美娟說不明白社會上為何有此誤解,解釋資源是提供予關愛隊,而不是給予隊員,受惠的是市民,「唔能夠話關愛隊係咪唔應該俾資源你做嘢,觀念一定要搞清楚」。

區議會選舉進入最後一周,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接受《香港01》專訪。(林靄怡攝)

大部分議員身兼三會成員 麥美娟:更好結合

被問到大部分區議員身兼地區三會成員是否因為「揀無可揀」,麥美娟稱市民是按其考慮選出區議員,重提自己由1994年開始做區議員,是該區分區委員會成員,因當時區議員一定是該區分區委員會成員,相信能令滅罪委員會及防火委員會更好結合。她稱,2000多名三會成員,只有部分是區議員,又指關愛隊有5000多人,當中少部分是區議員。

對於今次出來投票的大多是建制派支持者,擔不擔心得不到非建制市民支持,麥美娟稱最重要如何令到市民知區議會是甚麼,明白區議員工作,工作成果是否幫到市民,令市民更了解認識區議員,並在今次選舉過程建立了健康選舉文化。被問到下屆選舉宣傳會否同樣大規模,麥美娟稱不可以預視四年後做或不做,反問「如果話4年後點,之後8年,12年又點,其實係不設實際」,重申最重要區議會能提升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