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錦松一句話 會考10優生棄醫攻科研 32歲奪裘槎大獎

撰文:張善彤
出版:更新:

自小浸淫在中醫世界,2000年以10優成績成為會考狀元蔡宗衡,當時渴望成為中西合璧醫生。後負笈美國,卻選擇修讀化學及工程。究竟是甚麼原因,令10優狀元放棄當醫生的念頭,投身生物醫學工程行業?

32歲的蔡宗衡現為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的助理教授,早前更榮獲2016年度「裘槎前瞻科研大獎」。年紀輕輕就獲此殊榮,原來本地都可以出產年輕出色的科學家。然而,身處科研未普及的香港,他發現難以游說學生全職投身生物醫學工程。

蔡宗衡獲頒2016年度「裘槎前瞻科研大獎」。他棄醫讀科研,相信提高醫學技術,可「醫治」更多病人。(香港中文大學圖片)

還記得新高中學制未成立之前,每年的會考狀元接受訪問時,十之八九都表示想修讀醫科。2000年會考10優狀元蔡宗衡同樣不例外,當年表示想做一個中西合璧的醫生,「爺爺做中醫的,小時侯就非常欣賞固本培元的道理,但中藥不能集中醫病,所以如何可以做到中西合璧的醫生就好。」不過,現年32歲的蔡宗衡,最終並沒有當上醫生,而是選擇以生物醫學工程作為終身事業。

蔡宗衡年紀輕輕,32歲成為大學助理教授。(張善彤攝)

兩次機緣巧合   放棄讀醫念頭

中三的一段小插曲,令蔡宗衡改變當醫生的念頭。他憶述 :「記得當時化學老師問我,怎知道世界上真的有電子和原子,老師解釋科學家都只不過是用實驗方法推敲,再找證據証明。」自此之後,蔡就開始想去了解科學來源了。

又記得中六獲選傑出學生優秀選舉得獎者,訪問當時的財政司長梁錦松。問到如何在港發展知識型經濟,「財爺」表示要以創新為社會增加資本,不要只投放人才到某幾類大行業,而忽略其他一樣重要的專業領域。「如此一席話,令我想做樣稍與人不同的工作,一份創造知識,幫社會增值的工作。」

現時本港末期腎衰竭患者約有7000名,較10年前上升近90%。(Getty Images)

不一樣的角色 一樣的使命

「醫生一生只能醫治有限數目的病人,但生物醫學工程師就不同,若發明了有用的藥物、醫療設備,就可以幫醫生醫治更多病人。」蔡宗衡坦言,現在的工作與醫生相似,均是服務病人,但就比醫生有更多時間「醫治」病人。微創手術刀、掃描儀器等,原來都是生物醫學工程師的成功之作。

他笑言,假如手術室沒有醫療設備,醫生們擁有再多的知識,都會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直到現在,蔡宗衡仍然努力用工程技巧解決生物學、醫學、保健等問題。

研究納米載藥入腎臟

蔡宗衡當年所跟隨的教授大有來頭,原來是奧巴馬的科技工程顧問Chad Mirkin。教授是抗癌藥專家,多年來未有寫過一篇有關腎臟的著作,蔡是Mirkin教授30多年教學期間,第一位接觸腎臟範疇的團員。蔡利用了2年時間,發現如將直徑75納米的粒子以靜脈注射方式放入體內,粒子就自動進入腎臟細胞以偵測目標基因,原理就如將一架無人飛機放入體內,自動偵測敵人。

有研究發現,華南地區估計有10%人口患有慢性腎病。蔡宗衡表示,一般醫生相信慢性腎病因發炎引起,因此只會處方抗炎藥,並非針對性治療,而且不乏副作用。於是,他就想到如果可以研究用納米粒子盛載特定的腎藥,就可解決以上問題,「如能掌握何種形狀、大小、性質的納米粒子會囤積於腎臟,希望未來10至15年可以做到,用納米技術帶着藥物自動到達腎臟,現時仍是老鼠實驗居多,尚未到達臨床實驗的階段。」近年,蔡積極發展納米粒子輸送技術偵測慢性腎病,令他獲得2016年「裘槎前瞻科研大獎」,更是中文大學首位榮獲此殊榮的得主。

科研在香港未見太受落,蔡宗衡慨嘆因而流失了很多人才。(張善彤攝)

香港人才輩出 唯投身科研路障礙多

2013年,赴美12年的蔡宗衡回流本港,加盟香港中文大學,成為電子工程系的助理教授,及生物醫學工程課程的核心成員。「記得加入中大後第一份委派我的工作,就是於校內開放日,游說學生選讀生物醫學工程學系(BME)。原以為很容易,事後才發現比想像中難得多。」

他慨嘆,在美國,成績優異的學生才會讀工程系,當時身邊的同學都紛紛走到Google、Apple等大公司應徵,想不到在香港有如此大的反差,要重新宣傳工程學科。教育似乎好像已成一種服務,大家非常看重畢業後能給自己帶來甚麼。他記得曾有中學生帶同父母到BME學系的攤位,母親卻極力反對,「那位媽媽自言女兒成績很好,一定要讀醫科,不會選擇前景未明的工程學科。」

缺科研人才 倡家長「放手」

蔡宗衡認為香港缺乏科研人才,「大家偏向選擇某幾個大行業,而忽略了其他幾個重要的行業,流失不少人才,長遠對香港造成的傷害不淺。」他指出,如子女想向科研路發展,家長應多鼓勵子女,放手讓他們嘗試,而獎學金亦是另一個推動學生參與科研的動力。

另外,蔡希望港科院及創新科技局成立,可以有更多機會與不同派別的科學家多進行交流,認識對方背景、科研項目,共同研究出更多「香港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