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來久坐】造張可加可減的凳 將中環變成公共客廳

撰文:黃妍萍
出版:更新:

走在街上,累了,總要找個地方消費才能換得一張椅子休息。但原來我們可以善用公共空間,變出一張任人使用的「椅子」。
「城市接築研究所」三位建築師及城市設計師,以公共空間為題,設計出一個木製裝置——以一條柱為中心,周邊有長椅和桌子,還有可以卡住單車的凹位,喜歡坐下或靠着看書、發呆、吃飯都可以,柱中間更可插一把傘擋住烈日。這個裝置名為「城市圖騰」,是建築師學會舉辦的「築.自室2之家−城÷」展覽參展作品之一,這天先在展覽館外作一次實驗,讓公眾試坐。

三位創作者親自示範如何使用裝置——坐又可以,挨着也可以。(李澤彤攝)

十二時正,建築師們把裝置放好在中環碼頭通道的中央,偶爾有一兩個伯伯經過,有人走近裝置很疑惑地看了一圈。不久,兩個外國人走近,看了看便坐下來。

「公共空間是社會裏的客廳」

那天有好些人都在這裝置上自然地坐下,有人看海,有人戴上耳機放鬆。「公共空間是在社區生活時的空間,就等於社會裏的一個客廳。」創作者之一建築師Deson說。另一創作人城市設計師Xavier指:「客廳是可以讓人自由地選擇想做的事。」

然而香港的空間設計,正令人無法自由活動。「香港的舊式公園多是有些通道,兩邊排些椅子,造了些裝置令人們不能躺,限制着人的活動。」Deson說。「我找個地方休息,都不想看到別人走來走去,只是想坐在一個空間看看別人、和其他人在那裏可以有互動。」

裝置設有兩個可供單車停泊的凹位。(李澤彤攝)

有些公共空間甚至只供人路過。「像囍匯的『利東街』,基本上是地面商店街的一部分。而中環的長江公園更是沒有可讓人逗留的設施。」他又指:「政府負責規劃整個城市空間佈局,應帶頭設定一些城市設計的指引,如是否要將建築移後些,讓多些位置給人行走。」

雖然身為建築師及城市設計師,但平日工作時,他們的創意想法都未必能實現。「住宅計劃會少些空間發揮,房間多大都有限制,因要顧及市場需求。」Deson說。「法例,或不同持份者之間有不同考慮,未必可以完全達到我們的構想。」這次他們卻能落手落腳,將平日所想變成真實。

有人坐下休息看手機,有人發呆看海,也有人借裝置的桌子借力,舉機自拍。(李澤彤攝)

裝置成為平台 以自己的方式使用

剛開始設計,他們在想的已是「自由」。「做建築和做公共傢俬,都是在想『人如何用』,合符人的需要。」Deson說。裝置以數十塊木板疊成,一邊是長椅,另一邊是桌子,人來到時可以選擇坐、站、倚傍,發呆、看書、吃飯,做什麼都可以。這裝置更可隨時加減,如曬的時候加把傘,「燈都可以的。」Xavier說。「比普通椅子只是坐有多些功能,和比較開放,與公眾的關係近些。」Deson說:「希望用這個裝置構建一個平台,讓人們隨他們的方式去用這個地方。」

但在談使用空間前,原來香港連公共空間的資訊也不夠透明。「很多人不知道那地方是公共的,如告示牌很小、會放到很旁邊,大家不清楚,便用不到。」Xavier說。「如何提供空間也很重要,放在屋苑或商場平台跟放在地下就很不同——放平台人們找不到樓梯或看不到告示牌就用不到,放地下任何人一走過便知是公共空間。」灣仔囍匯商場天台便是一例,「樓梯不明顯,指示牌放在不當眼處,基本上不會知道有個天台花園。」因此,他們在選擇實驗場地時,很自然地選擇了人人皆可看見的碼頭。

裝置創作者Xavier(左)和Deson(右)逐塊木板疊起,做出一個讓人可以坐、可以倚傍的「公共傢俬」。(李澤彤攝)

望帶人重新走出社區

在這人人可以自由使用的空間,他們希望提倡人與人的連繫。作品名叫「城市圖騰」——古代部落文化有圖騰,「他們會在柱上畫些東西。我們希望將圖騰搬來現代化城市的公共空間,重新演繹。裝置中心的柱是想扣回圖騰的意思。以前人們的生活與宗教、自然有較多連繫,來到現代生活,大家通常可能都在室內,購物商場、自己家,我們希望人們重新走出社區。」Deson說。

正式展覽時,他們放置了二手書、單車和維修工具,「我們有戶外的元素,如單車,又有坐椅讓與朋友或街坊聊天,將來想找漂書的團體合作,利用這地方給他們辦些活動。」Deson說。「空間是大家共享的,因此裝置除了可供泊單車外,也預備了些維修單車的工具,是公共傢俬的一部分,放些共用的工具可以幫到大家。」

「築.自室2之家−城÷」展覽,另設各種活動及工作:http://www.hkia.net/reveal/2016/

正式展覽時,他們加入單車、書本等道具,讓人自己選擇做什麼。(大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