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新田科技城秉持發展與保育並行 三寶樹濕地公園盼成國際典範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發展局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副主任翁佩雲指出,特區政府正大力發展北部都會區,當中新田科技城位於北都心臟地帶,是發展創科集群樞紐的黃金地段,可藉著毗鄰深圳科創園區的優勢,產生協同效應,助力香港發展成為「南金融、北創科」的產業布局。土木工程拓展署(土拓署)北拓展處處長張家亮強調,署方一直秉持「發展與保育」雙軌並行方式發展新田科技城,絕非「先發展,後保育」。新田科技城不是一個單純的土地發展項目,而是一個多功能、集產業發展、生態保育和宜居社區於一身的重點項目。

土拓署積極打造生態友善魚塘,冀吸引更多雀鳥覓食棲息。

打造生態友善魚塘 讓雀鳥自由覓食

政府考慮到公眾諮詢期間收集到的意見後,修訂了新田科技城的建議發展大綱圖,避免與米埔內后海灣拉姆薩爾濕地邊界範圍重疊。政府亦建議設立338公頃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土拓署強調,做法超越「補償」概念,而是旨在提升整體生態功能及承載力,並會為此制訂「生境創造及管理計劃」,密切監察整個提升生態功能工作的過程。

張家亮(右)日前與翁佩雲(左)及新田養魚戶泰哥(中)探討雀鳥友善魚塘方案。

「生境創造及管理計劃」列出現時於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內廢棄、閒置、較小及分散的魚塘,連同鄰近的棕地打造成合共253公頃的雀鳥友善魚塘。張家亮表示︰「現時魚塘管理散亂,雀鳥往往因為塘壆斜度高、水位高及漁民驅趕而難以覓食。」他以餐廳為喻︰「我們會進行改善及擴充,放置更多餐桌和食物,為雀鳥提供更多覓食機會和地方。現時漁民經常埋怨並會防止水鳥偷魚,將來透過政府對魚塘主動介入管理,水鳥可以在三寶樹自由覓食。」他亦強調署方會先展開保育工作,當中包括在后海灣實施一系列額外生境優化措施,例如清除外來紅樹海桑來改善泥灘生境,又為連接米埔基圍的潮汐水道進行改善工程,藉此增加候鳥停留覓食的機會,也會修復后海灣內已荒置的魚塘及執行放養魚類等積極的管理措施。

生態友善魚塘中建議採取的措施。

多項雀鳥友善措施 優化陸空生態走廊

就新田科技城發展與保育的並行與銜接,土拓署北拓展處總工程師王仲邦表示︰「保留現有生態環境也是項目一大重點。整個發展項目除了避免與拉姆薩爾濕地重疊外,亦會在落馬洲管制站以北保留一條約300米闊的雀鳥東西飛行走廊,並將現時全港第三大的米埔隴村鷺鳥林以及鄰近棕地轉化為綠色休憩用地。」他解釋道︰「現時鷺鳥林位於青山公路新田段旁,鷺鳥經常受到重型車輛的噪音和廢氣滋擾,署方現正計劃將該段青山公路進行改道,並建設新的綠色休憩用地,將大大改善現時鷺鳥林周遭的環境。」此外,署方又會將70米闊的雀鳥飛行路徑劃為非建築用地,以保留和改善鷺鳥來往濕地的飛行空間。

署方將優化米埔隴村鷺鳥林,長遠吸引更多鷺鳥前來覓食棲息。
署方制訂及提出多項建議,優化雀鳥飛行走廊。

此外,王仲邦續指,署方在研究雀鳥飛行習性後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在鄰近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的創科用地劃出35米非建築用地的生態界面、預留周邊發展景觀緩衝區、採用遞減梯級式建築高度、以及制訂全港首個「雀鳥友善樓宇設計指引」等。

另一方面,署方考慮到稀有物種歐亞水獺在河套區出沒,為此建議提供優化的野生動物走廊,設計包括10米寬的路面部份,以及切面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並有自然採光的路底部分,連接河套地區與三寶樹濕地,以加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張家亮進一步表示︰「署方正深入探討更多連接河套區、三寶樹、以及米埔內后海灣的可行方案,便利水獺穿梭走動,例如於壩上設置階梯、改動現有深圳河旁的止回閥和充氣壩等障礙物等。」

署方積極探討於充氣壩等障礙物設置階梯等水獺友善方案。

改善現有環境 達致城鄉自然共融

新田科技城項目除了著重自然環境生態保育,更重視「城鄉自然共融」。王仲邦表示新田科技城發展範圍中覆蓋不同的鄉村區域及法定古蹟,例如大夫第和東山古廟等,故此在設計時已保留這些鄉村區域和法定古蹟,並會維護鄉村的通風廊、加入景觀走廊、以及增加生活和交通配套,務求在發展的同時,積極保護鄉村原有的文化風俗,改善村民生活。

由於新田一帶的鄉村地區以往沒有經過完善規劃,村民現時面對社區設施不足、衞生欠佳及大雨時水浸等問題。署方會修葺和擴建排水系統,包括興建20萬立方米,即相當於80個標準游泳池總容量的地下蓄洪池,大幅提升整個地區的防洪能力。張家亮同時指出︰「現時新田科技城主要由東西兩條主要排水渠貫穿,署方將會活化兩條河道,提升其排洪能力,並於東河引入「河畔公園」概念,成為親水休憩空間;而西河則會結合創科用地,河畔設有表演場地、游泳池、博物館和圖書館等大型文化及康樂設施。因應種種改善措施,發展得到鄉郊地區人士大力支持,真正達致城鄉自然共融。」

新田東主排水道將會活化為河畔公園供市民享用。
新田西主排水道將與創科用地結合,河畔將興建文娛設施,供大眾使用。

推廣可持續及生態教育的宜居城市

政府在規劃新田科技城的時候,會秉持和堅守發展與保育並行的宗旨,建設可持續、宜居、城鄉自然共融的創科新社區。政府亦會在新田科技城規劃15分鐘生活圈,完善的單車及行人網絡,並提供大量綠化的休憩用地,打造典範的低碳生活。新田科技城將會是一個集工作、居住、文康設施以及交通配套的創新社區。

張家亮指出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發展規模龐大,但藉著團隊齊心合力,並借鑒塱原自然生態公園的成功例子,有信心可以成為國際典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會有雀鳥友善魚塘,大大改善魚塘濕地整體的生態功能,並提高生物多樣性、物種數量及豐富程度;政府亦會推廣自然生態教育和生態旅遊,務求提升人與自然的連繫,共創未來。

新田科技城發展小知識

為秉持發展與保育並行的原則,政府在新田科技城發展項目中,特別在雀鳥友善方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引入3項全港首創元素,包括︰
1) 制定雀鳥友善樓宇設計指引
2) 制定方案減低人工光源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3) 設立漁業研究中心,促進現代化水產養殖科研

(資料由土木工程拓展署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