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塑|別因「斷叉」失焦 商官民可做更多 為全面禁膠走出第一步

撰文:韋景全
出版:更新:

首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和產品實施,環保餐具「不好用」、「唔啱用」之說鬧得熱哄哄,環保餐具供應商示範鋸扒「斷叉」更搶了走塑焦點。香港走塑比其他地方遲,綜合環保餐具業指,環保餐具設計一直不斷改進,但香港大眾對環保餐具認知、包括餐飲業界認知仍未夠,揀選合用替代餐具、放輕「貴膠具好多」心魔、注意替代餐具保質,可令走塑之路行得更順。

環團指,走塑只是禁膠第一步,焦點也不只於環保餐具,政府及餐飲業應趁現在推出正面優惠鼓勵自備餐具,也應積極推動餐具借還、重用餐具。

+12

環保餐具比膠具貴 食肆、市民「對等比較」

環保餐具遇熱粥變腍、紙匙無法「𢳂嘢食」、到叉鋸扒斷掉近日成走塑焦點,在環保署「綠色餐具平台」載有60多間供應商共781多款環保替代餐具,都經過環保署審核,選擇多也產「不好用」、「唔啱用」之感,到底關鍵在哪?

有環保餐具業人嘆謂,發泡膠、膠盒製作技術純熟,可大量生產而需求大,價格自然低,環保餐具在大眾認知上不及塑膠製品之廣,成本也的確比膠具貴,以致部份餐飲業界「價錢先行」,選擇未必最適合其供應菜式的餐具,同時市民亦將環保餐具與膠餐具「對等比較」,「大眾要接受環保餐具呢一刻的確喺用餐方便度未能同膠餐具睇齊,但環保餐具設計一直不斷改進,餐飲業都要揀啱,未必個個認真揀。」

環保餐具供應商創辦人葉柏麟。(資料圖片/盧翊銘攝)

環保餐具供應商:有業界已研發出不含塑膠及化學劑器皿

環保餐具供應商「師兄供應」創辦人葉柏麟早前就曾表示,飲食業界目前較為看重價錢,相信未來亦會看重質量。他舉例指,木餐具可用於大部份有菜汁飯菜,需要切開的食物如肉扒比較適合用竹製餐具,而有湯的食品只可用紙製餐具,因為只有紙製物料才可以整出弧度,以承載湯。

葉柏麟亦提到有環保餐具研發商利用植物纖維,研發出不含任何塑膠及化學劑的器皿,並不怕遇上高溫食物,可見環保餐具市場正不斷進步,又相信在不同餐具研發同時,現存問題可逐漸解決。

環保餐具「質差」與存放及保質期也有關係。在周四環保署「綠色餐具平台」示範使用替代餐具時,示範用拼接竹叉切牛扒時有竹叉斷開的供應商周五就指,示範用竹叉樣板為存放了約4個月的舊版本,存放時間較長較乾燥,水分少致榫位較脆,但他不擔心事件影響市民對環保替代餐具信心,強調使用環保餐具習慣須循序漸。

+1

紙餐具生蟲? 保質期一般為半年至一年

葉柏麟在回應網上流傳紙餐具有蟲亦特別提到保質期及妥善封存,他指,紙餐具有蟲或因為在運輸時弄濕,或在開封後存放不當而成,他提到本身餐具的包裝袋有防潮作用,建議業界在開封後可用密實袋儲存餐具,及留意餐具是否在保質期內,保質期一般為半年至一年。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曾表示,市民對塑膠餐具有一定的依賴,但看到業界有逐步改善,而現只為措施實施初期,相信部份餐廳仍在尋找合適代替品,市民有討論屬好事。

譚穎琳周五受訪再稱,政府焦點不應偏袒於只宣傳環保餐具之好,目前有企業推出重用餐具及借還餐具,效果也好,政府及餐飲業應趁市民現在有討論,同時推廣餐具借還、重用餐具,推出正面優惠鼓勵自備餐具,如自備餐具減兩蚊等。

譚穎琳指,鄰近國家及地區亦有不少自備餐具及可重用租借服務的成功例子,例如台灣的「租借杯」:「走塑只是禁膠第一步。」世上沒有完美的方案,只可追求更好,改變即棄文化,改善走塑配套,商、民、官還可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