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貶值】2900億內地資金湧港 內地人心儀3大「港貨」

撰文:蔡啟明
出版:更新:
人民幣貶值預期下,港元計價資產吸引不少內地投資者。﹙路透社﹚

人民幣今年至今貶值近3.6%,雖然未有令投資者觸發如年初般的恐慌情緒,但中國民間資金正悄悄地通過不同渠道加快流入香港,避免人民幣進一步貶值。 《香港01》統計已公布的官方數字發現,年初至今,內地湧港投資的金額至少超過2,900億港元。有專家更預期,人民幣跌勢未止,一場由內地客引發的資產保衛戰勢必在香港繼續上演,他們的掃貨清單有什麼?

內地樓市過熱惹來中央及地方政府出手打壓,為分散資產,不少內地豪客寧願選擇來港置業。(江智騫攝)

清單一、買港樓熱情再起

為求分散資產配置,內地「銀彈」最為優厚的富商在過去一個月就紛紛來港掃豪宅及一手私人住宅,熱情再起!

以近日推售的新盤為例,會德豐﹙0020﹚旗下的屯門NAPA及長地(1113)旗下的豪宅項目君柏料吸引2成至3成的內地買家,遠超近年不足1成的比例。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接受訪問時便透露,NAPA項目,內地準買家佔逾2成,香港將繼續成內地客境外置業的首選,當中又以中上價位及大面積單位最受歡迎。

事實上,內地客回歸港樓的部署始於今年上半年。翻查中原地產研究部第2季私人及豪宅住宅統計資料,內地個人買家分別佔一手豪宅及一手私人住宅市場的金額比例為3成及2成半,兩組數字均創2012年第4季港府落實「雙辣招」後新高,金額超過100億元。

按目前買家印花稅(BSD)連同釐印費等計算,內地客來港買樓成本高達樓價的23.5%。毋懼高成本都要來港置業,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就認為正好反映內地客「豪剛需」的新現象。「其實買得起呢種樓嘅都係內地企業高層居多,一來﹙人民幣﹚貶值當然有影響,二來工作需要,況且係由公司名義購入,當係分散投資,成交多亦屬正常。」黃良昇稱。

近年內地客戶成為了香港保險企業增長主引擎,以行業龍頭友邦為例,內地客佔香港新業務超過5成。(黃永俊攝)

清單二、大手掃人壽保單

除了「磚頭」如此大路的投資,內地「大媽」近年亦發現了更別出心裁的資產保值方式——來港買保險。據保險業監理處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單是向內地訪客發出的新造保單金額便高達301億元,佔個人業務的總新造保單保費37%,較去年增加1.1倍!

有前線保險經紀透露,雖然年初中國證監會及中國銀聯相繼出招,藉此防止資金大規模透過境外投保走資,但隨着人民幣貶值幅度預期加大,「大媽」們來港投保的意欲有增無減。「好難計!以我哋公司為例,由過百萬到過億元保額的保單都有,平均每個月簽20張呢啲單,一個個排住隊咁買,金額仲愈買愈大!」該名保險經紀續稱。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表示,人民幣年內貶值3.6%,加上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上升了1.9%,若果不進行任何操作,內地人手上的人民幣資產便變相「縮水」了5.5%,「投保前後息差足足成8厘幾!而且你買中電(0002)或者中華煤氣(0003)都有機會輸股價,但保單就無呢方面問題。所以對於但求抗通脹、避貶值的內地客而言,買份5年期、10年期港元計價及美元計價的人壽單,咪當收退休金或者收息囉,好吸引㗎!」

他亦補充,在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下,料內地客來港掃保單的趨勢將繼續,「分散風險要緊,你唔怪得佢哋愈走愈快。」

內地基金密謀部署進軍港股,以中銀為首等高息低估值金融股深受內地投資者歡迎。(李澤彤攝)

清單三、港股基金   入場費僅10元

此外,深港通開車在即,市傳近日內地多隻港股相關的基金產品在推出首日便告售罄的消息。相關報道更指出,今年首3季發行的滬港深基金組合多達25隻,首發資金規模更達到175億元人民幣(約200億港元),而目前待批的滬港深基金數量亦迫近40隻,資金後續動向教人期待。

事實上,鑑於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總額度長期被收緊至900億美元,加上每年個人外滙兌換額僅5萬美元,因此內地機構大多推出追蹤港股通的指數基金,或追蹤主營海外業務企業為主的外向基金,好讓投資者將人民幣轉換成港元或美元資產避開貶值。

為了吸引更多散戶加入,部分基金更大幅壓低基金門檻,例如內地鵬華基金最近發行的兩隻投資港股的指數基金,最低認購金額僅為10元人民幣!鵬華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副總經理崔俊杰表示︰「銷情真的不得了,一下子就賣光了!」他解釋,除了認購門檻夠低之外,旗下一隻基金主要追蹤18隻銀行指數成份股,是內地投資者熟悉的投資對象,亦是銷情暢旺的原因之一,「香港銀行股板塊估值低、股息率高,對內地投資者而言能夠起很好的分散資產作用。」

《中國證券報》引述Wind統計指出,今年首3個季度港股通錄得的資金淨流入額度分別為404億元、767億元及993億元人民幣,上升趨勢顯然可見,尤其是9月份,港股通資金單月淨流入額度便達到586.78億元人民幣,創下紀錄新高。市場人士認為,隨着深港通開車後,南下資金將會增量放大。港股通首3季2,164億元人民幣﹙約2,479億港元﹚淨買入金額,加上內地人購買「磚頭」及保單的資金,內地人湧港投資的金額起碼超過2,880億元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