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修行班】日式教育不主張催谷 小孩變身忍者學解難建自信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現在的父母,孩子未夠1歲就為他們報名上Playgroup,然而Playgroup的目的是甚麼?怎樣才算好的Playgroup?
有14年幼兒教育經驗的曾嘉欣(Karen),參考日本幼兒理念和方法,成立香港日本兒童教育專業協會,並依照日式幼兒教育設計了一系列Playgroup,在她的課堂上,小孩不需要學習中英數,但透過玩樂,學習重要的人生技能:自理、解難、社交能力。
攝影:龔嘉盛

這天活動室裏搖身一變,成為忍者學校,因為即將有小孩來上小忍者修行班。步進課室,家長首先為小孩們戴上一條頭巾,打扮成忍者,透過情景轉換讓小孩更能投入其中。接着,導師帶領小忍者們跳忍者操,模仿忍者走路、潛水、使出忍術等的動作。當音樂播出,小忍者們都做不出動作,只能勉強地跟着音樂擺動手腳,臉上一片迷茫,當音樂重覆第二篇,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小忍者們逐漸能跟上,打開手腳舞動身體,更有小孩加入自己的創意,跳出自己的忍者操,面上亦露出自信的笑容,數分鐘內,課室已充滿一片笑聲。

跳畢忍者操,做完小手工,便來到解難環節,導師帶着小忍者到課室外一起閱讀繪本,期間Karen偷偷進入課室「搗亂」,把地上軟墊揭起、小椅子翻轉亂放、畫筆隨意散滿一地,小忍者看完繪本回到課室,看到一片混亂的況狀都呆掉了。


「課室被搗亂了,我們怎麼辦呢?」導師問。

「要收拾好。」稚嫩的聲音說。

「可是課室這麼大,我們要怎樣收拾呢?」

年紀小小的小忍者互相對視,又指指地上的軟墊,用眼神表達希望分工合作的想法。在導師的協助下,一個負責貼好軟墊,另一個負責收好畫筆,不出數分鐘,課室又回復整齊。

小忍者們分工合作,很快便把混亂的課室回復原狀。

另一邊廂的兒童班小忍者則有另一項解難任務。導師給每人分發一個廁紙筒、乒乓波或小布袋,要他們不用雙手把乒乓波從課堂前面送到後面。小忍者把廁紙筒剪開變成運載工具,兩人一組的把乒乓波放在廁紙筒上滑動,然後接力運送。在第一次運送時,乒乓波不是掉到地上,便是小布袋卡在紙筒,令小忍者不禁用手去撥弄。在第二次嘗試時,導師鼓勵小忍者不要用手,想想有沒有其他方法。有小忍者放棄讓小布袋在廁紙筒滾動,當一人接到布袋後,便原地轉身,另一人則跑到後面承接,雖然時間較長,接送次數亦較多,但總算沒有再失掉小布袋,當成功送到終點後,小忍者都大聲歡呼:「我成功了!」

經過練習和改變策略,小忍者很快已找到不用手亦能傳送乒乓波的秘訣。
卓翹的父母表示報讀Playgroup並非希望她能學習實際的學術知識,期待她能開心成長:「在這階級希望她能有多一點群體活動,知道這裡沒有強調學習知識,而是從玩樂中訓練專注力、自理等。」

一個小時的遊戲過去,小忍者又變回小孩快樂地離去,問到他們學到甚麼,似乎又未能具體說出,充其量是兒童班在手工環節學了一個「忍」字。Karen回憶,很多家長都期望小孩上完Playgroup後,能實際地學習到一點學術知識,那怕是數個生字、英文單字或是算式,但經過在日本修讀玩具導師課程,Karen認為Playgroup就應該只是「Playgroup」:「日本的幼兒教育和西方有一點相似,都主張在六歲以前不要教導學術的知識,而是通過遊戲、群體生活,學習實際的生存技能、社交技巧和建立自信。有家長帶小孩來上數堂後,表示不想再帶小孩來上課,認為學不到東西,每次就只是見到小孩玩得開心,更反問『開心有甚麼用?』但小孩能開心,不是已經很足夠了嗎?」

Karen(中)在港修讀幼兒教育碩士後,過往兩年間曾往澳洲及日本進修相關的課程,得到甚大的啟發,因而決定借鏡日式教育,創辦協會。

Karen指出許多家長都太心急,但Playgroup的成效都是緩慢且無形的,除了一小時的快樂,群體學習亦是playgroup的重點,透過遊戲和小活動,可以鍛煉小孩的解難、自理能力;過程中的挫敗和成功,能提升自信和情緒控制;而群體相處亦能讓小孩學懂尊重和紀律。只要多留意小孩的表現,便能看到小孩一點一點的成長,那怕是今次較以往能聽從導師的指示,更快暖身投入課堂氣氛,甚至比以往積極表達想法,對小孩來說也是突破。

Playgroup不以學習知識為主,充其量是兒童班在手工環節學了一個「忍」字。
小忍者跳到飛起!