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中毒事件釀2死 疑粿條出事!3類食物高危 浸泡不當含劇毒

撰文:中天新聞網
出版:更新:

台北市寶林茶室爆發食物中毒事件,由於中毒個案都吃了炒粿條及河粉,有醫師懷疑是「米酵菌酸」毒素所致,除了米製品保存不當外,長時間在不良環境浸泡黑木耳也可能產生米酵菌酸。

嚴重食物中毒 黑木耳、椰子、粟米有關?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曾在2019年發布文章指出,中國大陸及印尼發生與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有關的嚴重食物中毒案例,吃下的食物包括黑木耳及一些發酵椰子或粟米,這些食物都可能在不當保存下或製作過程中受污染,提醒民眾如需過夜泡黑木耳,應徹底清潔使用器具,並放進雪櫃。

台北寶林茶室爆食物中毒7人送醫 2死2人進ICU 餐廳遭勒令停業

食物中毒常見4大物質(按圖👇👇👇)

+12

相關文章:食物安全|5至9月食物中毒高峰期!拆解4大元兇營養師5招防病毒

澳門市政署也曾發布衛教文章表示,米酵菌酸存在於變質的穀類發酵製品、木耳及澱粉製品中,民眾在良好衛生環境下短時間浸泡黑木耳,產生米酵菌酸的可能性低;不過若長時間放置在不當條件下浸泡,有可能讓致病菌大量繁殖。

相關文章:自助餐.食物中毒|學者警告Buffet別吃這些食物:形同細菌繁殖場👇👇👇

+13

攝氏26度就能產生米酵菌酸,即使高溫烹煮也無法去除,一般發病症狀最早出現胃部不適、噁心嘔吐、腹脹、腹痛等,嚴重會出現肝腫大、肝功能異常、昏迷甚至死亡。

延伸閱讀:

快訊/又增1死!寶林茶室中毒案66歲男裝葉克膜 今早11:35分不治過世

【本文獲「中天新聞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