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隧分流|紅隧東隧塞車紓緩 林世雄稱大見成效 明年中檢視收費

撰文:何瑞芬
出版:更新:

三隧分流下不同時段不同收費已推行半年,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分流作用大見成效,紅隧東隧口塞車情況已紓緩,運輸署會持續收集一年數據,最快明年中檢視收費水平。

▼2023年12月18日 三隧分流第二階段實施後首個工作天▼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今日(17日)開會討論三隧分流事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自分時段收費推行後,已能達到政策目標,包括遏抑和分散繁忙時段的過海車流,理順交通及善用隧道容量。

西隧車流升約18% 紅隧及東隧分別下降約9%及7%

他表示,以整日車流量計算,西隧車流上升約18%,相對紅隧及東隧車流分別下降約9%及7%,截至今年4月繁忙時段的三條隧道的整體過海車流量減少約1%至4%,相對繁忙時段前或後約半小時過海車流量則平均上升約3%至6%。他指繁忙時段,紅隧和東隧的車龍普遍分別減少超過1公里和半公里。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自分時段收費推行後,已能達到政策目標。(歐嘉樂攝)

他表示,分時段收費是新安排,駕駛者需時適應,過海交通可能仍有所反覆,故運輸署會持續收集為期一年數據,預計最早明年中檢視是否調整收費水平。

運輸署署理副署長/策劃及技術服務梁世豪表示,已在西隧九龍入口及東隧香港入口,分別設巴士專線和巴士專用入口,會按需求跟情況做更多,例如在西隧港島出口往中上環增條行車線,料2025下半年開展工程,2027年完成。

運輸署署理副署長/策劃及技術服務梁世豪表示,已在西隧九龍入口及東隧香港入口,分別設巴士專線和巴士專用入口。(歐嘉樂攝)

多名議員認為,商用車劃一收50元,對小型商用車不公,要求研究下調收費,其中議員盧偉國認為商用車收費應有分別,建議小巴隧道費應與的士看齊,即收25元。

議員劉國勳則指疫情後市民生活作息改變,例如他6時半離開立法會時,發現隧道並無擠塞,建議調整繁忙時間至6時半左右結束,之後開始過渡時段減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