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工程師學會倡北都、人工島同步 指有長遠經濟效益

撰文:文睿
出版:更新:

香港工程師學會今日(1日)舉行傳媒茶聚,就本月28日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分享建議。有意見認為港府財赤下不應同時發展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會長李志康則認為香港發展依賴土地供應,指過去推動大型項目時都會受到社會質疑,「睇唔到有咩『大白象』工程收唔到效果」。

副會長、前運房局局長陳帆補充說,基建發展雖有緩急先後,但絕不是「無一就唔可以有二」,又指基礎建設帶來的社會及經濟效益十分大。

本財年預計財政赤字已逾千億元,外界除關注港府如何開源節流外,亦尤其關注資源運用,及基建發展項目的先後次序,有意見認為港府應優先發展北部都會區,暫緩人工島填海計劃。

李志康則認為,香港未來的創科、工業、社會發展,須要有土地配合,而北部都會能盡快提供大量土地,人工島則是長遠發展項目,兩者性質不同。

他又認為,以往的大型項目在推行初期都會受到質疑,但「睇唔到有咩『大白象』工程收唔到效果」,承認政府要留意財政狀況,但仍支持政府繼續推進項目,「項目發展可以overlap(重疊)」。

強調基建發展推動成為宜居城市

陳帆補充指,香港長遠要發展,着政府眼光放遠點,工業發展、城市規劃、令人認為香港是宜居城市等都需要基建推動,「土地發展不可能一、二、三、四地走,要同步推進發展」,他又指基礎建設帶來的社會及經濟效益十分大。學會理事陸偉霖認為,兩個項目在施工上有分別,「人工島要填海,北都已有土地,相信可以互相配合」。

倡PPP、PSI方式引入商界資金

學會建議政府在推動大型基建項目時,仔細審視工程開支,保持公共財政健康,以應對香港財政儲備下降的情況,同時建議政府考慮採用公私型機構合作( PPP )和私型機構注資( PSI )。

另外,學會關注行業人才短缺問題,為留住本地人才及吸引海外專業人士,學會建議為僱用每名海外畢業生的公司提供約每個月1萬元的津貼,為期兩年,將工程公司參與香港工程師學會工程畢業生培訓計劃,而聘用工程畢業生作為見習生的政府補貼,提升至每月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