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劃】行人路多寬才算好行? 深圳上班族的步速比香港還快! 

撰文:呂嘉麗
出版:更新:

規劃署雖有為行人道設立闊度標準,但香港市區人流高而路窄,行人擠逼、缺乏過路處、人車爭路情況仍不時出現。行人路多闊有沒有標準呢?Walkable(好行)近年成為熱門關鍵詞,一條路「好行」與否,能否有客觀的標準?

本年農曆新年時,狹窄的行人路上佈滿了鐵馬陣,行人被逼在馬路上行走。(資料圖片)

現時,規劃署訂立的《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第八章〈內部運輸設施〉,為行人步行環境制訂了規劃原則和行人道的闊度標準。在商貿區、高密度住宅區、一般工業用途區及人流高(每分鐘100以上人次)的設施旁,行人道應至少闊4.5米。然而,很多舊區如旺角、中上環的行人路都較狹窄,有時少於2米。

香港有些地區的投注站若出現排隊人潮,行人便難過路。(資料圖片)

一條街不同位置 有不同闊度需要

《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雖為行人道闊度設立建議標準,但不少公共設施如電箱、路牌、垃圾筒、郵箱、水喉等等,卻在人流多的街道成為障礙物。人為因素如店舖將貨物堆到門、廣告牌、宣傳單張派發員、拖行李箱的行人,有時亦成為阻街者。

國際組織Walk21及《思匯政策研究》將於下星期首次在港舉行會議,主題探討步行以達至宜居城市。講者之一,奧雅納工程顧問的副總工程師何定國認為,雖然香港對行人路闊度有規劃標準,但要令行人路更好行,應不止於此,「是否應將一條街當成一個橫切面看呢?還是一條街已可以有很多變化?」他指出,鐵路的出入口、路邊巴士的停車處、行人過路處等地方,往往人流較多,因此,一條街可能需要不同闊度。

在人流高的行人路,一些公共設施也是另類「阻街」。(呂嘉麗攝)

不「行到」還要「好行」

何定國說,人們走路時,會有其他連帶活動,例如不少人在上班的路程上會先吃早餐才去車站,這也直接影響人的路徑及一條路哪裏的人流特別多。此外,有遮蔭、有冷氣的道路,也比日曬雨淋的道路更受歡迎,即便是後者路徑更短。這些行為因素都會影響一條路徑的人流。不同地區的人也有不同習性:「亞洲人比較心急,少點讓步,比較aggressive(進取)。」他們初步研究發現,深圳人上班時間步速比香港人更快,這可能與不少公司實施的「打卡」政策有關。

奧雅納最近在研發一個Walkability評估工具,將人類的行為因素如步速、步行習慣、步行喜好等,放入研究之內,分析它們如何影響一條路徑上不同地點的人流。這款工具能測試出哪些地點人流太高,模擬出不同改善路面環境的方法,藉此引導人流,從而改善步行環境。例如,將公共設施移位、加一條隧道,都是疏導人流的方法。

何定國認為規劃行人路時應多考慮人類行為因素。(呂嘉麗攝)

不過,他認同現時規劃思維中,步行環境的考慮排得比較後,「現時規劃也有考慮行人環境,但不夠細緻。可能做了很多宏觀規劃,最後行人、單車只是其中一項,便覺得已照顧到了。現時的規劃,可能到了中期才考慮行人環境,但我們覺得規劃前期應提前考慮。」

近年政府也推展「walkable」,例如「起動九龍東」也以「易行城市」的概念規劃。政府於九龍灣、牛頭角和觀塘一帶進行行人路擴闊工程、加建過路通道,以及安裝新路牌。不過,另一個Walk21 Hong Kong會議的講者——本地著名建築師羅健中早前說過,「walkable」應較接近「好行」的概念,「『易行』只是『行到』,是『好行』三個元素之一而已。好行,還需要有趣味,以及讓人能建立社區關係。」他認為,社會推動「好行」時,應多考慮後兩個因素,而非只是「行到」,有趣的步行環境能讓行人沿途看到不同風景甚至參與其中,例如街舖和街頭表演,令步行不再單調,同時亦是跟老朋友相遇或認識陌生人的社交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