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輔道中9.25變行人電車區 始自16年前塌棚意外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哥本哈根、馬德里、巴黎、米蘭……愈來愈多城市正嘗試締造無車空間,認為對環境、經濟、社會都有裨益。去年香港卻有規劃師高呼要淘汰電車,讓更多車輛行駛。幾個民間團體反其道而行,企圖將車輛趕出鬧市,首次成功爭取於9月25日,在德輔道中設立臨時行人專區。
活動看似簡單,背後卻牽涉一個跨越十年的倡議——將德輔道中劃為行人及電車專用區。十多年前一次意外、一個奇想,引發專業界別的研究及倡議,卻隨着政府架構更替而封塵。十年之後,眼見多項交通基建即將落成,研究再次啟動。這次回歸,他們聯同多個民間組織、數百個跨界別的義工,將一個專業界別的倡議,帶落社區,觸發一場城市空間爭奪的運動。

德輔道中行人及電車專用區構想圖。(行德提供圖片)

2000年跌竹棚  車輛不能駛行人卻行得舒服

德輔道中位處中上環,為香港政經核心地段,人車爭路時有發生。誰會將它變成行人電車專用區?故事要由一次竹棚意外說起。

香港規劃師學會成員潘富傑說:「我們成員Ian Brownlee 在香港工作多年。2000年某天,一些竹棚從高處跌落德輔道中馬路面,巴士、車輛都不能駛入。Ian落車後行入現場,嚇了一嚇,他幾十年來沒見過這條路上沒有車、沒巴士。行人都行得好舒服,沒有廢氣,因為沒有車輛擋路,電車也駛得很暢順。那次令他忽發奇想,這條街如能變做行人電車專用區該多好?於是,他在學會內成立了一個小組,跟幾個成員開始跟其他團體溝通,包括區議員、商戶、港鐵(當時稱香港地下鐵路)等。」

香港規劃師學會2003年對德輔道中的願景。(行德網站文件)

曾經與政策同步的步行願景 無疾而終

2000 年,香港規劃師學會聯同港鐵,由 MVA 交通顧問公司提供交通技術支援,向政府建議將德輔道中劃為行人及電車專用區。潘富傑說,運輸署當時曾表示方案技術上可行。位於銅鑼灣、 中環、旺角、深水埗等地區的行人專用區亦是從2000年起逐步實施。

然而,在2003年,政府架構由16個政策局變為11個,運輸署內部接頭的的小組也取消了,政府稱沒有政策支持,方案也就無疾而終。

2013年,有見將來多項鐵路及大型道路基建將陸續完工,政府也推展「可步行性」(walkability)的概念,香港規劃師學會認為中環提供了一個改善環境的機會,遂於2013年重新審視當年方案,由思匯政策研究所支援,加上城市大學的空氣污染研究、MVA交通顧問公司的交通研究。潘富傑說,政府的反應不錯,跟環境局、發展局、運輸及房屋局開會時「都說概念及願景很好」,指示了運輸署開會解決技術上問題。

行德曾在德輔道中舉行「德輔道中扮工椅格蘭披治挑戰賽」,參賽者以辦公椅在斑馬線上「賽車」。(黃永俊攝)

捲土重來  由專業界別倡議  到落地的群眾運動

這次重整旗鼓,吸引了不少盟友。新的倡議包含改善空氣質素的目標,非牟利組織健康空氣行動(Clean Air Network)的行政總裁馮建瑋指:「過去多年香環境質素愈來愈差,交通擠塞以致行車速度愈來愈慢,但車輛數目仍然上升。」去年9月,四個民間團體成立「德輔道中聯盟」(後改名為「行德」),並向城規會請改劃德輔道中為電車及行人專區,收到1970份支持建議的意見。

不過,馮建瑋認為「倡議亦不應停留在專業層面」。由年初至今,團體辦過十次不同公眾活動及展覽,讓公眾跟這條街道混熟。除了導賞團及講座,他們試過遨請市民在路上玩遊戲,又在德輔道中搞「格蘭披治大賽」,以辦公椅「賽車」。這些活動,為行德賺得400多個「樁腳」:大部分是規劃、建築界別的人士及學生,也有一些中環的上班族、年輕父母。

另一個目的,也是讓公眾體驗城市空間的不同可能。行德其中一個核心團體,拓展公共空間秘書長兼規劃師黃保傑希望,行人電車專區實驗,能釋放公眾對公共空間的想像:「政府將街道劃作道路,只是預計讓車及人行。其實街道也是公共空間。」

雖然目前將德輔道中永久改劃為行人電車專用區仍未成功,但團體成功爭取在9月25日先實驗一天,背後是數個月與各政府部門的交手。馮建瑋說,自6月申請,「行德」跟運輸署、警務署、消防署等部門多次開會,幾乎每天有電話、電郵來往,細至每個路口的指示牌寫什麼、放哪裏都經過來回往復的修正,而他們最想做到的,是改變政府的思維:「我們開會時會解釋,我們其實是同一陣線,令市民對私家車、的士依賴減少,路面擠塞便會減少,他們的工作亦會減輕。」

左起:香港規劃師學會成員潘富傑、拓展公共空間秘書長黃保傑、健康空氣行動社區關係經理龍子維、健康空氣行動項目主任謝穎琳、非常香港策展人關昕暐。(呂嘉麗攝)

落區跟商戶排檔溝通  解開影響生意疑慮

運輸署對永久改劃仍然有保留。該署回覆立法會提問及本報時皆指:「申請人未有對鄰近路段交通及公共運輸的影響、上落客貨需求、樓宇重建或維修時交通安排等事項作詳細評估和提出解決方案,以顯示有關建議可行。」

在籌款以進行全面專業研究的目標達成以前,行德唯有靠「落區」,向群眾及商戶解畫。3、40名「德輔道中之友」,於6至8月期間到受影響路段的90多棟大廈的地舖、小巷的排檔、銀行、商場等大小商戶「洗樓」。

有排檔說:「理念是好,這裏空氣是差。常常喉嚨痛,東西好易穢,但現實就是這樣,人哋要揸車嘛!」馮建瑋說,要讓群眾改變想法並不容易,但正因如此他們更需要跟公眾接觸。健康空氣行動社區關係經理龍子維說,他們搞「pizza meeting」,在午飯時段專攻上班族游說:「有了行人專用區,食lunch不用周圍逼,可以在街上吃。」

紐約時代廣場前不時舉辦活動,圖為國際瑜伽日。(Erik McGregor/Pacific Press/Getty Images)

有商戶擔心,「少了私家車,便少了顧客」,他們便用外國例子支持:「紐約時代廣場外的空間做了行人專用區後,附近商戶的營運額增加了2成。」早前,著名本地建築師羅健中亦說過:「建立一個好行的街道城市文化,整體消費會大大上升。」另外,好行的街道也讓人更易建立社區關係。現時,行德亦得到一些商界支持,如德輔道中聯盟成立時,南豐集團董事總經理蔡宏興亦指,專用區有利商業發展。

有人質疑,此舉只會將汽車由德輔道中推至其他道路。他們解釋,交通評估顯示封路不會令中環交通癱瘓;二來,四成道路使用者為私家車,中環灣仔繞道落成後,有望跨區車輛不用駛經德輔道中;三來,更多港鐵線落成,市民將可減少對的士及私家車的依賴,以公共交通工具通勤。

德輔道中旁的果汁店說這裏特別大塵,因此自己貼上透明膠擋塵。旁邊的圖章檔亦說,因為廢氣嚴重,早在十數年前已為排檔安裝冷氣。(呂嘉麗攝)

若中環做到   其他區亦做到

在核心地段推行人電車專區,特別困難,但或更能為其他地區作示範。龍子維說:「如何跟政府交涉?技術層面有什麼要注意?若有人想在其他社區的馬路搞活動,他們可參考今次經驗。」

馮建瑋認為,首次在德輔道中設立行人專用區,是個試驗,希望可統計到對商戶營業額的影響、實際運作問題及市民意見:「專業團體草擬的方案,未面對群眾前可能覺得天衣無縫。但群眾可能有些關注我們沒考慮過。」他們希望經過25日的試驗,能更詳細地聆聽公眾意見,修正計劃:「香港應該有承受失敗的空間。失敗也是創意的來源。說了環境差那麼多年也沒改善。如果沒失敗,也不會有創意。」

香港規劃師協會、思匯政策研究所、和MVA智庫2014年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