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財爺結構性估錯數 影響深遠

撰文:阮穎嫻
出版:更新:
估錯數不是問題,財爺的問題是系統性地估錯數。如果估數的方法正確,誤差應該有時正數,有時負數,亦即有時估多,有時估少才正常。但財爺永遠低估財政盈餘,就是估數的方法出了「結構性」問題。
阮穎嫻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資料圖片)

新一年財政預算案公佈在即,有會計師推算,受益於印花稅的增長,本財政年度政府將錄得955億盈餘,遠多於港府此前預計的368億。

盈餘超預期 財爺「結構性」低估

財政盈餘「又」大幅超出預期是意料中事。在這裡說句公道話:經濟分析和預期從來很難準確,要一個經濟師交出經濟增長預期的實際數字非常困難,這些預測多是邊估邊修改。政府財政收入依賴經濟數據,經濟好時會多收利得稅和印花稅,賣地收入又說不準,所以有誤差屬正常。不過,誤差要控制在某個百分比之內,差得太遠就不好了。

估錯數不是問題,財爺的問題是系統性地估錯數。如果估數的方法正確,誤差應該有時正數,有時負數,亦即有時估多,有時估少才正常。但財爺永遠低估財政盈餘,就是估數的方法出了「結構性」問題。

過份保守 反失公信力

本地官員向來保守,凡事「悲觀啲好」,但系統性地估錯數對長遠公共財政計劃有深遠影響。持續估錯數,令政府失去公信力,以後所有聲稱「爆煲」、「十年內結構性財赤」的論述都不會再有人相信。

公共政策的長遠策劃十分依賴估數正確。假設社會已有共識希望增加褔利,要增加褔利政府負擔一定重,所以政府須估算未來幾十年加開一項長遠褔利的總開支,然後看看手上的儲備和未來的收入,是否可以支撐過去,以及如何使用目前的儲備作有回報的投資,令政府的財政能承載更多的開支。如果不夠錢,政府可以考慮加開稅項或將計劃縮小;如果政府錢太多,就應該立刻推行褔利並減稅及還富於民。政府的估算經常錯誤,令以上計劃無法實行,因為誤差太大,我們根本就不知道究竟夠錢還是不夠錢,甚麼也做不到,只能年年一次性地派糖,沒有長遠措施。

估算錯誤致年年派糖 長遠政策無法實行

系統性估錯數的另一個問題,是年年盈餘超出預期,無處可洗,於是年年派糖。派慣了大眾都有派糖預期,出雙糧、免租、退稅,今年忽然無得派,肯定天怒人怨。而且派糖是逆周期的,糖是經濟好時才有得派,但人最需要糖之時卻是經濟谷底,那時政府也財赤,財爺也要勒緊褲頭。

因此,估錯數的效果是削弱政府公信力,財政系統性推算錯誤使長遠政策無法實行,也為市民製造了錯誤預期。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