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毒男】單車漫遊香港地 正過玩手機

撰文:林綺琪
出版:更新:

曾經,米奇是個終日宅在家的毒男,平日只是打遊戲機、看電視、漫畫和電腦書。43歲人,才拎番起部單車,踩出家門、穿過曾經令他心驚肉顫的馬路、踩進他這個九龍人從未踏足過的新界村落。漫遊不同社區之間,方知道香港有許多令人驚嘆的風景,也是他第一次細心地觀察香港人。

米奇最喜歡踩着他的「愛車」遊走香港各地方,觀看不同地區的風景和人群。(黃寶瑩攝)

其實,米奇8歲左右已經學會踩單車,之後沒再踩過。他形容這是人的本能,就如游泳一樣,學懂了後,便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所以,隔了35年,要他再踩單車一樣沒有難度。

將他一把拉進單車世界的,是一個家住屯門的朋友,那是他還不會踏足新界的時候。5年前,那屯門朋友對米奇說:「你成日踎喺屋企唔得喎,過來同我踩單車喇!」終於,他重拾單車,自此便放不下。起初,他借用朋友的單車;不久,他花了1,000多元買了自己的單車;踩了差不多一年,又再花了10,000多元買下現時還在用的愛駒。

米奇花費了10,000多元買了這部單車,現時他每天都騎着它上班。(黃寶瑩攝)

米奇喜歡踩單車,因為帶給他「好似飛嘅感覺,睇到個天空心情都會好好。」

家住鑽石山的他,再踩單車前,其實沒有去過新界,連去九龍城他也覺得麻煩,「又要搭巴士又要行路。」如非必要,他也不想外出。記者問他會否覺得自己很「毒」,他也爽快承認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宅男。現在,比起關在家裏看手機,他更喜歡看街上的風景與人群的變化。

單車上的九龍人 首次入新界 

踩着單車漫遊於社區之間,他看到鬧市的建築、感覺到行人的步速。他第一次見識過塱原、米埔的美,也見識到錦田樹屋的壯觀。他自言比從前外向多了,心情好就踩單車到九龍城吃個清真牛肉餅,甚至踩去上水河上鄉吃碗豆腐花,也不時會到新界找朋友吃飯,同時可享受在新界鄉村小路慢騎。

米奇自踩單車穿梭港九新界後,看到很多從未看過的風景,錦田樹屋是其中之一。(吳鍾坤攝)

雖然周末米奇也會踩單車四處遊歷,但他嫌不夠,故4年前開始踩單車上下班,用盡每一分鐘享受踩單車。現時任職電腦雜誌網站編輯的米奇,辦公室在觀塘,平日早上9時上班,卻是沒有標準下班時間,做到晚上八九時是等閒事,凌晨12時才下班也不意外。

他會在辦公室放一套衣服和褲子,回到辦公室後,先將單車摺好放在公司的房間內,再用毛巾抹去汗水、換一件上衣才開始工作。以前任程式員間中需要見客,他更會在公司放一條長褲、一對鞋,方便隨時端莊打扮見人。

現時雜誌社有20個同事,卻沒有一個人被他感染。他直言不少同事有車牌,寧願駕車上班,「佢哋會覺得我攞苦嚟辛。」

達到目標才踩出馬路

在香港要踩單車上班,少不免踩出馬路。香港車多人多,早上繁忙時間更是車水馬龍,米奇要由鑽石山踩往觀塘返工,不是「搵命搏」嗎?「其實汽車無你想像中咁快。」他解釋,由於香港交通燈多,尤其在市區路段,汽車事實上不能開得太快。加上他會抄小路前往目的地,早上踩單車上班,只需40分鐘。

米奇當初也很怕在馬路上踩單車:「有車又驚,有人響鞍又驚」,跟隨單車群組「3+1單車同學會」學了一年,才敢踩出馬路。他認為,要先克服心理上的恐懼,才將單車踩到馬路上。因為不守規矩的單車駕駛者,比道路上不友善的駕駛者更危險。

米奇踩單車上班時,會將公事包繫在單車上。(黃寶瑩攝)

米奇認為,香港的道路設計甚至比台灣、日本好,只是道路保養得差,令路面凹凸不平。他曾在台灣環島單車遊,又曾到日本的東京、富士五湖、京都、福岡等多個城市踩單車。台灣無疑是單車友善城市,沿路亦有很多設備如寺廟、小學可供休息,又有打氣泵供補給。而且由司機到路人都很支持單車人,會主動和他打招呼、會讓路、更會為他打氣。台灣馬路亦設有單車及機車暫停區,單車及機車先行才到汽車。

日本人則有很好的單車文化修養,米奇試過在日本踩單車時,與朋友一邊慢騎一邊聊天,聊了十多分鐘後,才發現有個日本人一直踩着單車在後方沒有超前,因為他們會覺得超前很沒禮貌。

缺乏單車泊位最不友善

相反,在香港,「由行人到司機都唔鍾意你。」司機會向單車響鞍、會罵你「阻住晒」,會將車逼近你、切你線。米奇更試過推單車過馬路時,水樽不小心掉了在地上。正想拾起時,有一輛正駛近燈位的的士,突然扭軚輾過水樽,幸好水樽是軟膠,沒有破爛,只是水濺了一地。

如果要騎單車外出,米奇入室內時會將單車摺細,「車不離手」,否則單車一定會被偷。(黃寶瑩攝)

米奇認為,香港對單車最不友善的,首數缺乏安全的泊單車位。他逛街時也會車不離手,因為他的車可以摺到很細。吃東西一定要坐室外、或視線範圍可以看到自己單車的位置。如果要去看電影,他就不會踩單車。試過有朋友只是漏了東西在店舖而折回,單車留在路邊約10秒已被偷走。

米奇表示,香港人對單車的不友善,需要單車友努力去改變。單車友要先將自己同樣定為道路使用者,熟讀道路使用者守則,要知道道路上的語言,如要懂得打手號或眼色,與其他駕駛者溝通。按足規矩行車,「你落得馬路就要守佢哋嘅規矩,人哋尊唔尊重你係另一回事,但起碼後面的司機會知道你做緊乜。」或者最後一切徒勞無功,「只要你肯同道路上的人互動,你會得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