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胡恩威談兒童教育:香港教育違反人類成長常理
讀建築出身,20歲加入進念,現在是進念的藝術總監,一邊做劇場導演一邊寫評論,有時也上電視做節目,現在更多時候或許是在網上對看不過眼的事情發砲,人稱「跨界文化人」,胡恩威幾乎可以談任何的事情,政治、文化、娛樂、人生、愛情……但他從來不公開談論自己的家庭,以致他從未以一個父親的形象在公眾視線中出現過。
記者本人雖未成家,更無子女,但也深知在香港做父母的難,見父親節將至,本想和胡恩威談談他和女兒的相處與教育,向他取取育女經,以備將來之用。但胡恩威還是很堅定地說,不談女兒,不談家庭,但可以談談香港的兒童教育。好吧,那就把訪問的界線設定在兒童教育上。其實,他曾和張艾嘉聯合編劇過電影《一個好爸爸》,原著是李純恩寫的小說,故事寫的又是一個黑社會爸爸,所以若要從中找出胡恩威對父親這個身份的看法,也是完全沒有頭緒。
胡恩威對兒童教育當然有一套看法,進念其實多年來都有為兒童而設的節目,比如今年的「建築是藝術節」便有一個多媒體唱遊音樂演出《BAUHAUS魔笛》,融合建築和音樂,又加入呼啦圈元素,目的是打開小朋友的感官。
香港教育問題一:不合人類成長邏輯
在香港,做父母難,做小朋友也一樣難。兒童壓力,是香港近年無法避過的問題,在取消小三TSA的問題,連一向站在政府一邊的建制派也不敢為當局多說幾句好話,甚至一同炮轟。胡恩威指摘香港教育最大的問題是違反人類成長常理:「幼稚園用小學教材,小學用中學教材,中學用大學教材,但到大學反而是完全無王管,全部都可以畢業的,遲到沒有後果,就像在幼稚園一樣。」他認為,這樣的教育制度下,小朋友不會開心,家長也跟着受苦,而好的教育,應該是在適當的年齡做適當的事情,「幼稚園、小學應該儘量玩」,「那些BCA、能力測試都是嘥氣的」。
胡恩威拿先進國家的教育制度做對比,「小學、幼稚園儘量以遊戲為主導,去發展身體和腦等人類的基本能力,除非是天才兒童,才需要特別挑選出來。而發展腦的方法,不只是叫人記憶,而是教人認顏色,懂得分辨事物,這是普通人類都需要知道的東西」。
香港教育問題二:單一標準扼殺兒童多元發展
無論是TSA還是改革後的BCA,胡恩威對這些評核試的不屑,並不是完全反對評核,而是因為評核總是設定單一的標準,但「教育本應該沒有絕對的標準,因為人人都不一樣。我們的眼睛、耳朵都不一樣,正所謂因材施教,沒有一樣東西是適合所有人的」。關於教育的單一化,他認為香港教育不僅沒有正視每個人的差異,甚至沒有對性別不同作出相應的「因材施教」。雖然胡恩威有一個女兒,但他感受到現在的教育其實不利於男生,他很是替現在的男生感到慘,「男仔應該跑山,多做身體上的運動,令身體能夠成長,但現在卻是壓抑他們,讓他們整天坐在課室裏」。
胡恩威批評香港教育花了太多時間在討論設定單一的「標準」和「方法」上,比如該用廣東話還是普通話教學就一直爭論不休。他想起自己以前讀書時社會並沒有那麼多顧忌,「教我們化學的老師是台大畢業的,一口國語也是照教,我們無所謂」。
藝術沒有絕對標準 家長應讓小孩自由吸收
標準單一化的教育令兒童痛苦,也壓抑了兒童成長的可能性。胡恩威相信人最厲害的就是有無限的可能性,而藝術就是開發這些可能性,因為藝術追求的不是絕對的價值,就算有人的作品可能賣得好一點,但也並不等於那人的藝術水平高一點。他把藝術視為人生的必需品,「藝術開發我們的五官,當我們開發了五官後,就知道自己要做一個怎樣的人」,然而令他失望的是,藝術在香港卻變成了奢侈品。
在《BAUHAUS魔笛》裏,胡恩威想借莫扎特的《魔笛》去宣揚Bauhaus的理念,面向兒童與家長。藝術不是束之高閣的奢侈品,藝術可以介入生活,這是Bauhaus在胡恩威心目中最重要的信念。香港很多人對「Bauhaus」的認識可能是牛仔褲、皮襖,但Bauhaus其實是德國的一所建築和藝術學校,1919年創立,1933在納粹政權的壓迫下被迫結束,然而Bauhaus卻對現代藝術、設計、建築有深遠的影響。說到Bauhaus,胡恩威可能是香港最堅定的擁護者,他說:「在淘寶賣的那些東西很多就是Bauhaus演變而來的,因為現在很多設計課程都是Bauhaus演變出來的。其實我們都在消費很多與Bauhaus有關的產品,只是可能不知道它的來歷,所以我們的這個演出可讓小朋友和家長多點了解,包括對顏色、物料、形狀、空間這些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基本東西。」
「在香港,我們用那麼多錢買房,但我們並不知道什麼是Bauhaus,對建築的認識也很貧乏。」他說,日本同樣很小,卻沒有香港那樣嚴重的空間問題,原因正在於日本人懂建築。但胡恩威強調《BAUHAUS魔笛》希望帶出的只是所有人都應該知道的一些很基本的東西,比如,建築空間是怎樣的?建築空間怎樣構成?和光有什麼關係?光又如何影響顏色?
莫扎特的《魔笛》,也不是胡恩威第一次用於自己導演的作品。首先,他認為建築和音樂的結合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音樂的源頭就是建築,以前我們沒有擴音機、walkman,所有音樂都是『真的』,音樂需要在一個特定的空間裏聽,不能帶着走。音樂一開始就是在建築裏面發生,音樂要透過空間去傳送,沒有空間就沒有音樂」。其次,他偏愛莫扎特音樂的易於辨認,「用不同風格演繹都能夠辨認出來,比如用電子樂去演繹,你一聽,仍會聽得出是莫扎特」。
胡恩威只是選取《魔笛》的部分曲子,配上與Bauhaus設計有關的不同主題,比如有些是講顏色的,有些是講形狀的。這次的《BAUHAUS魔笛》,更加入呼啦圈的元素,邀請曾赴德國深造並在當地參加過不同呼拉圈藝術節的呼拉圈舞者許傲群演出。胡恩威認為「呼啦圈也是形狀的一種」,而且因為是圓形的,容易讓人想起動態,幫助小朋友建構形狀的概念。
關於兒童的藝術教育,胡恩威給出的最後建議是讓小朋友直接去參與,使藝術成為一種習慣,而非基於功利的目的;而要成為一種習慣,家長應該以開放態度,讓小朋友自由去吸收養份,不要太早為他們設定框框,就像吃東西一樣,吃得多了,就算是吃雲吞,也能分辨出雲吞不同的味道。
2017年建築是藝術節《BAUHAUS魔笛》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時間:8月12日(六)11:30am, 5pm
8月13日(日)11:30am
票價︰$380, $280, $220, $180
全日制學生及12歲或以下小朋友:$100
網上購票︰www.urbtix.hk
節目查詢:2566 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