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著意經濟衰退 不如優化「量入為出」原則

撰文:關焯照
出版:更新:
作為經濟學者,不會太過著意經濟周期上落,反而…政府財金官員在公共財政上,必須將一向奉為金科玉律的「量入為出」原則,優化至質量兼備的層次,否則,香港的人口老化問題將會為未來公共財政埋下一個計時炸彈。
關焯照
(陳焯煇攝)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2016至17財政年度的預算案發出預警,指今年經濟增長將只會有1%至2%,他更預測,假若外圍經濟和環球資產市場繼續大幅波動,香港會隨時墮入經濟衰退深淵。

經濟增長放緩 減稅增開支效用有限

筆者記得,在上年十二月初與曾俊華見面時提出,香港經濟在2016年會出現危機,原因是強美元驅使香港內部價格,包括股價、樓價等均出現調整。由於香港經濟增長動力,於過去兩年主要是來自內部需求,所以,當資產價格出現明顯調整,市民的消費支出便會減弱,最終拖累香港的經濟表現。

曾俊華預期香港今年的經濟狀況比去年差。(資料圖片)

今年曾俊華因應香港經濟轉差而派出388億元的糖,然而,香港是一個外放型經濟體,擴張性財政政策,例如增加開支和減稅也未必可以完全扭轉現時的經濟困局,因為香港的食品、貨品及原料主要是從外圍輸入,財政政策能夠發揮的「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 是有限的。這亦正好解釋,為何在過去幾次香港出現金融風暴時,即使港府已推出增加公共開支和減稅措施,但總不能避過經濟衰退一劫。

 

應對未來 必須提升政府理財質素

筆者作為經濟學者,不會太過著意經濟周期上落,反而對政府處理公共開支的質素,以及人口結構改變為香港造成的負面影響更加關心。筆者認為政府財金官員在公共財政上,必須將一向奉為金科玉律的「量入為出」原則,優化至質量兼備的層次,否則,香港的人口老化問題將會為未來公共財政埋下一個計時炸彈。

大家還記得財政司司長在幾年前曾派六千元現金給予成年的香港公民。如果從支出的質量來看,這絕對是災難之作,因為其成本效益是不顯著的。反而,部分市民會質疑財政司司長的財政紀律,這對政府的威信造成負面影響。但有讀者會問:何謂有質素的公共開支呢?筆者認為,幾個主要的經常開支,包括醫療、教育、社會保障及基建等,均能改善社會的長遠利益,所以適當地增加這幾項支出是值得市民支持。

制定政策者也必須考慮公共支出的效力(或效率),才可以令政府更能達至公共財政可持續性(fiscal sustainability)。當這方面發揮作用,政府才會有足夠的公共財政空間(fiscal space),靈活解決一些週期性或短暫性的經濟問題。

經濟好景增支出 沒有好結果

最後,筆者要指出一個制定預算案常犯的錯誤。通常在經濟好景時,政府會順應民意增加支出,這種「順週期行為」(pro-cyclical behavior)只是為了取悅市民的動作,不會有好結果,因為一旦經濟急速下滑,政府便會發現欠缺「子彈」來救經濟,甚至早已債台高築。因此,當好景來臨時,反而要盡量減少無謂的公共支出。當逆境來臨時,便會有較大的空間,採取逆週期措施來振興經濟。這才是筆者從經濟學所學的逆週期措施!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