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畫與拼畫 尋回香港被遺忘的集體回憶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穿城過巷,一屋一街一巷都帶着香港獨有的本土味,孕育本土文化的地方往往藏在城市的罅隙中。不過,隨着發展的巨輪碾過,香港已有多處承載集體回憶的建築物消逝。有建築師決意要喚起港人的集體回憶,以印畫方式重現昔日印記,將畫作放大就能發現建築師的隱藏訊息:究竟貌似如常的香港,是否如外表般一切正常?
亦有曾於保衛皇后碼頭吶喊過、爭取過的女大學生,十年過去成為建築師,決定用藝術拼畫的方式,讓時間停留在2007年,讓回憶不會因此消逝。

驟眼看3幅印畫也是刻畫出具本土特色的地方如排檔、霓虹燈等,但細看就會發現當中的「不尋常」。(梁鵬威攝)

港式排檔、鬧市霓虹燈和已拆卸的皇后碼頭,驟眼看,三幅印畫只是想簡單表達出香港別具特色的本土文化,不過,當我們定眼凝視時,就會發現印畫由一粒粒細字或圖案組成。鬧市中的霓虹燈,竟藏著「回归」的簡體字、排檔是連鎖快餐店招牌的化身、皇后像碼頭更隱含皇后像戴著紅衛兵帽的模樣。

陳君宇希望作品可以令大眾反思,當聚焦在細微處時,就會發現今日的香港並非眾人所熟悉的香港。(梁鵬威攝)

從細節裡找魔鬼

「香港表面上看下去好像一樣,但本身的底質已經不同。」創作這些印畫「非自然淘汰」的陳君宇如是道。觸發他與拍檔黎樂生創作這些印畫的契機,是有感於香港在衣食住行上,已不斷被外來事物蠶食和同化,「一些集團式經營的連鎖餐飲,已失去香港的飲食文化,表面上它仍然是個排檔,但內裡已經不同了。」陳君宇續指,香港霓虹燈的技術漸已失傳,旺區的牌匾亦轉為藥房,「好像只是為迎合某些人,沒想過香港的民生需要什麼。」

這是非自然的淘汰,如果我們不深入去看,是不會察覺得到。
陳君宇
建築師陳君宇與拍檔黎樂生將作品命題為「非自然淘汰」,是想帶出質疑,究竟這些貌似自然發生的發展,是否必然?(梁鵬威攝)

轉變後的香港是好是壞,陳君宇卻選擇將答案留白,「這是否仍然是我們熟悉的香港呢?」他以皇后碼頭做例,表示回歸後具殖民地色彩的建築物愈來愈少,反問發展是否就代表要將舊事物一併刪除,「香港在做新建設的時候,沒有必要去拿走原本的事物,失去了的文化是無法補救。」

如果個個都不理,這些事物就會繼續消失,希望提醒大家,不要等失去後才可惜,要盡我們的能力去支持這些碩果僅存的本土文化。
建築師黎樂生
建築師黎樂生認為連鎖餐飲滿佈各區,令大眾「好像有選擇權其實是沒有」。(梁鵬威攝)

新技術拼貼舊香港 

他們用日本的孔版油印(Risograph)技術創作,可印刷出金屬、螢光等顏色,做出懷舊效果,而全港暫得一個地方可做到相關技術,陳君宇希望能更立體地重現香港孕育的本土文化,讓大眾反思即使表面上許多事物已經變質,但不要放棄支持流逝中的本土文化,「香港這十幾二十年間,很多有特色的建築物都在拆,再繼續拆的話,屬於香港人的歷史好像『洗甩晒』。」

建築師潘緻美用卡通貼紙拼貼出昔日皇后碼頭的圖畫,費時近4個月才能完成。(黃靜薇攝)

香港近年彷如被發展的巨輪反覆輾過,一件又一件歷史建築倒下,而政府為配合中環填海計劃工程,先後拆去中環天星碼頭、皇后碼頭,觸發保育思潮。2007年仍是大學生的潘緻美,當年亦有份參與討論會,表達支持保留碼頭的聲音,「很可惜,一個在香港人心目中如此重要的建築物,最後也不敵發展要被拆。」

潘緻美認為公共空間能夠製造集體回憶,是社區的連結,「如果沒有人的話,所有建築物都是死的,沒有了它本來應該的生命力。」(黃靜薇攝)

盼再喚起港人關注歷史建築

近十年過去,潘緻美亦由學生妹變成建築師,但對保育失敗始終耿耿於懷,「自從保育皇后碼頭開始,開始有更多人關注香港的集體回憶。」於是,她利用卡通貼紙,拼貼出一幅皇后碼頭的圖畫,希望可藉著作品,讓大眾回到最初原點,「家長肯定對皇后碼頭很深感受,希望他們看完後會告訴下一代,未來若遇到覺得需守護的建築物,一定要站出來爭取,不要盲目接受不公平的變遷。」

另外,她亦拼貼出一幅尖沙咀鐘樓的圖畫,當年雖面對海濱發展,但仍得以保留,希望能帶出反思:香港在保育建築物上,去和留之間,應該如何取捨。

陳君宇、黎樂生以及潘緻美的作品,都會在建築師學會「築.自室貳之家−城 ÷」的展覽當中,市民如有興趣,可按下述資訊到場參觀:

展覽日期:9月10日至10月7日

地點:鰂魚涌太古坊康和大廈1樓ArtisTree

費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