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兔協:幾乎每日收棄養電話 兔仔黏滿排泄物結塊如尿片

撰文:黃金棋
出版:更新:

每逢兔年,不少港人都會應節飼養兔仔,又或在復活節時決定養兔,當中不乏未有了解清楚就決定飼養,香港兔友協會直言,熱情過後這些寵兒隨時變棄兒:「幾乎一年365日都會收到電話棄養兔仔。」

兔協又分享指,曾有長毛兔的棄養個案被送到兔協後,發現兔子整個臀部位置是排泄物,「(結塊)好似成條尿片咁,我哋幫佢剪咗啲毛,硬到跌落地下係有聲,有垃圾味走出嚟。」兔協呼籲市民,要考慮清楚才決定飼養兔子。

+1

在香港兔友協會的中心內,飼養着約一百隻活潑可愛的兔子,但牠們都有一同一命運:被人遺棄。一個又一個兔籠,貼着棄養的原因,有的是主人無暇或沒有能力照顧,亦有兔子因主人移民而被遺棄。

香港兔友協會幹事董芳宜表示,除了主人聯絡兔協棄養外,有時亦會接收由漁護署轉介,以及被遺棄在街上的兔子,而留在兔協中時候最長的一隻兔子已達六年。至於近年較常見的棄養原因,則是家庭因移民而棄養,估計因移民目的地不容許兔子入口,或難以負擔運送的費用。

有不少被棄養的兔子年齡較大,董芳宜相信是因兔子開始出現疾病,主人發現醫療費用高昂,故選擇棄養。她又稱,見過有家長送贈兔子予子女作禮物,不過在子女與兔子接觸期間遭抓傷後,選擇棄養。

事董芳宜表示,近年較常見的棄養原因則是家庭因移民而棄養兔子,估計因移民目的地不容許兔子入口,或難以負擔運送的費用。(盧翊銘攝)

董芳宜感慨稱,早前有家庭母女二人均是長期病患者,在社工轉介下上門視察,發現「成屋都係兔仔,總共有17隻咁多。」她指二人沒有能力照顧,不過又不願棄養,在遊說一段時間後,才肯將當中15隻送到兔協。

她稱其後檢查發現,15隻兔子中不少為非常年輕,「不過啲病比八至10歲嘅兔仔更加多,甚至好幾隻都有傳染病。」「鍾意一種動物,同有無能力照顧一種動物係好有分別,飼養前要先考慮清楚。」

+4

董芳宜又分享指,曾接收一隻主人只飼養數個月的兔子,其後腳突然無法郁動,主人帶兔子看獸醫後無法支付醫療費,故決定棄養。兔協接收兔子後帶到獸醫診所進行檢查,獸醫估計其後腳無法活動是因兔子曾墮下而受傷,相信是主人抱勢不正確,或籠內的裝置不適當。她無奈稱最後該兔子須截肢:「好幸運係(兔子)雖然得番三隻腳都好樂天,生活得好開心,不過被領養嘅機會就低好多。」

董芳宜坦言,每次見到這些棄養個案亦感到心痛,並呼籲市民飼養兔子前要考慮清楚,包括人生規劃及經濟情況等:「呢度(兔協)100隻兔仔都可以照顧到,相信大家喺屋企,只要有心都會有能力做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