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一年一檢引入可加不減方程式 勞工界冀每年溫和增長

撰文:韋景全
出版:更新:

消息指,最低工資委員會建議最低工資由現時兩年一檢,縮短至一年一檢,同時引入「可加不減」方程式,計算包含本地生產總值變動及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

有勞工界表示,如機制「可加不減」,對基層勞工而言是保障,也相信隨着方程式落實、並且一年一檢,每年的最低工資水平可有溫和增長,僱主有能力負擔、勞工可享少許經濟成果,對雙方而言均屬好事。不過,就生產總值變動的佔比,勞工界則期望未來可再作調整。

有商界人士也指,如落實一年一檢,設立方程式是較切實可行的做法,且可減少爭拗,僱主都可以因應方程式,早些預計成本。

勞聯譚金蓮:新方案下僱主有能力負擔、勞工享經濟成果

勞聯副主席譚金蓮表示,以往最低工資每兩年一檢難免有滯後,現時報道所提的方程式中,包含生產總值變動及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前者可確保不論經濟好壞,也能與工人分享部分經濟成果,後者則能顧及通脹,相信隨著方程式落實、並且一年一檢,每年的最低工資水平可有溫和增長,僱主有能力負擔,而勞工可享少許經濟成果,對雙方而言均屬好事,「數額上唔理想,但每年調整,好過兩年先搞一次。」

她續指,政府現時在投資不少新產業,相信三四年後香港經濟在一些新版塊上會有明顯增長,期望屆時相關方程式可作檢討,上調生產總值變動所佔的比例。

最低工資方程式=
[(去年本地生產總值變動 - 過去10年本地生產總值的平均變動)x 0.2 ] + 去年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的變動

*本地生產總值部分如結果大於1將封頂

勞聯立法會議員周小松說,一年一檢是勞工界要求多年的安排,對此表示歡迎, 他亦不反對引入方程式,認為至少反映到物價指數和本地生產總值的變動, 讓工資水平跟得上通脹和保持到打工仔的購買力,讓扛工仔女分享到經濟成果。

工聯會黃國:希望最低工資委員會再視乎當時情況作討論

工聯會理事長黃國表示,相關機制如定為「可加不減」,對基層勞工而言能有所保障,但他指出,現時生產總值變動的部分要乘0.2,認為比例有調整空間,可按整體工資水平再作調整。他也表示,除了要關注檢討的方法,也要關注最低工資的水平,「你起點低,點調整都低。」

黃國稱,期望如一年一檢及相關方程式落實,在五年內可再作檢討。他也表明,希望方程式計出的結果是作參考,最低工資委員會在討論時,要再視乎當時的情況作討論,例如當經濟環境好,可與基層勞工分享多些經濟成果。

廠商會施榮懷:僱主樂意與僱員分享經濟成果

香港廠商會永遠名譽會長施榮懷則指,報道所提的方程式,包括生產總值變動,作為僱主,樂意與僱員分享經濟成果,又指對於僱主而言,有方程式可早作預計成本、「計到數」屬好事。他續指,舊有的最低工資檢討機制需要花長時間作諮詢、協商,且爭拗多,認為以方程式推動一年一檢,是比較切實可行的做法,也可減少爭拗。

勞聯立法會議員周小松說,一年一檢是勞工界要求多年的安排,對此表示歡迎, 他亦不反對引入方程式,認為至少反映到物價指數和本地生產總值的變動, 讓工資水平跟得上通脹和保持到打工仔的購買力,讓扛工仔女分享到經濟成果。

民建聯顏汶羽倡方程式改以最低薪行業僱員時薪數據掛鈎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由2009年研究立法開始,他已一直倡議要以方程式調整最低工資水平。他指若消息屬實,政府最終採納意見,實在是值得高興的事,亦是最低工資制度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一方面以客觀數據代替勞資每年的爭拗,亦能加快最低工資水平回應勞工市場的反應。」

對於有關方程式的設計,他表示曾經研究加入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和經濟增長作指標,但這有可能令生產力低於最低工資的勞工,被逼要離開勞動市場。最終他認同民建聯倡議,以同基層勞工關係性較強的「最低薪行業僱員每小時工資第十個百分位」數據掛鈎,針對性保障低收入僱員。

至於「可加不減」機制,他認為若經濟極衰退,一些僱主便不能以調低工資來維持公司營運,本身領取最低工資的僱員亦不能再以減薪去求職,可能令到更加多人失業。因此認為應在制度上留有空間,讓行會同特首去視乎經濟情況調低最低工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