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地震一周年】中大學生視察災區所見:重建緩慢

撰文:譚貴鴻
出版:更新:

尼泊爾7.8級大地震一周年,當時造成全國8,000多人死亡,大量建築物倒塌,一片頹垣敗瓦。事隔一年,有本地大學生前往當日災區,發現重建工作緩慢,不少居民依然生活在臨時搭建的破爛房屋之中,心中只有一個卑微願望:重建家園。

一年前地震發生後,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滿目瘡痍,香港中文大學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CCOUC)人員率領一群中大學生,前往加德滿都西北面廓爾喀(Gorkha)Finam地區的一條偏遠村落,視察當地的災後重建工作。

災後一年,Gorkha地區山上的村落重建進展依然緩慢,到處都是臨時搭建的破舊房屋,昔日綠草亦不復見。(CCOUC提供)

災後一年,Finam山頭的村落沒有重建好的住所,只有搭建的帆布帳幕,以及在破爛房屋上用大石塊壓實的鋅片。

山上村落臨時房屋以鋅片搭建,又熱又焗,居民易生疾病。(CCOUC提供)

踏入四月,山上的氣溫已達攝氏30多度,臨時房屋以鋅片建成,密不透風,居民生活環境又熱又焗,亦增加了疾病風險。CCOUC人員指,當地房屋搭建不穩,季候風來襲時,更試過將一整塊鋅片吹走,差點擊中村民。一年前的地震,同時破壞了部分溫泉及水井等水源,居民連清潔的飲用水都沒有,亦失去灌溉及餵飼牲畜的水源。

CCOUC人員引述當地居民指,政府的重建承諾並無兌現,居民只能自己面對困境;亦有居民指,已經與親戚住在臨時搭建的房屋一段時間,目前只有一個卑微的願望,就是重建屬於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