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抗藥惡菌感染趨嚴重 患者數目5年升6倍

撰文:張善彤
出版:更新:

本港濫用抗生素問題浮現,感染抗藥惡菌個案趨增。醫院管理局今日(28日)公布「多重耐藥性細菌」最新數據,反映多種抗生素已不能治療某些細菌。感染學專家分析指,碳青霉烯酶耐藥腸桿菌科細菌(CPE)確診個案持續上升,2015年感染人數達134宗,較5年前高出6倍。CPE與大腸桿菌感染途徑類似,例如進食未煮熟或受污染食物、觸摸生肉後無洗手、直接或接觸帶菌者的分泌物等。醫生呼籲市民做好個人衞生,食物應煮熟才進食。

香港人近年已養成洗手習慣。(Getty Images)
曾艾壯指出,自有記錄以來,只有1至2個CPE患耆出現入血情況。(張善彤攝)

抗藥惡菌 5年增6倍

2015年感染大腸桿菌及克雷伯氏肺炎菌的患者逾11萬人,當中有134人確診CPE,個案較過去5年增加6倍,由2011年的19宗,增至2015年的134宗。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曾艾壯指出,3成的CPE患者確診前的半年有外遊記錄,當中一半曾到訪內地或東南亞地區。而八成半的CPE患者均由篩查方式確定為帶菌者。他指,因帶菌者沒有病發,故醫生不會處方抗生素,只會將其隔離防止交叉感染,直至體抗力回升或康復出院。

曾艾壯解釋,可對抗CPE的抗生素已不多,嚴重患者會出現細菌入血,引致敗血病,最嚴重會死亡。常用對抗CPE的抗生素有黏菌素(Colistin)。部分病人或對黏菌素治療無效,則會考慮使用較新的藥物阿米卡星(Amikacin)和老虎黴素(Tigecycline)。


現時醫管局規定病人入院前6個月如曾到外地的病人,需進行相關化驗,做好篩查,追蹤帶菌者。曾艾壯表示將加強篩查措施,篩查期由6個月,改為12個月。措施將於今年7月開始實行,期望可盡早尋找到帶菌者,以進行隔離,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