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大嶼山南現「倒泥」潮 規劃署認條例有漏洞

撰文:林若勤
出版:更新:

經過多場官方的「大嶼山發展策略」焦點小組會議後,多個民間組織亦在4月9日舉辦了「大 嶼山可持續發展民間論壇」,發展局及規劃署亦有官員接受邀請出席。會上多名環保人士表示,大嶼山南並沒有《發展審批地區圖》(DPA),如果私人土地發生「先破壞、後發展」的倒泥活動,規劃署無權執法。規劃署助理署長張綺薇承認存在漏洞,可以做得更好,但不認為修例就可以解決問題。

大嶼山發展計劃強調「北發展、南保育」,南面主要興建生態旅遊配套設施,但環團質疑城規條例未能保障大嶼山南的私人土地被破壞。(政府諮詢文件截圖)

大嶼山發展計劃強調「北發展、南保育」,但創建香港行政總裁司馬文擔心大嶼山北的發展工程,會同時增加大嶼山南生態受破壞的風險。他指出近年經常出現「先破壞、後發展」的倒泥事件,而大嶼山南並沒有《發展審批地區圖》(DPA),擔心私人土地受破壞時政府無權阻止。他又舉例指規劃署計劃將東涌河改成河岸公園,但東涌河附近大部份土地為私人土地,當人流增加時業主只會顧及經濟利益,質疑政府如何保育生態。

黎卓豪指現時很多計劃只在構思階段,會考慮公眾的意見進行可行性研究。(林若勤攝)

規劃署助理署長張綺薇承認條例上有漏洞,認同規劃署可以做得更好。她表示現時約有60至70個地區有《分區計劃大綱圖》,而沒有《發展審批地區圖》(DPA),現時以原有的法例處理,如果修例會牽涉背後很多問題,要有周詳的考慮。她又指「有很多方法可以杜絕堆泥,並非只能靠城規條例。例如從源頭著手,如果這些建築廢料不再是廢料,而是有價值可回收的話,就可以解決問題。」

張綺薇的說話引起台下聽眾嘩然,島嶼活力行動主席Merrin Pearse稱希望官員會聆聽市民的意見,不要只說問題太困難所以不能處理,而是能考慮更多方法處理。

「大嶼山可持續發展民間論壇」由創建香港、港大學生會生命科學學會、島嶼活力行動以及東涌社區陣線聯合舉辦,司馬文指這是首個有官員、環保團體及市民同場的諮詢會,期望往後會有更多的公眾諮詢。多名環保人士要求延長諮詢期,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黎卓豪指,發展計劃現時只在構思當中,還需要進行可行性研究,單一發展項目可能會再舉行一至三輪諮詢,會聆聽市民的聲音。

近年私人土地倒泥活動頻密,環保團體認為城規條例存在漏洞。(資料圖片)

大嶼山發展計劃強調保育和可持續發展,但被環團質疑無論官方諮詢或是民間論壇,環保署及環境局都沒有派員出席。黎卓豪說:「政府有很多發展項目,不需要政府每個部門都出席,收集到意見後會與政府部門一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