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3宗電騙失170萬 中大女生破財104萬

撰文:蔡靜心
出版:更新:
18歲女生懷疑受騙,其後於中大校園報案。(資料圖片)

一日內發生3宗「90後」少女墮入電騙陷阱,包括一名18歲姓張(譯音)的中大女生,她損失104萬人民幣。而3案合共損失逾170萬人民幣。該名中大女生早前接獲一名陌生男子來電,對方自稱為內地執法人員,表示她涉及一宗刑事案,要求她提供個人銀行賬戶及個人資料,女事主其後發現自已銀行賬戶密碼被更改,104萬元人民幣存款被提走,懷疑受騙,於昨晚報案。案件交沙田警區刑事調查隊跟進,暫時無人被捕。

22歲女誤信「速遞公司職員」 損失6萬人民幣

第2宗受害少女22歲姓胡(譯音),她咋晚前住將軍澳警署報案指,早前一名男子來電自稱為速遞公司職員,表示她的一個包裹被扣查。該名男子要求她聯絡內地執法機關。女事主依據一自稱為內地執法機關職員的男子指示,開啟一個內地銀行戶口,先後兩次把約6萬元人民幣存入指定戶口。 其後女事主發現該筆匯款被提取,懷疑受騙。至今曰再有一名23歲少女前往將軍澳警署報案,她稱早前接獲一名自稱政府部門人員來電,指她牽涉刑事案,電話並接駁至另一男子,該男子自稱是內地執法機關人員,亦指她犯法,著其先後兩次轉賬共11萬元人民幣至內地一個指定戶口,其後款項悉數被提走。

警方表示,高度關注電話騙案,而內地執法人員絕不會透過電話,或於網上要求市民交出個人帳戶的網上理財或提款機密碼,或交出款項以證清白,亦不會在網上發布通緝令,提醒市民:

如遇到有人自稱執法部門人員或其他機構職員,以不同理由指示市民交出個人資料及財產,應該主動查證及再三向相關機構核實來電者的身份;
切勿將金錢存入陌生人的帳戶或放在公眾地方;
切勿交出銀行帳戶號碼以及網上理財密碼;
切勿把個人資料、銀行帳戶號碼及網上理財密碼輸入到不知名網站;
切勿向來電者透露子女、親戚或朋友的名字;
請將上述防騙信息提醒身邊較少留意本地時事新聞的長者及來自外地的親友或交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