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又名魚人節?竟是Pokémon Go的起源、傻賊打劫被誤以為整蠱

撰文:唐灝德
出版:更新:

愚人節又到,不少人都會把握今天這個特殊日子盡情開玩笑、進行惡作劇。不過愚人節的歷史背景你又有多了解?愚人節其實也可以被稱為「魚人節」,全因愚人節與魚有著莫大的關係?歷年來,愚人節又發生過什麼經典惡作劇令人印象深刻,博得大眾歡笑?今天就來回顧一些難分真與假的愚人節惡作劇。

愚人節由來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好幾個版本的愚人節故事,愚人節(April Fool's Day)屬於歐洲傳統節日,儘管不同國家或有不同的名稱和傳統,但一般都是跟戲弄、惡作劇有關。有歷史學家認為愚人節最早可以追溯到古羅馬帝國時代,不過學界普遍認為最為合理,以及與我們現代愚人節最相近的說法應該是源自於16世紀法國流行的一個玩笑。

16世紀末,歐洲天主教教皇葛利果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意識到過往使用的羅馬儒略曆有誤差,在1582年下令廢除羅馬儒略曆,轉為使用沿用至今的格里曆(Gregorian calendar),並因而促使法國在內的歐洲國家緊隨其後改用公曆曆法。然而,根據當時法國年曆,每年的三月二十五日至四月一日這個星期,理應是法國國民為了慶祝春天來臨的新年。但在曆法更改之後,新年被統一為每年的一月一日,讓不少相對保守人士無所適從,並主張繼續依照傳統於四月一日左右慶祝。那時起,法國國內便分成了新舊兩派於兩個不同日子慶祝新年,新派人士為了愚弄他們認為守舊、迂腐的舊派,便在四月一日進行了惡作劇,假意邀請舊派人出席新年派對,藉此取笑、戲弄他們為愚人(即April Fools)。之後,四月一日的惡作劇傳統便由此發展,並宣揚至世界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那時候新派人除了戲稱舊派為愚人之外,也會稱呼他們為Poisson d'Avril,意即「上釣的魚」(April Fish),之後也逐步演變成將魚圖案紙張貼在對方身後,戲弄他人的經典惡作劇手法。現在,我們仍然可以在法國不少愚人節的圖片中看到魚的身影,故愚人節被稱為「魚人節」亦未嘗不可,屬一語雙關。

愚人節總是讓人又愛又恨,少少玩笑無傷大雅,又能增進朋友間的感情。近年亦有愈來愈多商業機構會在愚人節大玩惡作劇,實行幽你一默,同時作為公司另類營銷效果。但假如玩笑開得太大,就可能引發無法估計的傷害,成為了「狼來了」的故事,難分真與假。事實上,歷來就有不少愚人節發生的有趣事件的確成功蒙騙了普羅大眾;相反一些真實發生的事卻又被以為是愚人節惡作劇:

愚人節經典「假」事

BBC 、Google等企業可算是愚人節惡作劇的佼佼者,他們很久以來在每年的愚人節都必定精心策劃一個愚人計劃,就是為了跟用戶開玩笑。例如1957年4月1日,BBC One在一個追訪民生故事的節目《Panorama》上,刻意炮製了一集特輯,講述Panorama走訪位於瑞士與意大利交界的小鎮Tocino。該小鎮專門經營意大利麵種植業,並會在收成期從樹上採摘一條條熟成的意大利麵。由於當時資訊流通速度慢,不少人對於意大利麵的製法又缺乏認知,最終真的導致很多人相信了節目內容,更致電BBC查詢意大利麵樹的種植方法,成為一時佳話。事件亦被譽為是史上最經典的惡作劇之一。

Google近兩年因為疫情的緣故,暫停了愚人節惡作劇;在這之前Google可是每年費盡心思,在愚人節大玩惡作劇的公司。2013年,Google向外界發布搜尋引擎新功能,Google Nose。它聲稱用戶可以在Google搜尋上,聞到搜尋物的氣味,好像「濃厚的芝士味」,或是「濕透的狗味」等。團隊更為此拍攝了專業的宣傳片,讓很多人相信並讚嘆科技進步的偉大。可惜,實際上這不過是Google其中一個典型愚人節惡作劇。2018年的愚人節期間,Google在Google地圖上推出了著名的尋找威利遊戲(Where's Wally?),叫用戶在茫茫地圖上找出人物。

Pokémon Go的起源

Google的愚人節惡作劇創意十足,更加有因玩笑而成真的例子。2014年,Google推出名為「Pokémon Challenge」的遊戲,用戶可以在Google地圖上的不同地方尋找並捕捉不同的Pokémon。勝出者更可以以「Pokémon Master」的身份成為Google正式員工。當然,最初這不過又是Google另一個愚人節玩笑,但後來因Pokémon Challenge大受好評,讓Google也萌生了將玩笑變成真實的想法。果不其然,兩年後Google旗下的初創公司Niantic與任天堂和Pokémon公司合作,在2016年真的推出了AR 實境手機遊戲《Pokémon Go》,風靡全球至今。

香港亦不乏愚人節的有趣事,早年某大米線品牌就將他們一件愚人節玩笑的概念產品變成實物。品牌與另一本地個人護理品牌合作推出包括「甜美番茄湯味」及「特辣麻辣湯味」在內的面膜,宣傳效果一流,更得到大眾一致好評。此外,2014年愚人節,一名持雙程證的內地工程師試圖遞紙打劫香港兩間銀行。惟紙條錯別字百出,犯人將打劫的「劫」字寫成「打却」,最終其中一間銀行職員直接無視了紙張,當垃圾扔掉;另一間則誤以為是愚人節「整蠱」,不作理會,成為香港愚人節的一大笑話。

2014年愚人節,一名持雙程證的大陸工程師試圖遞紙打劫香港兩間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