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友社:文憑試考生壓力指數微升 6成考生情緒易波動

撰文:何敬淘
出版:更新:
吳寶城指,學生對父母將自己與其他人比較、不信任自己、不合理或過高的期望等行為感到負面。(何敬淘攝)

學生輔導機構學友社在今年1月期間,以問卷調查形式,成功訪問了1236名來自17間中學的考生,結果反映應屆考生的各項壓力指數均與去年相若。以10分為最高,表示大得不能承受的,有14%,較去年升2%,而整體壓力平均分為6.99,比上去升0.16分。

學友社總幹事吳寶城表示,今年的壓力指數不算特別高,相信與文憑試考生數目減少,以及考生較掌握文憑試的模式及技巧有關。不過,提到有14%的學生壓力達10分,他指數字並非歷年最高,但仍然值得關注。

調查中,有61%的受訪者表示「我的情緒容易波動」,49%的受訪者表示「我很容易激動」,66%的受訪者表示「我很難忍受任何阻礙我學習的事」。受訪者反映,四科核心科目給予考生的壓力依次為英文科(7.21分)、中文科(6.75分)、數學科(6.30分)和通識科(6.28分)。

當被問及壓力來源,有46%受訪者表示是自我期望,今年有最顯注的升幅,較去年升了3.1%。學友社相信是與現時考生以入大學為目標有關,亦多了考生以指定的大學和科目為目標,都會令考生承受更大壓力。學友社建議考生定立可達到的目標,同時了解社會的多元出路,無需過分憂慮。

學友社學生輔導副總幹事陳倩雯提醒父母,應避免過分關心而問長問短、追問每日考試表現如何,宜默默支持提點,或成子女傾訴對象,疏解困憂。總幹事吳寶城則稱,令學生感到負面的家長言行包括與其他人比較、不信任學生、不合理或過高的期望,以及言語侮辱或言語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