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泥頭山】新界遍地泥頭 浴缸襲貝澳 河谷驚現小泥山 

撰文:呂凝敏
出版:更新:

「新界之下,莫非泥頭。」土地正義聯盟成員今早到政府總部「倒泥頭」示威,抗議當局多年來對非法傾倒泥頭視而不見,執法率低於百分之一,要求規劃署「即規即管即執法」。土盟執委朱凱迪表示,今日傾倒的建築廢料及垃圾達兩噸,是由新界鄉郊十多個地區收集而來。義工走訪新界的泥頭傾倒地,目睹水牛棲息地上,飄流着廁所板、貝澳的海岸保護區,橫陳着嬰幼兒浴缸、在河谷深處,冒出了小泥山、黑色的磚頭,在大埔龍尾與管海馬「共舞」⋯⋯朱凱迪強調,每日均收到新界的非法傾倒投訴,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香港已經是泥頭圍城,我們不能再忍受」,若政府繼續漠視問題,將有升級行動。

天水圍嘉湖山莊對出的泥頭山引起大眾關注。(資料圖片)
早前土盟成員到天水圍泥頭山收集泥頭作證物,卻遭警方以涉嫌盜竊拘捕。(資料圖片)

土盟收集的建築廢料及垃圾,來自新界鄉郊十多個地區,遍佈西貢、元朗、天水圍、大埔、上水、流浮山及東涌,這些垃圾泥頭,非法傾倒在大自然的日子,由幾天至十多年不等,部分地點更屬由規劃署界定的海岸保護區。

西貢南圍是其中一個海岸保護區,該地屬「鹹淡水交界」,遍佈紅樹林,沿岸泥灘有數量極多的招潮蟹,附近亦有大量大白鷺和小白鷺覓食。土盟今日在政總前傾倒的垃圾中,有一幅大地氈,成員指是從南圍執拾到。

貝澳「堆填區」撿獲嬰兒浴缸

大嶼山貝澳亦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水牛棲息地,同樣被劃為海岸保護區,但政府沒有為貝澳制定「發展審批地區圖」,政策漏洞令規劃署無法規管在私人土地上的破壞行為,成為私人堆填區。土盟在此處撿獲一個嬰兒浴缸。

土盟撿獲廢料及垃圾的地區

西貢南圍
貝澳濕地
大埔汀角
東涌谷
上水大隴新村
元朗八鄉錦田圓山
元朗元崗新村
元朗尖鼻咀
流浮山沙江
天水圍新田魚塘
天水圍嘉湖山莊對出工地

 

黑磚與龍尾管海馬共舞

大埔汀角的紅樹林佔地約7公頃,被漁護署鑑定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而該處亦是政府計劃建龍尾泳灘作出生態補償的範圍,而龍尾是瀕危物種管海馬的棲息地,惟土盟發現2014年開始,汀角已有傾倒建築廢料的情況,面積更達4個足球場,但至今規劃署仍未要求還原。土盟成員在該處撿獲黑色磚頭。

大嶼山北岸中部與屯門遙遙相對的東涌谷,坑谷分明,海岸優美,古村林立,是香港僅有的自然河谷,有數以千計的果樹及大小農場及濕地,是郊遊好去處,亦可作生態教育營。附近的東涌獲政府列為「具重要生態價值河溪」,惟該區的農地和果園已成一個個堆泥小山,疑是發展商在田外圍圈倒泥,地主為破壞農田原來的復耕潛力,傾倒建築廢料。Facebook專頁「東涌人」曾就當區擴展計劃發起聯署,當中提到希望保留東涌谷周邊的農地。

土盟成員及市民在新界鄉郊地區撿獲的垃圾中,竟包括家居廢料廁所板。(江智騫攝)
大埔龍尾是瀕危物種管海馬的棲息地,惟附近的汀角遭人傾倒泥頭。(資料圖片)

西洋菜田變爛地

上水大隴新村曾是一片綠油油的西洋菜田,但自2000年開始,農地開始被人傾倒泥頭,變成爛地,情況在近幾個月愈趨嚴重,困擾附近村民。村民曾向環保署、地政總署、規劃署及申訴專員投訴,惟當局至今未有採取管制措施。

2011年,新鴻基位於錦田沙埔村的住宅地盤,有泥頭車不斷將地盤泥頭傾倒至林村郊野公園旁的濕地及魚塘,而該地一直是水牛棲息地。規劃署已滿意還原,但至今仍見大量建築廢料。

元朗元崗新村旁有一幅面積約15萬平方呎的農地,2008年起,多幅農地遭人倒泥,2011年規劃署在地主沒有清走泥頭的情況下,滿意地主恢復原狀。2014年有農民為反抗地方勢力在家園旁非法傾倒泥頭,涉嫌揮刀斬傷三人後被捕。

元朗尖鼻咀鄰近米埔濕地,擁有大量紅樹林,其鷺鳥林被規劃署評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不少來自中國北部及西伯利亞的候鳥喜歡在此過冬。該處去年被發現大量傾倒泥頭,魚塘遭填平,逾3米高紅樹林被鏟走,估計受影響面積約1.8公頃。環團亦發現,受破壞地點有一部分涉及拉姆薩爾濕地範圍,受《城規條例》保護。

政府在今午若12時出動吊臂貨車,清理政總前的「小泥頭山」。 (余睿菁攝)

海岸保護區兩個月內成沙丘

流浮山沙江地瀕后海灣,城規會將沙江村伸展至鰲磡沙的后海灣、沿岸約30公頃土地劃為海岸保護區。而沙江村村民種植近300棵果樹的綠化地帶,去年3月起有泥頭車密密進村倒泥,一兩個月已堆成沙丘,離最近的民居僅5米。規劃署去年6月曾叫停工程,但至今未有要求地主還原,繼續經營露天停車場。土盟成員在此竟撿獲廁所板!

新田魚塘倒泥後未恢復 即發「滿意紙」

天水圍新田魚塘同樣鄰近米埔,屬濕地修復區,城規會規定只能作農業、自然保護區及濕地生境,附近常有黑臉琵鷺出沒。惟今年3月8日起開始被填塘,附近地方早在2011年亦遭填平,受影響的範圍達3,000呎,規劃署要求挖走泥頭,但仍有人在該處堆放建築物料,被倒泥的魚塘並沒有恢復過來,但當局竟在2013年發出「滿意紙」。

而最近全城關注的天水圍嘉湖山莊對出泥頭山,團體發現早在04年已被大規模傾倒泥頭,最近更開始斬樹及新的挖泥及填土工程,地主為鄉紳及新鴻基相關人士,但規劃署以「沙倉」為現有用途作辯,指泥頭山大部分地方是合法,只叫停東邊一小部分的工程,為地主及地產商節省近1,500萬元的堆填處理廢用。

政府一小時內清走泥頭

土盟指,部分泥頭山出現「假還原」情況,例如有人在該處倒了100車泥頭,後來清走50車份量的泥頭,政府便發出「滿意紙」,但對地產商來說,仍然是節省了50車清理泥頭的費用。土盟促當局作出基線調查,讓規劃署得悉涉事地段的高度,方便執法。政府人員在中午12時,出動吊臂貨車將「小泥頭」清走,土盟諷刺這是全港「最快清泥頭紀錄」。

地政總署重覆舊新聞稿回應:正密切監察事件

對於土盟今日的政總示威行動,規劃署回覆指,嘉湖山莊在1993年屏山發展審批地區草圖義刊憲前,已用作露天存放泥沙,故不涉及《城規條例》下的違例發展,而該署亦已於3月21日,就東面超出露天存放泥沙範圍的違例填土工程,執行管制行動。規劃署表示正密切監察事件,如有足夠證據證明該處違反《城規條例》,會採取適當執管行動。

另一方面,地政總署重申,堆積泥頭涉及地段,屬政府集體官契下的私人農地,根據八十年代初的法院判決,集體官契並沒有土地用途限制,私人農地用作露天貯存並不違反集體官契的條文,因此地政總署無法根據地契條文採取執管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