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展無情翻新 沙角邨冬菇亭三年後消失 建築師:屋邨風物情難再

撰文:李彤 黃靜薇
出版:更新:

本港多個早期大型公共屋邨在七、八十年代相繼落成,簡陋設計、長走廊,都是舊屋邨的標記,而邨內外形獨特的「冬菇亭」亦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過,前身是領匯的領展接管多個屋邨商業設施後,屋邨商場及停車場相繼拆售,小商戶在發展巨輪輾壓下陸續消失,擔任時代更替的「催化劑」,近年翻新轄下多個冬菇亭。有沙田沙角邨檔主透露,領展已決定三年後終止租約大翻新,勢必趕走一眾紮根幾十年的熟食檔。
香港建築師學會副會長衛翠芷形容,冬菇亭是「屋企的延伸」,為居民提供價廉物美的食物,感嘆翻新後的冬菇亭,掏盡「街坊食堂」的精神面貌,將風土人情戛然寫下終章。
攝影︰林振東、潘思穎

七十至八十年代興建的舊式屋邨,大多都設有冬菇亭,為附近街坊提供價廉物美的食物。(林振東攝)

已停刊的《華僑日報》在1978年6月26日其中一角的報道,就描寫了沙角邨面貌,「沙角邨的地盤是由填海而來,佔地約26英畝……除住宅樓宇外,屋邨附屬設備包括12個熟食檔位。」當中的熟食檔,就是冬菇亭,沙角邨則是繼瀝源邨、禾輋邨之後,沙田區內第3個建成的公共屋邨。租用了3個檔位的東主劉先生,當年亦成為「開荒牛」進駐邨內的冬菇亭,並以「劉萬利」命名。

當時30歲的劉生與太太已育有一女,沒有年輕人的置業夢,反而躍躍欲試創業滋味,「趁年輕做什麼都可以,只是抱嘗試心態,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他們將8年積蓄押在冬菇亭上,店舖名字取自劉老太在大圍積信街的糧油舖,「萬利、萬利,一本萬利嘛!我猜她也是這樣想,圖個好意頭。」

劉生以雲吞麵起家,一碗小小的雲吞麵卻充滿誠意:麵底、雲吞均人手製作。(林振東攝)
沙田沙角邨共有3個冬菇亭、共12個攤檔,惟3年後領展若要收回重新翻新,屆時或有大部分店舖東主「無得留底」。(受訪者提供)

15年前房委推放棄計劃

一晃眼便是36個寒暑,食店仍屹立在沙角邨中,劉先生笑說,只因食物質素好才不會倒下,「街坊讚得最多就是食物質素好。」他憶述,八十年代是冬菇亭的全盛時期,入夜後將黃沙蜆、東風螺等海鮮放在小販車檔擺賣,桌子可放滿外面空地,後來生意漸入佳境,劉先生再在同一個冬菇亭內的另外兩個檔位做小炒、港式茶餐。

不過,港英政府在1987年宣布,為改善公共屋邨內的飲食衞生和服務質素,往後興建的屋邨只會設新式熟食中心取代冬菇亭,後者遂變成屋邨文化的遺物。2001年起,房委會更推出自願放棄計劃,租戶若放棄經營便可即時收到25萬元津貼,等同鼓勵慢性殺死冬菇亭;亦有位置偏遠的屋邨,部分更因經營不善而改建成涼亭等其他用途。

冬菇亭變成屋邨文化的遺物。(林振東攝)
沙角邨冬菇亭與屋邨同於1980年落成,營運至今經已36載。(林振東攝)

領展接管大幅加租

劉先生指,在領展接手後租金亦以倍數的增幅計算,由房委會最早期月租6,000元,到後來與領展簽的合約,每次加幅約三成,累積至今整體租金已升超過1.5倍,合共每月需付約15萬的租金,連同日常開支每月開銷已達70、80萬。他表示,因冬菇亭的舖位可將桌椅放置在外,佔據相對較多的空間,故薄利多銷下仍可維持收入。

然而,領展近年推行的冬菇亭翻新計劃,列明一亭只得一間店,更要求商戶將大部分桌椅放回亭內。領展於2009年斥資300萬在黃大仙冬菇亭完成首個活化工程,活化後的冬菇亭也是由舊有商戶經營,不過「一亭四檔」的模式就「無得留低」, 改為一亭一廚房繼續營業。

距離沙角邨約20分鐘車程的新田圍邨,位於半山之上,邨內2個冬菇亭早已荒廢十多年。「淘寶茶餐廳」的老闆娘莊太,半年前決定以4萬多元,承租其中一個冬菇亭,但領展表明不會負責翻新工程,於是她斥資200萬元翻新,以前在街市做燒臘檔的她深明屋邨偏遠,甚少外來食客,只能做街坊生意,定價也不能太高,「初時生意不太理想,每月都蝕4、5萬元。」

活化後的冬菇亭也是由舊有商戶經營,不過「一亭四檔」的模式就「無得留低」, 改為一亭一廚房繼續營業,意味最少四分之三的原有商戶須告別街坊。(林振東攝)

兩個時代  兩套管理

全港數十個冬菇亭陸續翻新,劉萬利東主劉先生認為效果未必好,「如果做得太新、價錢賣得太貴,不如去正宗餐廳。」今年6月,沙角邨冬菇亭的一眾商戶收到領展通知,指明年2月該店合約到期後便不獲續約,於是劉生代表熟食檔向領展表達反對意見,經多番磋商後,領展代表終答應會再續多一次最多3年的合約,惟約滿後就須收回店舖進行翻新。

劉先生批評領展無良:「社會責任?當然沒有!很簡單,假如當年沙士,領展會不會帶頭為商戶減租凍租?」他說,2003年正值沙士,生意陷入低谷,當年至少虧蝕80多萬元,但房署願意回應小商戶訴求,答應凍結租金一年以及略為減租,撐過最艱困日子。

庶民食堂的一大特色,便是抬頭可看到親切的手寫菜單。(林振東攝)
香港建築師學會副會長衛翠芷表示,冬菇亭就如「街坊食堂」,令人感覺好像家一樣親切。(潘思穎攝)

街坊食堂如家的延伸

香港建築師學會副會長衛翠芷認為,冬菇亭的設立,本來是為屋邨居民提供價廉物美的炒粉麵飯,「一亭四檔的設計,令租戶可共用水電等基本設施,符合經濟效益,一個亭已能提供多種菜式。」她說,「入亭」的成本不高、適合小本經營,吸引附近居民營運,「做老闆的是街坊、食客又是街坊,感覺就像『屋企』的延展。」

衛翠芷指,翻新後的冬菇亭已失去當年那種隨意自由的街坊特色,「是否應該抓住它的特色重點去保存,即使硬件猶在,但當中的精神面貌又有沒有保留呢?」

小時候住在沙角邨附近的William,認為舊式冬菇亭是本地難以代替的獨特文化。

失去「地踎」獨特文化

在社交網站設立《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專頁的版主梁瑋鑫(William),小時住在與沙角邨只有兩街之隔的愉城苑,坦言沙角邨冬菇亭予其感受殊深,「聽到這個消息都頗愕然,早2、3年前翻新商場時,(領展)也沒表示翻新冬菇亭,大家都以為它不會改變,怎料還是躲不過。」

「小學時就在外面的大草地等校車,每天都會經過冬菇亭粥檔,便會去買鬆糕、油炸鬼做早餐。」當年William周末時會偕家人到隔壁的德記大牌檔吃乳鴿,閒時又充當「外賣仔」,拿着鐵壺買熱騰騰的雞粥作消夜。

William慨嘆,若沙角邨冬菇亭翻新後,屹立沙田區快要40年的歷史就要消失,「變成一間餐廳,已不是那種為港人熟悉的『地踎』文化。」

《香港公共屋邨圖片集》專頁的版主梁瑋鑫慨嘆,若沙角邨冬菇亭翻新後變成一間餐廳,已不是那種為港人熟悉的「地踎」文化。(林振東攝)
冬菇亭之最:(左上)最早落成-何文田愛民邨、(左下)最冷清-沙田新田圍邨、(右上)最大規模-屯門三聖邨、(右下)最豪華-大圍美林邨。(林振東攝)

數年間冬菇亭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圖為屯門三聖邨的冬菇亭對比圖。(受訪者提供)

過去William曾拍下不少冬菇亭照片,他認為冬菇亭晚上熙來攘往的畫面,最能反映冬菇亭和舊屋邨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受訪者提供)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